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利群陽光學子 |“學霸”李寧 千里探父母後學習更努力

19歲的李寧雖然單薄, 但行動迅速, 一雙厚厚鏡片下的眼睛常常眨也不眨, 非常專注。

他自小和爺爺奶奶生活, “話不多, 學習很上進”。

今年高考, 李寧以661分的成績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他選的是地球物理學類專業, 一個相對小眾的偏科研學科, 這是他的志趣所在, 喜歡研究前沿和新興的科學領域, 科研枯燥, 李甯篤信一個人為夢想, 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李寧展示他的錄取通知書

為讀好書, 小學三換學校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這句德國哲學家尼采的名言, 是李寧的信條。

貧窮和孤獨的生活, 便是李寧從小忍受著過的, 19歲的他相比同齡人顯得沉穩。 自小學起, 李甯的父母就前往廣東打工, 一直到現在, 只有逢年過節父母才回家一次, “家裡就不到3畝地, 不出去打工掙不到錢”, 李甯的父親告訴記者:“我們經常不在身邊,

孩子從小有一些孤獨, 以前每次回去見到孩子他都會哭。 ”

談到李寧的教育, 李甯的姑父向體克不吝給自己“邀功”, 他說, 他花在培養李寧的時間比自己家孩子的還要多。

李甯原本和爺爺奶奶生活在萬州區安溪村的老屋, 讀當地村小, “他家裡條件在親戚中最困難, 我就想要好好地培養他”, 向體克說, 在他的堅持下, 李寧換讀了3個小學, 最後到了萬州城裡的五橋小學讀書。 向體克在2009年還拿出8萬元, 資助李家在萬州區紅星街買了一套13.5萬元的房子, “方便娃兒在城裡讀書”。

△李甯為奶奶燒水吃藥

向體克出錢也出力, 在李甯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 他監督李寧學習, “我的要求很嚴, 學習時間和內容都有很高的要求”, 向體克說, 他會和李甯一起閱讀文章, 他讀一兩遍就能寫下文章梗概, “李寧讀兩遍不行, 5遍也不行, 那就讀10遍, 一直到寫下來為止”。

退休前, 向體克做過高中教師, 他把最嚴格的教育方式用在李寧身上, “慢慢地他適應了, 從初中起, 從來沒讓家裡失望過”。

千里探望打工父母後學業更上進

在萬州二中, 李甯成為眾人眼裡一個靠譜、努力的學生, 早不再是那個見到父母會流淚的孩子。

李寧19年中唯一的遠行是去深圳找父母。

2014年, 李寧在中考完後的暑假去過一次深圳找父母, “太想他們了”。 火車開到深圳站已經臨近傍晚, 15歲的少年一腳踏進南方潮濕的空氣, 在人潮擁擠裡張望著向前, 李父前來接到他, 父子倆坐公車一直到深圳蛇口。

天越黑, 特區城市林立的高樓就越遠, 車一直開到蛇口港區, 父子倆步行走到工作的制衣廠, 光禿禿的廠房在偏僻的遠郊, 母親已在工廠的宿舍等候, 很暗又很暖的燈光亮著, “小小的一間房擺著兩張床, 就這樣住了兩家人”。

到了深圳的工廠, 父母也沒空陪李寧。

李甯記得, 父母每天早上8點去上班, 中午回宿舍吃過中飯又急忙走, 直到晚上9點才回來, 他在深圳呆了20多天, “父母在上班, 我就在宿舍一個人待著, 等著他們回來, 每天都是如此”, 他記住了父母討生活的忙碌樣子。

到了高中, 李甯成了同學眼中“努力程度超過了大多數人”的學生。 他的室友告訴上游新聞記者, 學校在宿舍樓內給學生配有專門的自習室, 每晚十二點寢室熄燈後, 李寧還會去自習室再多學一會, 但每天早上, 他總是那個準時起床的人。

△臨行前,李甯翻看大學的資料

李寧的中考成績在萬州二中排在約150名,3年下來,他躋身前30名,今年高考,成功考上了第一志願的中科大。他覺得中科大的學術氛圍好,科研也更適合他的性格和愛好,“我的動力和我家的現實有關吧,我想改變。”

科研枯燥,但他並不介意。“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這句話,在李寧的過去和當下以及所憧憬的將來會一直存在。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見習記者 向治霖 攝影 苑鐵力

你捐零花錢,助TA上大學

重慶晨報利群陽光微公益助學

利群陽光微公益助學活動與重慶晨報利群陽光助學直通車報導相結合,推出優秀寒門學子,號召社會愛心人士每人捐助10元(可自願捐助更多),積少成多,通過“利群陽光”社會公益愛心平臺,説明更多需要資助的優秀寒門學子。

一、捐助說明

重慶晨報與重慶市大愛渝商慈善基金會聯合設立“重慶晨報愛心基金”,所募集善款將與2017利群陽光助學金一道現場發放給受資助的學子。捐款方式分為兩種:

1.“點對點”資助

社會愛心人士可一次性捐款5000元,點對點的捐助直通車報導中任意一位元貧困學子。

2.零花錢換助學金

社會愛心人士可捐助10元以上的任意金額,每集齊5000元,重慶晨報將代表捐助人捐獻一位貧困學子。

二、捐助管道

掃描二維碼,在利群陽光助學行動捐款專區直接微信支付。選擇點對點一次性資助學子5000元方式的愛心人士,請提前電話告知重慶晨報工作人員標注,避免同一學子被重複資助。捐助熱線:023—63907584。

2.銀行匯款

社會愛心人士可通過手機銀行轉帳或銀行櫃檯向以下帳戶匯款。選擇點對點一次性資助學子5000元的愛心人士,請在匯款時標注您所資助的學生姓名。

開 戶 名:重慶市大愛渝商慈善基金會

開 戶 行: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分行營業部

開戶帳號:310 202 0104 0014 748

△臨行前,李甯翻看大學的資料

李寧的中考成績在萬州二中排在約150名,3年下來,他躋身前30名,今年高考,成功考上了第一志願的中科大。他覺得中科大的學術氛圍好,科研也更適合他的性格和愛好,“我的動力和我家的現實有關吧,我想改變。”

科研枯燥,但他並不介意。“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這句話,在李寧的過去和當下以及所憧憬的將來會一直存在。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見習記者 向治霖 攝影 苑鐵力

你捐零花錢,助TA上大學

重慶晨報利群陽光微公益助學

利群陽光微公益助學活動與重慶晨報利群陽光助學直通車報導相結合,推出優秀寒門學子,號召社會愛心人士每人捐助10元(可自願捐助更多),積少成多,通過“利群陽光”社會公益愛心平臺,説明更多需要資助的優秀寒門學子。

一、捐助說明

重慶晨報與重慶市大愛渝商慈善基金會聯合設立“重慶晨報愛心基金”,所募集善款將與2017利群陽光助學金一道現場發放給受資助的學子。捐款方式分為兩種:

1.“點對點”資助

社會愛心人士可一次性捐款5000元,點對點的捐助直通車報導中任意一位元貧困學子。

2.零花錢換助學金

社會愛心人士可捐助10元以上的任意金額,每集齊5000元,重慶晨報將代表捐助人捐獻一位貧困學子。

二、捐助管道

掃描二維碼,在利群陽光助學行動捐款專區直接微信支付。選擇點對點一次性資助學子5000元方式的愛心人士,請提前電話告知重慶晨報工作人員標注,避免同一學子被重複資助。捐助熱線:023—63907584。

2.銀行匯款

社會愛心人士可通過手機銀行轉帳或銀行櫃檯向以下帳戶匯款。選擇點對點一次性資助學子5000元的愛心人士,請在匯款時標注您所資助的學生姓名。

開 戶 名:重慶市大愛渝商慈善基金會

開 戶 行: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分行營業部

開戶帳號:310 202 0104 0014 74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