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推拿手法,改善寶寶腸胃問題(內附高清GIF)

中醫推拿對於嬰幼兒很有功效

比如寶寶夏天胃口不好, 或者是便秘, 腹瀉

清火, 防止腹脹等等, 推拿都能改善

附上高清GIF動態圖給各位媽媽瞭解瞭解

喜歡的爸媽可以收藏和轉發(∩_∩)

揉板門:5分鐘

位置: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手法: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 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 成為揉板門或運板門。

作用:健脾和胃, 消食化滯, 多用於防治食積, 腹脹, 食欲不振。

順運內八卦:5分鐘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 以掌心為圓心, 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 作畫圈狀。

手法:從乾宮起自兌宮止, 順時針運, 反復操作。

作用:形滯銷食, 常用於食欲不振等病症。

揉中脘 3分鐘

位置:中脘穴位於上腹部, 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當臍中上4寸)。

手法:以食, 中, 無名三指, 揉動小兒肚臍直上方4寸位置之中脘穴, 反復約30-~50次。

作用:泄瀉, 嘔吐, 腹痛, 胃痛, 食積, 食欲不振等。

推小橫紋:3分鐘

位置:在掌面示, 中, 環, 小指掌指關節橫紋處。

手法:以拇指甲掐, 稱掐小橫紋;拇指側推, 稱推小橫紋。

作用:開胸散鬱, 化痰涎。

掐大四橫紋:1~2分鐘

位置:四橫紋位於四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手法:用拇指逐個掐揉, 掐一揉三。

作用:消食導滯, 祛痰化積, 對食欲不振, 疳積, 腹瀉, 腹脹, 腹痛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清天河水:3分鐘

位置: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直推300~5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熱解表,瀉火除煩

摩腹:5分鐘

手法: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成人也是。

分腹陰陽:5分鐘

作用:陰陽類的穴位都有調節氣機的作用,可參考圖解操作。

按揉足三裡 :3分鐘

位置: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

手法:用拇指指端著力按揉30~50次。

作用:健脾和胃,調中理氣,止瀉通便,多用於防治腹脹,便秘,吐瀉等病症。

想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斷奶/哺乳問題/把尿危害/嬰兒疾病等等等等,關注福袋君,進入歷史消息,媽媽想知道的我們都有..

*本文中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福袋君,將立即刪除!

位置: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直推300~5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熱解表,瀉火除煩

摩腹:5分鐘

手法: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成人也是。

分腹陰陽:5分鐘

作用:陰陽類的穴位都有調節氣機的作用,可參考圖解操作。

按揉足三裡 :3分鐘

位置: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

手法:用拇指指端著力按揉30~50次。

作用:健脾和胃,調中理氣,止瀉通便,多用於防治腹脹,便秘,吐瀉等病症。

想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斷奶/哺乳問題/把尿危害/嬰兒疾病等等等等,關注福袋君,進入歷史消息,媽媽想知道的我們都有..

*本文中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福袋君,將立即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