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按點吃藥事半功倍

由於人體的生命活動有“生物鐘”節律, 對藥物的吸收、代謝、排泄產生影響, 所以相同劑量的同一藥物在不同時間使用, 療效不同, 不良反應也不同。 掌握這些時間規律, 選擇“良辰吉時”給藥, 使用恰到好處的劑量, 不僅可事半功倍, 而且可以減少不良反應。 哈醫大四院臨床藥學科主任吳玉波教授介紹幾種常見病用藥的最佳參考時間。

冠心病

冠心病多發於早晨或上午, 所以最好早上服用抗心絞痛藥物。 上午血液粘滯度大, 易凝聚, 所以早晨應適當飲水, 使血液稀釋, 降低血液粘稠度, 並服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病人, 服用強心利尿藥也要注意時間規律, 據研究, 地高辛上午8-10時服用, 血液濃度上升慢, 峰值較低, 但其生物利用度與效應最大;下午3-4時 服藥, 血液濃度上升峰值最高, 但生物利用度低。 所以有人主張, 宜每天上午用藥, 這樣可以提高療效, 降低毒性。 利尿藥雙氫克尿噻可排鉀, 易引起低血鉀, 從而 增強洋地黃類強心藥毒性。 研究表明, 早晨服用可使尿中排出的鈉、鉀比值升高。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常在夜間發作, 所以應在睡前服用長效氨茶鹼及其他平喘藥物。 特別是在哮喘發作季節, 冷風過境, 氣壓過低, 再加上各個病人的過敏源不同、對藥物的過敏性不同, 用藥更要強調個體化。

風濕痛

風濕痛常早晨最重, 而抗風濕藥阿司匹林、布洛芬卻是上午服藥吸收較多, 效果較晚上服藥好。 為解決早晨疼痛, 宜1日3次服用, 但不是平均分配, 可早晨增加劑量, 延長間隔時間, 晚上服用量減少, 夜間睡前再加服一次。 同樣藥量, 靈活運用就可避免早晨藥物濃度的不足。

皮質激素類

皮質激素類藥物的應用要與人體自身激素分泌“合拍”。 正常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高峰在上午8時左右, 中午則開始下降, 下午最少。 按常規平均分服, 會打亂 正常分泌節律, 極易抑制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形成對激素藥物的依賴。 如果給藥與人體節律“同步化”, 在上午8時給予1日 量, 則可以提高療效,

減少不良反應。

糖尿病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 由於早晨各種抗胰島素分泌增加, 血糖容易升高, 被稱為糖尿病的“黎明現象”。 而人在早晨對胰島素最為敏感, 因而早晨用量應稍增加。

總之, 人體的“生物鐘”是很準時的, 按照人體的“生物鐘”用藥, 會取得滿意的效果。

明日主題:妊娠期甲減患者生活和飲食注意事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