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比爾蓋茨:我是中國的“粉絲”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劉燁 張翀

3月24日晚, 北京大學名譽校董、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到訪北京大學, 並發表題為“中國的未來:創新、慈善與全球領導力”的演講。 很幸運的是, 小智千辛萬苦從夜裡排隊領到了入場券, 到了現場聆聽蓋茨先生的演講和他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先生的對話, 下面請小夥伴們跟小智一起來撈點乾貨。

全世界將關注中國的年輕人

蓋茨首先回顧了他與北大的情緣, 20多年前, 蓋茨曾第一次造訪北京大學, 在2007年, 他被授予北大榮譽校董稱號。

他說, 他最喜歡的個人經歷與北大有關:“那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 我在北大體育館觀看了一場乒乓球半決賽, 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 在那屆奧運會上, 中國隊包攬了乒乓球項目的四枚金牌。 對於任何一個像我一樣熱愛乒乓球的發燒友來說, 能親眼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感覺真是太棒了。 ”

蓋茨說, 他是中國的粉絲, 因為中國是一個不斷追求卓越的國度。 中國在過去幾十年來取得了任何國家都不曾取得過的成就。 隨著中國經濟漸趨成熟, 在應對能源和環境治理等自身挑戰時, 中國正在大膽地做出抉擇, 儘管這確實艱難。 在氣候變化和發展等全球重大議題上, 中國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

世界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 中國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在演講中, 蓋茨表達了他對中國未來發展的關注。 他認為, 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的年青一代更肩負著全球進步和發展的使命。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時代, 對中國年輕人尤其是, 你們正好成長在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發展和創新中心的時候, 你們這一代將成為天之驕子, 世界將關注你們。 ”

堅信自己能讓世界更美好

蓋茨從健康、農業、能源和技術等四個方面闡述了中國和當代青年應如何利用現在的好時機和好環境, 為人類發展貢獻力量。 他說, 如果堅信自己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該是多麼令人心潮澎湃、備受鼓舞的事情呀。

蓋茨強調, 他在17年前決定成立基金會的時候就意識到, 健康領域的改善是重中之重。 他認為, 在這方面, 中國有巨大的引領創新的能力。 “屠呦呦女士發現了青蒿素, 在南亞拯救了數百萬生命。 我們做‘全球健康藥物中心’選址時, 中國是我們的首選。 ”他指出, 希望中國政府重點關注“消滅瘧疾”這個領域, 領導世界消滅瘧疾。

在農業方面, 蓋茨認為, 中國農業的巨大發展推動了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 中國的綠色創新, 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在農業創新方面的投入。 “中國在雜交水稻領域取得了持續的進步, 能夠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民帶來很大幫助。 ”蓋茨透露, 他的基金會正在和中國的商務部、農業部合作, 合力推動非洲農業發展。

蓋茨指出, 在能源創新方面, 中國已經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成為了全球的領導者之一, “中國需要找到常規和新能源的制衡點, 下一代的核能技術將會更加平價、安全, 幫我們克服目前的困難”。

在數位技術領域, 蓋茨表示, 他還在微軟的時候就對中國的科學家印象深刻, 位於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是微軟在美國本土以外規模最大的研究機構, 它們開發的“微軟小冰”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最多能和23個人同時聊天, 能夠感知用戶情緒, 甚至在別人失戀時給予安慰。

讓世界更加和平, 更加穩定

蓋茨先生在與林毅夫先生的大咖對話和回答老師同學提出的問題時, 多次強調了國家的社會責任。 他就林毅夫提出的“中國不是發達國家,

也是發展中國家, 為什麼還要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做很多事情”的提問回應說:“國家變得富裕, 更願意支持那些貧窮國家, 這是一件好事兒。 這個世界上, 一些最富有的國家, 他們把自己國家收入的1%捐給其他的國家, 像挪威和瑞典。 美國是捐0.2%。 這些錢, 從一個角度來看可以算是投資, 是投資於人道主義。 你可以用這些錢去挽救人們的生命, 可以用它來挽救全世界人民的1%的生命。 另一個角度就是更自私一點的角度, 讓這個世界能夠變得更加的和平, 更加的穩定。 當我們面對一些流行性的疾病, 如果我們能夠防範它世界性的擴散, 會使我們自己能夠避免很多的問題。 ”

對北大某位教授提出的“中國一些頂尖的人才, 過去二十年來都從一些硬體科學轉到軟體科學,他們的轉向會不會是一個大趨勢”的問題,蓋茨覺得在中國比較樂觀,中國的軟硬體科學研究是比較平衡的。他說,硬體創新方面還有很多機會,核能、熱能和太陽能等能源相關行業和儲能技術都有很多創新可能。當然軟體科學、硬體科學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組合,是一種物理機制。現在有更多的學生,比如學軟體的學生進入生物學,這也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工智慧方面的突破發生。(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智觀天下工作室 劉燁 張翀)

過去二十年來都從一些硬體科學轉到軟體科學,他們的轉向會不會是一個大趨勢”的問題,蓋茨覺得在中國比較樂觀,中國的軟硬體科學研究是比較平衡的。他說,硬體創新方面還有很多機會,核能、熱能和太陽能等能源相關行業和儲能技術都有很多創新可能。當然軟體科學、硬體科學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組合,是一種物理機制。現在有更多的學生,比如學軟體的學生進入生物學,這也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工智慧方面的突破發生。(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智觀天下工作室 劉燁 張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