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咖專訪丨家鄉的脫貧攻堅 耿福能把責任放身上

光彩事業開展20多年來, 我省眾多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投身其中, 他們帶著專案和資金, 在脫貧攻堅中, 為貧困老鄉雪中送炭, 助一臂之力。 在這次舉行的2017“中國光彩事業涼山行”活動上, 我們就認識了一位元來自涼山本地的民營企業家--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

從1998年起, 好醫生藥業集團公司開始在涼山州布拖縣説明少數民族地區農戶種植中藥材附子, 並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 指導農戶逐步擴大種植面積。

經過20年持續不斷努力, 目前, 好醫生已經在涼山州6個縣, 50個村發展了1萬多畝附子種植, 公司每年收購附子支付給農民的現金均在千萬元以上, 帶動了5000多戶貧困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耿福能說, 企業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發展起來的,

富裕了以後, 一定要飲水思源。 而要幫助貧困群眾脫貧, 產業支撐是關鍵, 涼山州有很好的自然資源, 很多地方非常適合種植中藥材, 作為本土的企業, 更應該有責任有義務帶著鄉親們脫貧奔康。

如今, 好醫生藥業在涼山已經興辦了9家企業,

提供就業崗位2000多個, 其中667個崗位提供給貧困群眾。 布拖附子飲片廠、西昌製藥廠的彝族員工, 分別占員工總數的90%和30%, 人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

涼山貧困群眾接受現代企業管理教育後, 思想解放了、生活習慣改變了、文明素質提升了,

既扶了“貧”, 又扶了“志”。 耿福能說, 幫助家鄉人民的腳步他不會停下來。

(《四川觀察》見習編輯 楊雅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