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成都戶外:成都萌娃6歲起徒步200多公里,再現虎爸虎媽

記得一位美國教授曾經說過 :“你們中國大部分的孩子活得太累。 在他們的人生中, 只有兩個詞——一個是‘成功’, 一個是‘拼搏’。 ”每天除了活在父母的期待裡, 就是不停的努力, 因為有種成功的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

作為丁克一族, 孩子的教育上我沒有多大說話權利, 因為在這個言論自由的時代, 稍微不慎便會被噴, “你有沒有孩子, 你懂什麼?”“我為了自己孩子好, 用得著誰管”, 每位家長都極力的維護著自己的教育方法, 畢竟大部分中國人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娃娃當父母的怎麼不心疼,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她好”,

但是你知道嗎, 這種想法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與時俱進的教育

我的社群裡有這樣一個故事:爸爸從女兒6歲起就帶著去徒步, 迄今為止已經參加過20多次了, 累計下來200多公里, 去了20多個地方, 在我們俱樂部也算是一位“資深老徒友”, 所以她的社交能力特別強, 很開朗活潑, 不怕生, 我想這些都和她的經歷有關係

▲每次徒步她都自己背東西, 無論泥濘不堪的野路還是穿梭于不見天日的樹林, 她從來都不會膽怯, 埋怨, 甚至哭泣, 讓許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我曾不止一次問過當事人, 怎麼想到這樣“折騰”自己的女兒?(好吧, 對於現在嬌生慣養的孩子來講這就是折磨)他跟我說, 孩子可以去參加各種補習班, 但是不能依靠學習去成長,

因為這一代小孩子幸福了, 什麼不都缺, 唯獨缺自食其力, 缺自信, 缺見識, 缺毅力, 除了身外之物, 精神方面的幾乎都欠缺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我還有一位朋友, 她兒子10歲左右, 以前特別內向, 公眾場所不太善於交流, 男孩子這樣害羞以後可咋娶媳婦兒, 光有房有車還得要有撩妹的勇氣啊!13年她帶著孩子參加了徒步旅行, 讓他接觸下不同的人群, 剛開始也是膽怯甚至不願意與大家互動, 過去他內向所以自動遮罩很多東西, 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他既不習慣又害怕, 但是多走幾次以後, 他也就習慣了

▲從一開始的膽怯, 內向, 到現在主動要求一起徒步, 並且每次都會在大巴車上和大家互動, 完全超乎想像

所以說很多東西是可以磨練出來的,

不是你的孩子不行, 而是你的教育不行。 現在他經常追著讓她帶去徒步, 每次大巴車上也敢主動去講話唱歌了, 還認識了很多小夥伴, 與大家一起互相交流

▲孩子有兩樣東西不能少

孩子有兩樣東西不能少, 一是優秀的精神狀態。 孩子的生命應該有詩意、雅致的部分, 他們應該有懂得欣賞一切美好的能力。 但是, 現在國內的孩子很少有詩意的心情和雅致的生活, 因為我們的教育過於急功近利, 不給詩意和雅致成長的空間, 【2016年四川學生高考之後跳河自殺】【2016年南通海安16歲女生跳樓自殺】最不願意看到的事件頻頻發生, 剖開血淋淋的真相背後無不是斥責父母的過度教育!

其實, 有個優秀的精神狀態很容易,

經常帶孩子親近自然, 鍛煉身心, 給他機會適當吐露煩惱, 處於一種對自然持久熱愛的情緒狀態時, 他們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

二是要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前不久我們有一次徒步以賞花為主, 有位會員帶著孩子第一次參加想看看風景, 但是她最後向我回饋的是收穫最大的不是沿途的油菜花, 而是孩子回到家就說, “媽媽, 為什麼別的小朋友都是自己背路餐?我也要自己背, 我要和他們一起走”放手讓孩子去闖蕩, 讓他學會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呵護之至的孩子是長不大的, 我相信我們每一個做家長都知道這個原理, 可是到了我們孩子身上就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我們的父母就捨不得,

總是怕孩子受不了, 請記住, 孩子永遠沒有做不到, 只有你做不到放手!

65期4月19日【週三】相約四峨山的梯田, 一起徒步探尋通往神奇的階梯

63期4月12日【週三】崇州三郎鎮, 櫻花已經開好了, 只等我們一起徒步前往探尋

64期4月15日【週六】擺脫引力 /離開地球表面 / 這才是我們要的熱血生活!一起去徒步攀岩, 速降怎麼樣

66期4月23日【周日】OMG!強徒襲來!大戰穿越虹口野路, 全程摸滾打爬

17032140351

成都欣邁高戶外:個性深度體驗旅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