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媒體時代:全民的網路盛筵

從前人們的資訊傳遞媒介非常的有限, 基本靠嘴, 現在基本靠手, 在鍵盤上滴滴答答地打出一篇文章, 也許一夜之間就能有成千上萬的點擊率, 這就意味著短時間內也許全國各地有無數人知道了你所要傳達的資訊, 這在以前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然而傳播媒介的擴展, 資訊傳遞的加速不光是技術上的革新和進步, 更意味著一個新媒體時代的來臨。

眾所周知, 如今是個網路時代, 從2G到4G, 技術、時間的跨越令人驚歎, 在驚歎的同時, 人們也應該看到網路帶來的顛覆性的改變。

人們從以前單向的接收資訊,

轉變成了現在事件發展的主導, 網路讓人們獲得了更多參與的管道, 人們可以針對當下爭議很大的事件進行評論, 也可以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甚至可以通過網路的力量展示自己、推銷自己。

“最美教師”、“最美員警”的故事無一不是通過網路帶給全國人民滿滿的感動, 傳遞出的正能量更是影響了不計其數的人。 人們還通過網路瞭解到在世界的某個地方, 有人正做著自己想做卻沒勇氣做的改變, 於是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就此發生巨大變化。 新媒體時代, 網路的力量最不容忽視, 它引領著人們邁開前進的步伐, 也同時影響著每個人的言論。 但是網路文化的持續發酵, 也並非全是樂觀積極的。

比如, 有些人通過這網路便捷的管道肆無忌憚地發表犀利的言論, 也不管事情的真相, 給當事人造成了心理上無法彌補的的傷害。 就像電影《搜索》裡的葉藍秋, 因為知道了自己身患癌症, 心情不好沒有給老人讓座, 於是被全民人肉搜索, 同時承受著身體和心理上的打擊, 這樣沒有根據的道德捆綁式的譴責, 肆無忌憚地發酵, 難道就沒有一個人能理智地對待, 去問一個“為什麼”嗎?

尤其是大學生, 作為接受過系統文化教育的公民, 作為新媒體時代的新興力量, 應該沉著理智的看待輿論指向的事件, 看清事情背後的真相, 將輿論引向一個理智發展的方向。

“媒體就像便衣, 無處不在”, 但願人們都做理智的“媒體人”。

劉玥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