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男人四十》:不惑的開始,是選擇對一切遭遇坦然

《男人四十》裡面的林耀國, 一想起來, 感覺還是活得蠻憋屈的。

同學會上, 面對一個個財大氣粗腰杆硬言必投資融資的同學, 素有“才子”之稱的教師林耀國,

還是沒能脫卻自己身上那一絲書呆子氣。 他堅持買單AA制, 多少有點不甘不忿的爭強好勝之意。 這個時候的林耀國, 多少是有點困惑的:當初一個起跑線上的同學, 自己怎麼就偏偏落了下風了呢?

他的教師工作也是讓他極其困惑的:明明給予了學生民主自由他們所嚮往的氛圍, 他的課, 總是玩樂的玩樂, 嬉戲的嬉戲, 瞌睡的瞌睡, 無視的無視。 如此嘻哈課堂, 怎不讓他內心糾結鬱悶?

他的家庭生活更是難以令人啟齒:兩個兒子, 都沒有按照他期望的模樣長大成人;他和妻子的關係, 因為有一個無情的導師前度, 如今的被贍養者, 一個永恆的第三者存在, 相敬如賓得可怕。 這種糟心的配製, 讓他時時被提醒自己是一個“接盤俠”抑或“備胎”, 但即便這樣, 他也不得不打點起十二分的精神, 來面對妻子形同植物人的情人他們共同的導師昂貴的醫療費。

不管是憤怒, 不甘, 歎息, 憋屈, 《男人四十》中林耀國的人生無疑是過得極為困惑和壓抑的。 無論是從情感上,

還是從自尊上, 他都是個被生活和歲月無情碾壓傷害薄待的人。 人至中年, 男人四十, 如何才能不惑呢?對林耀國這樣的俗世君子來說, 幾乎是個偽命題。

所以一段“婚外情”的發生似乎理所當然。 有一個那麼青春、那麼熱情、那麼調皮、那麼可愛的學生,

一直那麼固執而深情地愛著自己, 為什麼不呢?在這裡, “婚外情”只有一夜, 然後便被林耀國理智的止損了。 他最愛的無疑還是他的家庭和妻子, 但這段感情無疑並不骯髒。 更顯而易見的, 這段情的作用仿若一貼粘合劑, 彌補了多年來林耀國情感上的創傷和裂痕, 也消解了他和妻子間因為第三者長久存在導致的戾氣。 他平衡了, 所以釋然了。

當所有一切人生裡面的擔子都猝不及防地強壓下來, 你除了默默地承受和淡淡地面對, 還有什麼處世良方呢?而抱持了一顆無畏無懼的“平常心”, 開啟“順天應命”坦然的心境, 恰好是人生從此不惑的開始。 《男人四十》無疑就是這樣一部揭示“人到中年萬事休”的電影。 這裡的“休”, 不是貶意;恰恰是一種低調、隱忍、成熟、豁達之美。

所以非常理解林耀國毫無愧色地接受了同學800元/小時為兒子上的補習課。 他需要錢, 生活中有更值得付出的, 所以屈身下就不再是一種恥辱。 把一切都看淡了, 於是爭強好勝就變成了心平氣和, 於是就沒有什麼境遇不能接受和通過了。 這也許就是四十不惑的開始吧。

這也許就是四十不惑的開始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