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夥手術開顱,還能唱歌說話?這家醫院上演真實“科幻電影”!

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開顱手術, 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

(視頻:腦瘤切除手術中, 患者一邊唱歌一邊接受手術)

8月4日, 在湖南省人民醫院的手術室裡, 一名小夥子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顱內腫瘤切除手術。

手術中, 他不僅可以自如地講話、唱歌, 還打著OK的手勢表示“很舒服”。

35歲的小周是貴州人, 2個月前突然頭痛、左手無力, 在當地醫院檢查發現腦袋裡長了一個約5×7cm大小的腫瘤。

由於手術難度很大, 經人介紹轉到長沙, 住進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一病室。

(手術中)

神經外科主任舒毓高教授組織科室醫生和麻醉科專家共同商討病情, 大家一致認為, 腫瘤位於大腦功能區, 鄰近語言中樞和運動中樞。

手術既要盡可能地將腫瘤切除乾淨, 又要盡可能地保護大腦功能不受損傷。

避免出現失語、偏癱, 採用喚醒麻醉讓患者在手術中保持清醒狀態是最佳辦法。

這樣可以讓醫生根據患者的反應邊評估邊手術, 幫助醫生避開大腦功能區, 避免損傷患者腦功能。

(患者清醒後朝醫生做了OK手勢)

如何讓患者在清醒的狀態下開顱做手術, 這對麻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需要在手術中實施術中喚醒麻醉——在打開顱骨階段讓患者睡著。

在切腫瘤時讓患者平穩蘇醒, 能交談自如, 手腳運動協調, 智力無受損。

待腫瘤切除後, 再讓患者睡著, 直到手術結束。

在術中喚醒的過程中, 患者的任何不適如寒顫、噁心嘔吐、躁動不安都可能是致命的。

所以麻醉醫生既要保證患者不因缺氧而窒息、不因失血而休克, 又要避免出現以上任何併發症, 還要保證手術中全程無痛, 讓患者平穩醒來的同時不感到痛苦。

(術中採用先進的螢光定位技術)

對此麻醉團隊高度重視, 科主任孔高茵教授組織單文燕副主任醫師、魏來博士等制定了周密的麻醉方案和應急預案。

術前與患者耐心溝通, 告知他和家屬手術過程和配合要點, 解除他們的各種顧慮。

麻醉採用全身麻醉置入喉罩和頭皮神經阻滯的方法, 在超聲引導下精准實施神經阻滯和動靜脈置管, 完善各項監測。

即時把控患者的生命體征和麻醉深度, 運用靶控靜脈輸注, 精確控制麻醉藥用量, 掌握麻醉蘇醒時間, 手術中讓患者處於最舒適的側臥位元,

全程體溫保護。

當外科醫生示意麻醉醫生可以開始喚醒時, 僅僅10分鐘, 小周就從睡夢中蘇醒過來, 睜開眼睛和大家交流。

(CT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腫瘤(紅圈內)位於大腦功能區)

麻醉醫生拿出各種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卡片給他辨認, 他都能對答如流。 長達兩個小時的術中喚醒,小周與醫生護士談笑風生,唱歌、背詩、做各種手勢,顯得輕鬆自如。而在幕布的另一端,神經外科醫生則全神貫注地切著腫瘤。當問到小周有沒有不舒服時,他豎起大拇指說:“一點都不痛,很舒服!”

在麻醉團隊和神經電生理團隊的保駕護航下,神經外科舒毓高教授、鄧永文博士等利用螢光腫瘤定位、神經電生理定位和術中喚醒這些先進技術,成功切除了小周腦袋裡的腫瘤。

病理檢查證實為“大腦功能區膠質瘤”。

腫瘤切除後,麻醉醫生重新讓小周睡著,手術結束後五分鐘,小周再次蘇醒過來,思維清晰,語言流暢,運動協調,沒有任何疼痛。

小周連連讚歎:“現在的醫療技術太神奇了,你們的技術水準真高!”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梁輝 黃倩

湖南醫聊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獲取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hnyiliao。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專業、靠譜、實用、及時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

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頭條號! 長達兩個小時的術中喚醒,小周與醫生護士談笑風生,唱歌、背詩、做各種手勢,顯得輕鬆自如。而在幕布的另一端,神經外科醫生則全神貫注地切著腫瘤。當問到小周有沒有不舒服時,他豎起大拇指說:“一點都不痛,很舒服!”

在麻醉團隊和神經電生理團隊的保駕護航下,神經外科舒毓高教授、鄧永文博士等利用螢光腫瘤定位、神經電生理定位和術中喚醒這些先進技術,成功切除了小周腦袋裡的腫瘤。

病理檢查證實為“大腦功能區膠質瘤”。

腫瘤切除後,麻醉醫生重新讓小周睡著,手術結束後五分鐘,小周再次蘇醒過來,思維清晰,語言流暢,運動協調,沒有任何疼痛。

小周連連讚歎:“現在的醫療技術太神奇了,你們的技術水準真高!”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梁輝 黃倩

湖南醫聊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獲取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hnyiliao。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專業、靠譜、實用、及時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

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頭條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