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呂梁:李香保的困惑與希望

楊應平

雨後的晌午, 筆者來到方山縣圪洞鎮陽灣村貧困戶李香保家。 兩間還未修繕完整的房屋依偎在大山腳下, 我想, 這應該是村裡居住位置最高的了。 推開虛掩的房門, 較為陰暗的屋子裡, 瘦小的男子正在燒火蒸飯。 他是李香保的三兒子, 名叫李候強。 他告訴記者:“父親出去了, 估計得下午才回來。 ”交談中得知, 李香保有四個兒子, 大兒子、二兒子都已成家, 三兒子去年在打工時不慎腿部骨折, 一直閑在家中, 四兒子因智障生活不能自理。

正當筆者要走出家門時, 從敞亂的院子裡走回來一個人。 李候強說:“這是他的大嫂,

一場大病後神智也有了些問題。 ”見她在說話, 但筆者幾乎聽不清說什麼。 李候強讓她照應著燒上火, 他要出去找些東西。 還沒等李候強走多遠, 柴火就熄滅了, 她著急得上吹下通, 還是只有火星不見火苗, 她跑出家門, 朝著李候強走出的方向大聲喊著。 此時滿屋子已是煙霧彌漫, 我們都來到屋外, 煙囪上濃煙滾滾, 隨風在山間飄蕩。 筆者安慰她道:“看煙囪上的濃煙, 火沒滅, 屋裡煙散了, 一會再試試。 ”過了幾分鐘, 屋子裡的煙散了, 我們回去把火重新點著, 並試探著和她交流, 但一直未果, 只好在那裡等待李香保的回來。

下午六時許, 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 李香保回來了。 64歲的他十分健談, 一口氣給我們說了許多有關扶貧工作方面的感受。

在談到孩子們的情況時, 他一臉的惆悵與困惑, 主要擔心的是他的大兒媳婦和智障的四兒子, 還沒說完一旁的老伴顯得很激動, 想要說些什麼, 筆者注意到她的表情和已有淚水的雙眼, 但沒有聽到她的聲音。 筆者驚奇地問李香保。 他說, 老伴是多年的慢性甲亢, 這段時間無法發聲。 筆者心頭一陣酸楚, 不由為這個特殊家庭產生了無盡的憐情。

沉默了十幾秒後, 李香保說:“儘管這樣, 國家的政策還是很惠及咱這些貧困戶的。 ”筆者瞭解到, 現在李香保和老伴以及四兒子都享受著低保政策, 他還享受著殘疾補貼和養老金, 還耕種著十多畝土地, 養著幾頭牛, 每年的生活還是能夠正常過的。 ”他說,

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夠借助國家脫貧攻堅的大好政策, 使全家的生活能夠更好一些。

說到這裡, 筆者問道:“以後準備怎麼幹, 來脫貧, 過上好日子?”李香保坦誠地說:“自己也沒啥想法, 就是把現在擁有的這些做好, 全家人不要有病有難就行。 至於發展過上好日子, 前不久村裡說要貸款了, 大家都擔心怕用了名, 到時還不了, 以後自己真正要貸款時已經不能了。 ”

筆者和李香保說, 目前在準備實施的金融扶貧專案, 是按照“政府搭建平臺、企業經營管理、財政扶貧貼息、金融負責貸款、貧困戶入股分紅收益的”模式運行的, 讓全村56戶貧困戶都成為股民, 成為金融扶貧專案的受益人, 是專案實施的初衷。

“哦, 如果是這樣, 那我就沒什麼可擔憂的了。

”李香保寬心地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