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朗讀者第六期:眼淚

為什麼我的眼淚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朗讀者》第六期以眼淚為主題, 嘉賓們的每一次哭泣, 或酸或甜或鹹或辣, 背後都有著不同的故事, 眼淚是無色的, 但它分明又有著最豐富的生命的色彩。

眼淚有時候是軟弱, 有時候是堅強;有時候是懺悔, 有時候是寬容;有時候是羞怯, 有時候是勇氣;有時候是失敗, 有時候是成功。 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 而當我們要謝幕的時候, 也將在別人的淚水裡告別一樣。 那今天就讓我們在一顆顆晶瑩的淚水中, 去感受那最真實的生命印記。

導演陸川是個淚點很低的人, 愛流眼淚, 所以有時候他會抗拒眼淚。 。 《可哥西裡》這部電影記錄了人的渺小, 自然的宏大。 然而這部電影非常難拍, 以至於他為了拍好這部電影在可哥西裡待了兩年。 電影拍了兩個月, 只剩下一半人, 另外一半人基本送到山下急救。 儘管如此艱辛, 但是可哥西裡不相信眼淚。 陸川朗讀了《藏羚羊的跪拜》獻給可哥西裡依然奔跑的生靈。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 包括動物在內, 都是神聖的”, 他對可哥西裡上神聖而又脆弱的生命這般飽含深情。

斯琴高娃, 一位一直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眼淚的優秀演員, 這一次在我們現場, 她流下的每一滴眼淚都屬於她自己。 斯琴高娃, 她是《大宅門》的白文氏,

《康熙王朝》的孝莊太后, 她飾演了不下20個母親的影視形象。 無論演哪一位元母親, 她都會想到自己的母親。 她是在體會自己母親的母愛中深入劇情, 去理解詮釋天下間各不相同的母愛。 縱然三次從馬上掉下來, 她也不曾落淚。 “現實中, 我媽是死了, 我在地上, 她在地下, 陰陽兩隔, 母子再也難以相見, 頓時熱淚肆流, 大聲哭泣啊”, 念完這一刻, 回想起摯愛的母親, 她熱淚盈眶, 觀眾亦是感動得淚流滿面。

你若不離不棄, 我必生死相依, 這是丁一舟賴敏兩位年輕人的愛情。 妻子身患絕症, 丈夫不離不棄, 他們憑藉著一輛三輪車在中國版圖上開啟了心形的愛之旅。 日子雖然艱辛, 但他們卻倍感幸福。 意外懷孕, 讓他們進退兩難, 難以抉擇。

“也許在你成長道路上, 希望媽媽能夠參與進去, 但是媽媽有很多無奈, 也希望你能夠理解”, 致信孩子路遙, 賴敏幾度哽咽, 難掩淚水。 有個不羈之心, 始終在路上, 她把《你是我不及的夢》獻給丈夫丁一舟。 “畢竟, 就算是一小束吧, 那也是愛情”, 有限的陪伴才是最深情的告白, 一句“我愛你”才更彌足珍貴。

張家敏是一位和乳腺癌抗爭了二十三年的老太太, 她過去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昂起頭, 不讓眼淚流下來。 張家敏, 她抗癌23年, 懷著讓“中國女性都不再受乳腺癌的困擾和摧殘”的理想, 自發組建“粉紅絲帶”志願服務隊。 從過去到現在, 她所做的就是昂起頭來, 不讓眼淚掉下來, 她要讓愛她的人以及她愛的人, 留住她永遠的笑容。 “生如夏花之絢爛,

死如秋葉之靜美”, 這是她經歷重重磨難的人生態度。

中鐵西北院凍土專家張魯新, 幾十年和凍土、鋼鐵打交道, 解決了青藏鐵路多年凍土的世界性難題。 九死一生之際, 他留下了興奮的眼淚;《西藏的眼淚》挽救了他這位中國最有名的凍土科學家, 他留下了依戀之淚;完成修建史無前例的工程青藏鐵路, 他留下了圓夢之淚。 “然則只要虛懷若谷, 讓喜悅, 達觀, 仁愛充盈其間, 你便有望在八十高齡告別塵寰時, 仍覺年輕”, 這是學生獻給他的祝福, 願他永遠年輕。 “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 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為國為民, 他青春無悔。

並非男兒有淚不輕彈, 勇敢的人不是不願落淚的人,

而是含著眼淚繼續奔跑的人。 願我們永遠年輕, 也能一邊哭泣一邊迎風奔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