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消失的老手藝人,嗩呐聲已經變成了大喇叭

在農村不管紅白喜事, 總少不了要一番熱鬧, 於是也有了專門來負責吹打的手藝人。 敲鑼打鼓很接地氣, 這也是農村獨特的慶祝方式, 最讓人難忘要屬於嗩呐, 大江南北都很常見, 屬於農村的專屬樂器。 嗩呐能吹出各種的音調, 嫁娶喜事嗩呐節奏輕快喜慶;喪葬白事, 嗩呐充滿了悠長的悲傷。

農村以前經常能看到吹嗩呐, 因為造型也有人給嗩呐叫做喇叭。 這些老手藝都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平常的時候作為農民在田地間勞作, 村子裡一旦有事情, 這些手藝人變成了鄉間樂隊。 吹吹打打的特別熱鬧,

孩子們經常圍著這些手藝人, 喊著自己想聽的曲子。

農村的嗩呐個頭有大有小, 越小的嗩呐音調越高, 吹出來的曲子更尖銳響亮, 一般都多用於婚宴喜慶的地方。 大的嗩呐聲音比較低沉宏達, 村子裡面在白事上比較常用。

小時候經常見到樣的場景, 在迎親的隊伍最前面就是這些鄉間樂隊。 一路吹吹打打的接新媳婦, 遠遠就能聽到這熱鬧的聲。 等接回家後這些手藝人就會做到一旁的八仙桌上, 上面擺著茶水和各種點心, 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吹打一會兒, 等完事以後則有主家也會恭敬的送上一份紅包。

現在農村各種洋樂器流行, 各種科技產品已經逐漸取代了本土的手藝人。 了。 在有事情都叫來一些洋樂隊進行各種表演, 或者直接按上一個大喇叭, 想要什麼音樂自己播放就行。

如今農村很少能聽到嗩呐聲, 只有閒暇的老農偶爾聚在一塊懷念下以前時光。 這些老樂器沒人願意學, 也逐漸在農村消失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