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智慧家電成安全問題暗區 亞馬遜Echo遭破解再為行業敲響警鐘

最近, 伴隨著Echo智慧音箱被破解, 亞馬遜似乎給整個智慧音箱行業踩了一腳急刹車。

近日, 由英國的安全研究人員發現, 亞馬遜Echo面臨著被駭客攻擊的風險。 通過這個漏洞, 可以輕易的在Echo上安裝惡意軟體, 並將設備的語音輸入發送到遠端伺服器上。

出現這次的破解事件, 主要是由於舊款的Echo設備有著一個平時注意不到的小漏洞。

在把Echo的底座輕鬆去掉之後, 智慧音箱的攻擊者可以看到存留在設備底部的一些小金屬墊。 但其實, 這些金屬墊可能是用於測試或修補軟體漏洞的, 而這也就意味著通過這些金屬墊, 可以輕鬆連接到Echo內部之中。

隨後, 這位英國的安全研究人員發現, 在當連接到其中一個金屬墊的時候, Echo可以直接讀取到SD卡上的資料。 於是, 當其利用了上面的兩個金屬墊之後, 先是給Echo裝上了新的Bootloader, 而後關掉了系統的安全機制, 並且安裝了惡意軟體。

Echo事件為智慧音箱“井噴”式發展踩了刹車

智慧音箱的火爆可以說是“有目共睹”。 尤其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 以智慧音箱為代表的智慧家電行業的發展, 可謂是從國外井噴到國內。 似乎在一夜之間, 中國市場就迎來了一股智慧家電、人工智慧語音技術的熱潮。

根據相關研究機構Statista的統計資料顯示, 2016年全球智慧家電市場的規模已經可以達到168億美元。 並且, 伴隨著人工智慧、大資料以雲計算等技術的成熟, 智慧家電的大爆發可以說是指日可待。

在這種情況之下, 不僅蘋果、穀歌以及亞馬遜在發力智慧音箱, 而且中國的百度、阿裡、騰訊、喜馬拉雅以及酷狗等企業也都加入到了戰局之中。 然而, 隨著Echo被入侵的事件曝光, 也確實為這個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越智慧越不安全”的行業困局何時才能打破?

但不得不引起我們警惕是, 雖然如Echo、Home這樣的語音助手給我們帶來了直覺性的交互體驗。 但與此同時, 也為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隱私埋下了隱患。

而這這種隱私安全的隱患也並不是智慧音箱的專利。

可以說, 到目前為止, 大部分的智慧家電也都或多或少的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早在2016年的時候, 有關於三星以及LG的智慧電視收集使用者資訊的問題就已經受到了媒體們的廣泛關注。 在當時, 多名使用三星、LG智慧電視的使用者在無意之間發現了自己觀看的習慣資訊竟然在未經允許的前提下被收集了起來,

而且這還是在他已經關閉了相關的功能之後。

事實上, 不局限於是電視, 很多同樣擁有互聯網、語音操控功能的家電設備, 都存在著不同程度上的隱患。

根據之前的央視報導, 之前在市面上火爆的智慧攝像頭, 如今已經成為了駭客侵犯使用者隱私乃至安全的主要工具。 根據警方的通報結果來看, 這場全國首例智慧攝像頭破解犯罪案歷時19天就已成功破獲, 並抓取24名涉案人員。

至於原因, 其實也很好理解。 主要就在於現階段的智慧家電產品並沒有一個行業標準, 而且制式也是五花八門。 也正是因為這樣, 也出導致了智慧家電產品水準層次不齊, 行業亂象不斷。或許,對於智慧家電行業適當的降降溫,更有利於行業整體的良性發展。

領略科技創新,分享領袖觀點,點擊右上角關注“電科技”頭條號

行業亂象不斷。或許,對於智慧家電行業適當的降降溫,更有利於行業整體的良性發展。

領略科技創新,分享領袖觀點,點擊右上角關注“電科技”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