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明龍門|“創文變化看龍門”——“整治”與“管理”雙輪拉動環境衛生大改善

“城市美容師”時刻維護龍門衛生環境。

投入人力物力整治龍門環境衛生。

縣城大街小巷乾淨整潔。

為進一步推動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我縣從4月23日開始在全縣開展了“八大整治”行動, 而由縣環衛局牽頭的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於今年5月底全面完成, 並於6月起保持常態化管理。 在此期間, 縣環衛局緊緊圍繞 “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這一重心, 集全域幹部職工之智, 舉全域幹部職工之力, 全力推進創文工作。

前期全面整治見成效

據介紹, 為確保環境衛生整治有序進行, 縣環衛局主要領導率先垂范, 班子成員身體力行, 帶領辦公室、管理股、財會股、整治辦和籌建辦等相關人員, 積極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 與一線工人一起清理環境衛生黑點;成立了專門督查組,

對重點路段、薄弱區域、衛生死角進行集中排查, 確保問題及時回饋;完善了環衛基礎設施設備的配置與管理, 對縣城區域內的果皮箱進行全部更換, 對垃圾桶點進行圍擋、美化, 打造亮麗的創文風景點, 並加強對垃圾填埋場、中轉站、垃圾桶、果皮箱等環衛設施設備的運營和管理, 並完善《環衛作業管理規定》、《縣城道路清掃保潔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

在談到整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時, 縣環衛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建立“門前三包”責任制是一項頭疼的工作, 由於商家的對環境保護的自覺性不強, 許多商家不定時地把垃圾扔到店鋪門口, 對我縣的環境風貌造成很大影響。 對此, 縣環衛局印發關於“門前三包”的宣傳單張和牌匾,

並組織幹部職工對衛生不及格的商家進行勸說, 以進一步提高商家的環境衛生保護意識。

後期常態管理固成果

根據縣委縣政府的整改計畫, 縣環衛局從6月開始進入常態化管理階段, 各項整改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 我縣城區的主次幹道和人行道乾淨整潔, 垃圾桶有序擺放, 商鋪門前不再有垃圾的蹤影;市民遵規守紀, 沒有亂丟亂扔、隨地吐痰現象;環衛工人定時定候清掃路面, 走在街上到處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 整個縣城風貌儼然一新, 這有賴於縣環衛局等環境衛生整治責任單位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去鞏固整改成果。

據瞭解, 縣環衛局從實際出發,

重點加強對人員的管理, 尤其是加強了一線工人的日常監督檢查和衛生黑點整治工作, 實行分組輪換包乾街道, 公開監督衛生電話及時掌握工作人員上下班及完成工作品質等情況, 發現問題及時通過局微信群或短信對當事人進行通報批評並落實整改, 做到統一管理、常態管理, 進一步提升縣城環境衛生品質。 據統計, 自4月23日以來, 縣環衛局投入加班工作共1350人次, 清運垃圾6010噸, 縣城的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 確保了整個縣城的乾淨整潔, 為迎檢提供了良好的市容環境。

環境衛生整改獲肯定

記者在隨機採訪中, 大部分市民對環境整改工作給予高度讚揚, “公廁乾淨, 路面整潔, 市民自覺, 環衛工人積極……環境衛生整改給我們帶來許多好處, 生活在龍門縣有一種自豪感。”市民王先生向記者說道。而市民劉女士則認為,以前走在街上總能看到各類垃圾,果皮、紙屑、塑膠袋等,現在無論走在背街小巷還是大路上,都很少看到垃圾的蹤影,創文這一大工程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環境,也提高了市民的綜合素質。

對於日後的工作,縣環衛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招聘更多環衛工人,讓縣城每條背街小道都有環衛工人負責清掃,並在迎賓大道、西林路等重要路段增加環衛工人,使縣城片區可以進行時間無縫對接打掃,以進一步提高每條大街小巷“淨化、綠化、美化、亮化”的建設水準。同時,該負責人還呼籲,市民要提高自身素質,跟上文明城市的創建步伐,在規定的時間內投放垃圾;司機要文明駕駛,不要往車窗外扔垃圾,共同維護龍門的美好形象。

生活在龍門縣有一種自豪感。”市民王先生向記者說道。而市民劉女士則認為,以前走在街上總能看到各類垃圾,果皮、紙屑、塑膠袋等,現在無論走在背街小巷還是大路上,都很少看到垃圾的蹤影,創文這一大工程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環境,也提高了市民的綜合素質。

對於日後的工作,縣環衛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招聘更多環衛工人,讓縣城每條背街小道都有環衛工人負責清掃,並在迎賓大道、西林路等重要路段增加環衛工人,使縣城片區可以進行時間無縫對接打掃,以進一步提高每條大街小巷“淨化、綠化、美化、亮化”的建設水準。同時,該負責人還呼籲,市民要提高自身素質,跟上文明城市的創建步伐,在規定的時間內投放垃圾;司機要文明駕駛,不要往車窗外扔垃圾,共同維護龍門的美好形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