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釋迦牟尼的偉大之處:打開走向生命人生的大門,讓更多的人覺醒

人有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 一種人生是人的人生, 是自我的人生, 這個人生以我們的父母為起始, 以死亡為終極。 第二種人生是神性的人生, 是生命的人生, 這個人生以我們內部的那個自我的破滅為開始, 但這個人生沒有終點, 相對你而言, 這個人生只有開始, 但它永遠不會結束, 你無法找到第二種人生也就是生命的人生的終點站在哪裡。

沒有人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佛。 因為我們的父母都有一個非常堅固非常“實在”的自我, 我們來自于父母, 當然也來自于父母的自我, 在我們成長的時候,

我們的教師和整個社會都在給予如何獲得自我、如何成為自我的教導。 由於我們的身心的第一次推動就來自于父母, 就來自於他人的自我, 無法例外地, 我們只能在自我這條路上運動下去。 這是每個人都必定會走過的第一種人生之路。 自從人類有了歷史到現在, 我們都走在第一種人生之路上, 無論現代人與古代人相比看起來有什麼不同, 無論一個民族和另外一個民族相比看起來有什麼不同, 可有一點一定是相同的, 他們都走在一條第一種人生之路上, 他們的文明文化和他們的身心都在自我的驅使下運動, 他們屬於一個自我的人生層面。

只有那些開悟者, 他們才從這條曾經被千百萬人走過、現在正被千百萬人走著、未來一定還有千百萬人走的第一種人生之路下徹底退了出來,

踏上了第二種沒有自我不從屬於身體的也不從屬於精神的神性之路, 他們相對于常人而言屬於完全不同的世界, 他們所走的那條路不是常人單靠想像就能完全理解的人生路。 為了區分我們的人生和那些開了悟的人的人生之路的不同, 我們稱呼我們的生活為人的生活, 稱開悟者的生活為神(性)的生活;我們稱呼我們的人生為人的人生, 稱開悟者的人生為神(性)的人生。

開悟不是一個偶然, 所有的開悟者的開悟都不是一個偶然。 對開悟者而言, 他的開悟必定是一個必然。 只有將開悟者與常人相對比的時候, 他的開悟才顯得似乎是一個偶然——為什麼那麼多的人沒有開悟, 唯有他一個人開悟了, 唯有他是茫茫眾生裡的一個特別, 相對而言, 難道除了用“巧合”或“偶然”這些詞彙以外, 還能找到更適合的詞彙嗎?

第一種人生之路, 也就是自我之路, 它永遠無法真正理解第二種人生之路——生命之路,

因為自我本身達不到生命的高度, 自我永遠達不到神性的高度, 自我永遠達不到存在的核心這麼一個深度, 自我的能力有一個比較清晰的邊界, 自我有一個畫地為牢的“區域”, 自我只能勉強地明白它的“圈”內的一些事物, 它永遠也無法看清它的“圈”外的世界。 人類的歷史, 文明文化的歷史, 完全可以看作是人類的自我之圈不斷擴大的歷史。 相對于古人而言, 相對于原始文明而言, 我們現在的自我之圈的確被擴大了許多, 我們現在所觸及的時間和空間的深廣度的確比我們的祖先要深廣得多。 但無論我們現在的自我之圈有多麼大, 它仍然有一個能被每個人清晰地感知到的界限。 每個科學家都能清楚地感知到科學有一個邊界,
每個學者或思想家都能清楚地感知到我們的文明文化和思想有一個邊界, 就像每個人都能清楚地感知到自己的生活範圍、人生範圍有一個邊界一樣。 你能感知到的所有邊界都是自我的邊界:你說你的生活圈、人生圈很小, 這不是別的, 這是因為你的自我很小, 或者說你生活在一個小的自我裡的原因;你說你的生活圈、人生圈、思想圈很大, 這不是別的, 這是因為你擁有一個比較大的自我的原因。

你的自我就像一隻籠罩著你的巨大氣球, 無論是你帶著你的自我向前移動, 還是你的自我帶著你向前移動, 你永遠看不清你的自我之圈以外的世界, 無論你移動到哪裡, 你都處在你的自我之中, 哪裡也沒有到達。

所以我說,你們永遠也不能完全理解一位開悟者的人生之路,因為你在你的自我之中移動,實際上你哪裡也沒有到達;而開悟者則是在生命之中移動,他可以到達所有的地方。你以為你通過努力可以達成一個什麼東西,或成為一個什麼東西嗎?無論你怎麼努力,無論你怎麼向前移動,你達成的永遠都是你的自我,因為你就是你的自我。就像一位開悟者一樣,無論他做什麼,無論他走到哪裡,移動到哪裡,他都是在生命中旅行,他成為的永遠都是生命的神性,因為他就是生命,他就是神性。

開悟者將他自己帶到了一個和他以前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個真實的世界,一個沒有自我只有自然的世界,一個充滿了生生不息的生命世界。釋迦牟尼說這個世界叫“佛國世界”或叫“極樂世界”,這是相對你們的世界——娑婆世界(凡人的世界,自我的世界,迷茫而苦難的世界)而言的。

釋迦牟尼說佛國世界和娑婆世界只有一個交會點——唯一的一個交會點,那就是你的自我。當你的自我出現的時候,你就落入了娑婆世界;當你的自我破滅的時候,你就落入了佛國世界。

所有的開悟者都因為慈悲試圖使用一切方法將你們帶入到他們的世界裡去,與他們一起分享生命或叫存在帶來的極樂和永恆的幸福。這就是傳道的意義,這就是傳法的意義。道是什麼?道就是道路。對生命的所有闡述就是傳道,就是傳法。

如果釋迦牟尼沒有在菩提樹下從他的第一種人生——自我的人生中跳出來進入到第二種人生——神性的人生,如果釋迦牟尼在他大悟以後沒有艱苦地四處傳道傳法,那麼他一點也不值得我們去尊敬;如果沒有他這扇能迅速將人們帶領到第二種人生之路的大門的打開致使後來他的很多弟子也達到了開悟,也達到了涅槃,那麼他一點兒也不值得我們去尊敬。但是,反過來說,一個達成了神性人生的人,他的一切舉動都是在展示著神性的偉大,他的行為都是神性的體現與流溢,否則,他的人生就不是一個真正的神性人生。

不要以為我是在讓你們向釋迦牟尼鞠躬,我是在讓你們向釋迦牟尼這一個神性臣服——在全然的臣服中,讓我們同化於它,並讓它同時也同化我們。

節選自潘麟導師生命科學系列著作之《家門沒上鎖》

所以我說,你們永遠也不能完全理解一位開悟者的人生之路,因為你在你的自我之中移動,實際上你哪裡也沒有到達;而開悟者則是在生命之中移動,他可以到達所有的地方。你以為你通過努力可以達成一個什麼東西,或成為一個什麼東西嗎?無論你怎麼努力,無論你怎麼向前移動,你達成的永遠都是你的自我,因為你就是你的自我。就像一位開悟者一樣,無論他做什麼,無論他走到哪裡,移動到哪裡,他都是在生命中旅行,他成為的永遠都是生命的神性,因為他就是生命,他就是神性。

開悟者將他自己帶到了一個和他以前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個真實的世界,一個沒有自我只有自然的世界,一個充滿了生生不息的生命世界。釋迦牟尼說這個世界叫“佛國世界”或叫“極樂世界”,這是相對你們的世界——娑婆世界(凡人的世界,自我的世界,迷茫而苦難的世界)而言的。

釋迦牟尼說佛國世界和娑婆世界只有一個交會點——唯一的一個交會點,那就是你的自我。當你的自我出現的時候,你就落入了娑婆世界;當你的自我破滅的時候,你就落入了佛國世界。

所有的開悟者都因為慈悲試圖使用一切方法將你們帶入到他們的世界裡去,與他們一起分享生命或叫存在帶來的極樂和永恆的幸福。這就是傳道的意義,這就是傳法的意義。道是什麼?道就是道路。對生命的所有闡述就是傳道,就是傳法。

如果釋迦牟尼沒有在菩提樹下從他的第一種人生——自我的人生中跳出來進入到第二種人生——神性的人生,如果釋迦牟尼在他大悟以後沒有艱苦地四處傳道傳法,那麼他一點也不值得我們去尊敬;如果沒有他這扇能迅速將人們帶領到第二種人生之路的大門的打開致使後來他的很多弟子也達到了開悟,也達到了涅槃,那麼他一點兒也不值得我們去尊敬。但是,反過來說,一個達成了神性人生的人,他的一切舉動都是在展示著神性的偉大,他的行為都是神性的體現與流溢,否則,他的人生就不是一個真正的神性人生。

不要以為我是在讓你們向釋迦牟尼鞠躬,我是在讓你們向釋迦牟尼這一個神性臣服——在全然的臣服中,讓我們同化於它,並讓它同時也同化我們。

節選自潘麟導師生命科學系列著作之《家門沒上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