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天價茶葉蛋是一種怎樣的酸爽感覺

近日, 住在上海青浦區的李女士用高價拍下了一盒具有收藏價值的普洱茶, 結果不知情的保姆以為是普通茶葉竟拿它煮了茶葉蛋。 李女士簡單計算了下這小盆茶葉蛋的價格, 笑侃說“最起碼4000多, 可以創下最貴茶葉蛋的紀錄了。 ”據保姆介紹, 雇主家中的孩子很愛吃茶葉蛋, 故經常給他們做來吃, 且雇主經常會拆些精美禮盒中的茶葉讓她煮蛋。 李女士說, 這是市面上很難買到的孤品, 只有一盒, 現在已經下架。 對於“茶葉蛋”事件她將不會追究責任, 這價值不菲的茶葉蛋則會用來宴請重要客戶。

這是一則不太像新聞的新聞。

說不像新聞, 因為故事講的不過是茶葉蛋而已, 如此這般的噱頭, 何其多也;說是新聞, 因為一盒“天價”茶葉, 一枚茶葉蛋瞬間便以千倍的價格飆升, 故事本身便有了一點點新聞的味道。 當然, 在該新聞裡貌似還有點對新聞角色的揶揄之意——最貴茶葉蛋會用來宴請重要客戶。 估計, 當一個“4000多”的茶葉蛋端到“重要客戶”面前時, 客戶也可能會不知所措了。

其實, 無論是本新聞裡的已出現的角色還是可能出現的角色, 之所以將此新聞當新聞來解讀, 恐怕主要還是產生了一個幻覺以致將幻覺當成真實存在, 那就是以為此茶葉蛋被小保姆意外地給“孤品”茶葉煮過便成功晉級身價千倍的“孤”蛋了, 哪怕是恍惚間,

茶葉還是那個茶葉, 蛋還是那個蛋;再一想, 茶葉蛋之所以變成了“金葉蛋”, 主要還是“高價拍下”的茶葉造成的, 如果沒有冥冥中的那一拍, 也就沒有後來的新聞和包括可能出現的故事。

這裡不由得讓人想起近段高層發出的一個聲音: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 這其實也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誰都知道房子是用來住的。 當房子是用來住的這樣的概念需要高層強力發聲時, 勢必道出了千般無奈與萬般苦楚——有人將房子炒了而且還炒得厲害甚至也到了讓人不知所措的地步。 當然, “炒房”與“拍茶”雖然都有奇貨可居的心態使然, 但“炒房”所帶來的絕不是簡單的個把“茶葉金蛋”, 也不是“宴請重要客戶”那般好隨意處之,

需要在“炒房”的利益鏈條上來一把猛藥才得收場。

遏制“炒房”的關鍵是斬斷利益鏈條, 斷鏈的關鍵又在於法律。 而今, 與房地產業相關的利益共同體很多, 地方形象、財政稅收、產業就業、公共服務環境等, 這些是公權層面的;財富體現、物業管理、銀行抵押、繼承養老等, 這些是社會層面的, 無論是公權層面還是社會層面, 都不排除其中的法治和法制的缺失, 使得一些問題發生之後連法律救助的管道都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因此, 推進、健全和完善房地產市場把控的法律機制, 用法律來規範“房子”的本來功能, 才是遏制“炒房”態勢的根本之策。

如此看來, 但願那個“天價”茶葉蛋的來龍去脈能夠成為房地產“炒場”上的一副醒酒湯!(譚鐵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