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域旅遊發展成趨勢 陝西鄉村旅遊受青睞

8月3日, 第三屆全域旅遊推進會暨“人文陝西”推介會在西安舉行, 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致辭。

新華網西安8月3日電 (賀鑫)“陝西省走‘廁所革命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同步推進’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浙江省探索以建設特色小鎮推動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海南省實施‘點-線-面’全域旅遊空間發展戰略...... ”

8月3日, 在第三屆全域旅遊推進會暨“人文陝西”推介會上, 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說, 當前全國各地全域旅遊發展精彩紛呈, 湧現出許多全域旅遊推進新模式。

景點旅遊“兩重天” 全域旅遊“劃時代”

當前, 旅遊業對全球經濟發展貢獻已超過10%, 對全球就業貢獻也超過10%, 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 8月3日, 第三屆全域旅遊推進會現場發佈的《2017全域旅遊發展報告》中顯示, 2016年我國國內、入境和出境旅遊三大市場旅遊人數達47億人次, 旅遊消費規模5.5萬億元。 2016年全國旅遊業實際完成投資12997億元,

同比增長29%, 比第三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提高18個百分點和21個百分點, 比房地產投資增速高22個百分點。

過去, 發展旅遊主要靠建景點、景區、賓館、飯店, 靠“景點旅遊”模式。 然而, 旅遊業發展到今天, 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旅遊方式發生很大變化, 已經到了全民旅遊和個人遊、自駕游為主的全新階段, 自助遊超過85%, 自駕遊超過60%。 傳統的景點旅遊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旅遊發展的需要。

“過去我們建房子, 不會考慮旅遊景觀的需要;搞景區開發, 也沒有考慮當地居民的需求;水利建設只是考慮防洪、排澇、抗旱, 基本上不會顧及旅遊用途與需求。 在景點旅遊模式下, 封閉的景點景區建設經營與社會是割裂的、孤立的, 有的甚至是衝突的,

造成景點景區內外‘兩重天’”, 在國家旅遊局規劃財務司編寫的《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導則及導則解讀》一書導言中, 李金早指出, “全域旅遊就是要改變這種‘兩重天’格局, 將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運作, 實現景點景區內外一體化, 做到人人是旅遊形象, 處處是旅遊環境。 ”

8月3日, 第三屆全域旅遊推進會暨“人文陝西”推介會在西安舉行, 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和陝西省省長胡和平為陝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揭牌。

鄉村旅遊成引領 共建共用新模式

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袁家村, 帶領村民以鄉村旅遊為突破, 打造農民創業平臺, 建立村民與商戶共同創造財富的多元化、多業態、全產業, 鄉村生活服務產業系。 創造出了影響全國、惠及城鄉的獨特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年接待遊客達到500多萬人。

“在一定區域內, 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 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

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用。 ”李金早在《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導則及導則解讀》一書導言文章《全域旅遊 大有可為》中指出, “全域旅遊, 就是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

8月2日, 李金早在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袁家村調研時說, 袁家村走旅遊發展特色化道路, 村民與商戶共同致富的發展模式, 為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經驗。 鄉村旅遊一定要做出特色, 發揮好帶動引領作用, 讓鄉村旅遊成為共建共用、就業創業和農民致富的大平臺。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