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9歲女童玩遊戲充值上萬 玩遊戲上癮損失慘重

9歲女童玩遊戲充值上萬

這說明, 互聯網運營商的手機遊戲就是一個陷阱, 如果不具備法律規定行為能力的孩子玩遊戲, 那就只有坑爹、坑娘,

別無選擇。 而且, 手機遊戲會讓孩子玩得如癡如醉;而且, 大多數孩子的父母都是銀行卡捆綁在手機上為了使用方便;而且, 互聯網運營商也知道這個秘密。 所以, 互聯網運營商這對手機設置的遊戲軟體正好可以滿足孩子們的遊戲欲望, 即便是孩子們玩遊戲輸了錢, 他們也可以用父母的銀行卡支付遊戲賭資。

由此可見, 某些互聯網運營商的道德良心實在是可惡;由此可見, 父母把銀行卡綁定在手機上, 無疑也是給孩子玩遊戲充值提供了極大方便。 如果父母設置的銀行卡密碼很快就能被孩子解密, 那就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孩子玩手機遊戲就會就會和賭博一樣上癮。 因此, 一個9歲的孩子玩手機遊戲被充值一萬元就不是稀奇古怪的事了。

而且, 孩子玩遊戲會越玩越上癮;而且, 父母也無暇顧及孩子會在什麼時間用手機玩遊戲。

9歲女童玩遊戲充值上萬

那麼, 9歲女童玩遊戲充值上萬, 就必須依法通過人民法院討回公道, 父母也需要從中吸取深刻教訓。

這就需要國家網信辦和國家工業和資訊化監管部門依法對互聯網運營商進行責任追究, 需要國家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運營商的手機遊戲, 依法進行必要的限制, 絕不允許運營商通過充值方法實現賭博目的, 並以此方法牟取非法利益。

而且, 父母作為孩子法定的第一監護責任人, 應該依法盡到監管責任, 父母應該對自己手機綁定的銀行卡密碼採取安全保護措施, 絕不能用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手機號作為密碼。 否則, 就會被孩子通過猜謎語方式解開銀行卡密碼。 只有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 才能有效防治少年兒童用手機玩遊戲掉進互聯網運營商設置的陷阱。

無論是家長還是幼稚園和學校, 都應該肩負起對少年兒童進行網路安全教育的責任。

尤其是對於有償使用的網路遊戲和帶有賭博性質充值的網路遊戲, 應當教育孩子禁止使用。 如果發現互聯網推銷帶有賭博性質的網路遊戲, 應當積極主動地向國家和各級地方網信辦監管部門檢舉揭發和舉報。 國家應當加大依法監管力度, 對帶有賭博性質的網路遊戲應當依法實施零容忍。 只有這樣, 才能避免少年兒童玩手機遊戲被充值之後坑爹坑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