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東鳳凰單叢茶的茶香,是你所想像不到的

鳳凰單叢茶屬於烏龍茶類, 產地是潮州市鳳凰鎮, 年產量小, 品質極好, 真的是小而美。

鳳凰單叢茶的產地是潮州市鳳凰鎮, 茶園面積約10萬畝, 2016年年產量估約1000萬斤, 而海拔在900到1350的烏崠村年產量只有區區30萬斤, 產量稀少, 尤其是遇上好天氣的好茶更是少得可憐。 茶商們爭相湧上烏崠搶茶, 沒錯, 烏崠茶要用搶的, 一點也沒誇張, 有好天氣就有茶商蹲守在茶農家。 這幾年烏崠茶的價格被追得很高, 好一點的茶, 毛茶就要上千元一斤(相對普洱還是較為理性)。 鳳凰單叢茶產量確實是少, 雖然這幾年種植面積一直在擴大,

也還是供不應求, 據說鳳凰單叢茶的年產量還不夠潮汕地區一年的消耗。

扯遠了, 想說的是鳳凰單叢茶確實是小而美, 值得慢慢去欣賞她。 這篇文章全面簡要地介紹單叢茶, 望能給讀者帶來對單叢茶的好印象, 若能抛磚引玉, 愈好。

茶山風景視頻位址:潮州鳳凰山風光攝影作品欣賞, 4年登山200多次拍攝, 作品太震撼

目錄

1, 單叢茶的概念(地個正是單叢茶?);2, 單叢茶的產地(地塊出產單叢茶?) ;3, 單叢茶的由來(單叢茶做年來個?);4, 單叢茶的特點(單叢茶有地個特點?) ;5, 單叢茶的品種(單叢茶有地個品種?);6, 單叢茶是否原生態純天然(單叢茶是原生態個嗎?); 7, 單叢茶的沖泡要點(沖單叢茶有地個講究?);8, 單叢茶的品嘗技巧(得做年品嘗單叢茶?) ;9,

單叢茶的品評術語(得做年評價一泡茶?);10, 單叢茶的儲存(單叢茶得做年儲存?) ;11, 單叢茶的製作過程(單叢茶是做年做出來個?);12單叢茶的選購(單叢茶得做年買?)

1, 單叢茶的概念

(地個正是單叢茶?)

顧名思義, 單叢茶就是單株茶樹或者單一個品種株系的茶樹, 按照獨特的加工工藝製作而成的, 具有各自獨特香氣韻味的烏龍茶。

延伸:烏龍茶, 也叫青茶, 屬半發酵茶。 主要有四大類:廣東烏龍, 以鳳凰單叢和嶺頭單叢為代表;閩北烏龍, 以武夷岩茶為代表;閩南烏龍, 以安溪鐵觀音為代表;臺灣烏龍, 以凍頂烏龍為代表。

2, 單叢茶的產地

(地塊出產單叢茶?)

單叢茶主要產區為潮州市潮安縣鳳凰鎮和潮州市饒平縣。 鐵鋪鎮、梅州市也有種植生產單叢茶。

延伸:市面上動不動就是烏崠單叢, 售價還很低。 其實烏崠是鳳凰鎮下轄27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居委會中的一個村委會, 烏崠村含湖厝、下寮、中心岃(yin)、楚地厝、厝、李仔坪、桂竹湖、獅頭腳8個自然村, 海拔均在1200米左右, 是名優單叢的發祥地, 主產地。

土黃色和橙黃色區域為鳳凰單叢茶地理標誌保護範圍

3, 單叢茶的由來

(單叢茶做年來個?)

人是人他媽生的, 妖是妖他媽生的, 那麼單叢茶是怎麼來的呢?

早在宋代, 鳳凰山民發現葉尖似鳥嘴的紅茵茶樹可以烹製飲用, 便開始管理採制。

直到明代, 鳳凰山民才把野生紅茵培育成栽培型鳳凰水仙, 也叫鳥嘴茶。

再後來, 鳳凰茶人把水仙茶自然雜交後的優異單株分離出來培育, 才開始有單叢茶。

再再後來, 鳳凰茶人改進選種育苗的方法, 採用扡插和嫁接技術, 無性繁殖保持茶樹品種的優異品質, 也提高成活率, 使得單叢茶的子孫後代迅速壯大。

延伸:“八仙過海”單叢茶是無性繁殖開創的見證。 1898年, 烏崠茶農文混從去仔寮村(後改為埡後村)取回一批大烏葉單叢的枝條進行扡插,

成活8株, 並都保留了原叢的優良品質。 這是流傳的最早的無性繁殖成功案例。 “八仙過海”後改名“八仙”, 因產量高品質好, 傳種到鳳凰各村。

微信公眾號【源記工夫茶】編制

4, 單叢茶的特點

(單叢茶有地個特點?)

單叢茶既有綠茶的清香爽口,又有紅茶的濃厚甘甜。最重要的是香氣高,且有自然花香或果香或蜜味或三者集於一體。高山茶有山韻,老叢茶有老叢韻。而且回甘力強,比其他茶耐沖泡。

延伸:不瞭解單叢茶的人懷疑其香氣高、花香顯是加了香精或者窨花處理。其實絕大多數單叢茶是沒有香精或窨花的,花香果香是自然的,山韻老叢韻更是茶葉自身珍貴特質。開句玩笑,單叢茶只有先天體香,絕無使用古龍或香奈兒。

5,單叢茶的品種

(單叢茶有地個品種?)

鳳凰單叢茶有十大香型:黃枝香,芝蘭香,蜜蘭香,桂花香,玉蘭香,薑花香,夜來香,茉莉香,杏仁香,肉桂香。

除此之外,還有鴨屎香(也即銀花香),柚花香,玉蘭香,楊梅香等等。每個香型有細分品種,例如芝蘭香型就有八仙、竹葉、雞籠刊、宋種芝蘭香等。

這麼多的香型、品種,其實產銷量大的也就幾個:蜜蘭香,黃枝香,芝蘭香,玉蘭香,杏仁香,鴨屎香。

延伸:歸納十大香型確實有助於推廣鳳凰單叢茶。但是不必太在意香型,花果香只是單叢茶各自獨特香氣的聯想,只是便於區分不同的香氣。在茶區,更多的是說品種,如白葉,烏葉,鋸朵仔,老叢水仙,高山八仙等,茶農多以樹齡和地理位置來區分。

單叢茶細分品種的冰山一角

6,單叢茶是否原生態純天然

(單叢茶是原生態純天然個嗎?)

這個問題比較敏感,說不好很容易造成誤解,這個問題卻是消費者最關心的。

前陣子某省台報導的“香精茶”,鳳凰單叢就是躺著也中槍。

不能說香精茶完全沒有,很低端的單叢茶在個別商家手裡就可能會添加香精,絕大部分商家還是沒有香精茶的,都是純天然無添加的,自然花香是單叢茶值得驕傲的一個特點。

茶樹管理種植方面,古樹茶園都是原生態種植,無農藥,無施肥或一年一次有機肥(豆餅),一年只采一次春茶,基本可認定為有機茶。中山高山茶園基本達到綠色食品的標準,至少也是無公害食品。低山茶園基本也是無公害食品。

如果要拿出證據來證明,有些茶農會有申請無公害認證。一樣的茶園條件,有些茶農就沒申請認證,但不能斷定沒申請認證的就不是無公害。

鳳凰很多茶農沒看過綠色食品的規範或者種植管理的書籍,但他們對生產過程中的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有很深的感悟。

借用一位有墨水的老茶農的聯句來說。“茶能醉客何須酒,品有韻香不用花”。

延伸:安全食品結構分四個等級,依次為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普通食品。經檢測滿足相關規範規定的食品可給予認定。

7,單叢茶的沖泡要點

(沖單叢茶有地個講究?)

拋開傳統工夫茶不講,單叢茶的沖泡十分簡單。燙器,納茶,注水,刮沫,燙杯,再注水,灑茶。大部分潮汕人泡茶都能一氣呵成。

話說回來,泡茶雖簡單,技藝也有高低。新手掌握幾個竅門很重要。

1,水要沸,100℃為宜。2,投茶量不宜多,一般以蓋碗八分滿為宜,極品茶五分滿。3,浸泡時間宜短不宜長,五秒左右出湯,極品茶可延長一點時間。

8,單叢茶的品嘗技巧

(得做年品嘗單叢茶?)

喝茶並非喝白開水。喝一泡茶,要感受它的香氣和滋味,有些人還會看幹茶、湯色和葉底。端起茶杯,嗅其香氣,啜一口茶湯,帶著空氣進入口腔,舌頭攪動幾下,充分感受其香氣和滋味。一般來說,一盅茶分兩三口喝完為宜。

9,單叢茶的品評術語

(得做年評價一泡茶?)

喝完一泡茶,單單用“好喝”“好茶”來描述是不夠的。一款茶,可以從五個方面去評價。外形,香氣,滋味,湯色,葉底。特級單叢的特徵如下。

外形:緊結壯直,勻整,褐潤有光。香氣:天然花香,清高細銳,持久。滋味:鮮爽回甘,有鮮明花香味,有特殊韻味。湯色:金黃清澈明亮。葉底:淡黃紅邊,軟柔鮮亮。

摘自廣東省標準《地理標誌產品 鳳凰單叢(樅)茶》

10,單叢茶的儲存

(單叢茶得做年儲存?)

單叢茶的儲存應做到3點。1,避免光照。2,避免潮濕。3,密封保存。

單叢茶放在陰乾的地方密封保存即可。用錫罐裝茶最好,鐵罐、鋁罐加內膜次之,紙袋包裝最次。抽濕茶、冰茶應放冰箱保存。

陰乾密封條件下,存放時間應依茶葉乾燥程度而定。新茶在三個月內飲用為佳,三個月後複一次火(再烘焙一次),把香氣和滋味提起了,過幾個月後再復活一次,即可保存幾年甚至幾十年。

11,單叢茶的製作過程

(單叢茶是做年做出來個?)

單叢茶的製作過程是:曬青—晾青—做青—殺青—揉撚—烘焙,6道初制工藝。初制完成稱為“毛茶”。毛茶經過:歸堆—揀剔篩末—拼堆—烘焙—包裝,5道精製工藝,才成為成品茶。

製作過程聽起來很繁瑣,做起來更是艱難,每個環節都不可疏忽,做工好壞就在於細節的處理,力道、火候的掌握。

12,單叢茶的選購

(單叢茶得做年買?)

選購茶葉主要看品質和價格。品質主要是香氣和滋味,再結合外形、湯色、葉底進行判斷。這五方面也是相輔相成的,滋味好葉底就好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甚至看幹茶,掂一掂,聞一聞就能準確判斷其品質。

價格方面見人見智,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價格區間。當然,一分錢一分貨,單叢茶的價格體系也是越來越透明。低山茶不能賣出高山茶的價格,高山茶也不會低於低山茶。找個誠信商家,按自己需求選擇,才是實際。

ps:如果你耐心看完,相信你和單叢茶是真愛,嘻嘻,文章實在是太長了,我也不想的,還有好多要說的,孔面。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發佈,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

單叢茶既有綠茶的清香爽口,又有紅茶的濃厚甘甜。最重要的是香氣高,且有自然花香或果香或蜜味或三者集於一體。高山茶有山韻,老叢茶有老叢韻。而且回甘力強,比其他茶耐沖泡。

延伸:不瞭解單叢茶的人懷疑其香氣高、花香顯是加了香精或者窨花處理。其實絕大多數單叢茶是沒有香精或窨花的,花香果香是自然的,山韻老叢韻更是茶葉自身珍貴特質。開句玩笑,單叢茶只有先天體香,絕無使用古龍或香奈兒。

5,單叢茶的品種

(單叢茶有地個品種?)

鳳凰單叢茶有十大香型:黃枝香,芝蘭香,蜜蘭香,桂花香,玉蘭香,薑花香,夜來香,茉莉香,杏仁香,肉桂香。

除此之外,還有鴨屎香(也即銀花香),柚花香,玉蘭香,楊梅香等等。每個香型有細分品種,例如芝蘭香型就有八仙、竹葉、雞籠刊、宋種芝蘭香等。

這麼多的香型、品種,其實產銷量大的也就幾個:蜜蘭香,黃枝香,芝蘭香,玉蘭香,杏仁香,鴨屎香。

延伸:歸納十大香型確實有助於推廣鳳凰單叢茶。但是不必太在意香型,花果香只是單叢茶各自獨特香氣的聯想,只是便於區分不同的香氣。在茶區,更多的是說品種,如白葉,烏葉,鋸朵仔,老叢水仙,高山八仙等,茶農多以樹齡和地理位置來區分。

單叢茶細分品種的冰山一角

6,單叢茶是否原生態純天然

(單叢茶是原生態純天然個嗎?)

這個問題比較敏感,說不好很容易造成誤解,這個問題卻是消費者最關心的。

前陣子某省台報導的“香精茶”,鳳凰單叢就是躺著也中槍。

不能說香精茶完全沒有,很低端的單叢茶在個別商家手裡就可能會添加香精,絕大部分商家還是沒有香精茶的,都是純天然無添加的,自然花香是單叢茶值得驕傲的一個特點。

茶樹管理種植方面,古樹茶園都是原生態種植,無農藥,無施肥或一年一次有機肥(豆餅),一年只采一次春茶,基本可認定為有機茶。中山高山茶園基本達到綠色食品的標準,至少也是無公害食品。低山茶園基本也是無公害食品。

如果要拿出證據來證明,有些茶農會有申請無公害認證。一樣的茶園條件,有些茶農就沒申請認證,但不能斷定沒申請認證的就不是無公害。

鳳凰很多茶農沒看過綠色食品的規範或者種植管理的書籍,但他們對生產過程中的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有很深的感悟。

借用一位有墨水的老茶農的聯句來說。“茶能醉客何須酒,品有韻香不用花”。

延伸:安全食品結構分四個等級,依次為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普通食品。經檢測滿足相關規範規定的食品可給予認定。

7,單叢茶的沖泡要點

(沖單叢茶有地個講究?)

拋開傳統工夫茶不講,單叢茶的沖泡十分簡單。燙器,納茶,注水,刮沫,燙杯,再注水,灑茶。大部分潮汕人泡茶都能一氣呵成。

話說回來,泡茶雖簡單,技藝也有高低。新手掌握幾個竅門很重要。

1,水要沸,100℃為宜。2,投茶量不宜多,一般以蓋碗八分滿為宜,極品茶五分滿。3,浸泡時間宜短不宜長,五秒左右出湯,極品茶可延長一點時間。

8,單叢茶的品嘗技巧

(得做年品嘗單叢茶?)

喝茶並非喝白開水。喝一泡茶,要感受它的香氣和滋味,有些人還會看幹茶、湯色和葉底。端起茶杯,嗅其香氣,啜一口茶湯,帶著空氣進入口腔,舌頭攪動幾下,充分感受其香氣和滋味。一般來說,一盅茶分兩三口喝完為宜。

9,單叢茶的品評術語

(得做年評價一泡茶?)

喝完一泡茶,單單用“好喝”“好茶”來描述是不夠的。一款茶,可以從五個方面去評價。外形,香氣,滋味,湯色,葉底。特級單叢的特徵如下。

外形:緊結壯直,勻整,褐潤有光。香氣:天然花香,清高細銳,持久。滋味:鮮爽回甘,有鮮明花香味,有特殊韻味。湯色:金黃清澈明亮。葉底:淡黃紅邊,軟柔鮮亮。

摘自廣東省標準《地理標誌產品 鳳凰單叢(樅)茶》

10,單叢茶的儲存

(單叢茶得做年儲存?)

單叢茶的儲存應做到3點。1,避免光照。2,避免潮濕。3,密封保存。

單叢茶放在陰乾的地方密封保存即可。用錫罐裝茶最好,鐵罐、鋁罐加內膜次之,紙袋包裝最次。抽濕茶、冰茶應放冰箱保存。

陰乾密封條件下,存放時間應依茶葉乾燥程度而定。新茶在三個月內飲用為佳,三個月後複一次火(再烘焙一次),把香氣和滋味提起了,過幾個月後再復活一次,即可保存幾年甚至幾十年。

11,單叢茶的製作過程

(單叢茶是做年做出來個?)

單叢茶的製作過程是:曬青—晾青—做青—殺青—揉撚—烘焙,6道初制工藝。初制完成稱為“毛茶”。毛茶經過:歸堆—揀剔篩末—拼堆—烘焙—包裝,5道精製工藝,才成為成品茶。

製作過程聽起來很繁瑣,做起來更是艱難,每個環節都不可疏忽,做工好壞就在於細節的處理,力道、火候的掌握。

12,單叢茶的選購

(單叢茶得做年買?)

選購茶葉主要看品質和價格。品質主要是香氣和滋味,再結合外形、湯色、葉底進行判斷。這五方面也是相輔相成的,滋味好葉底就好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甚至看幹茶,掂一掂,聞一聞就能準確判斷其品質。

價格方面見人見智,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價格區間。當然,一分錢一分貨,單叢茶的價格體系也是越來越透明。低山茶不能賣出高山茶的價格,高山茶也不會低於低山茶。找個誠信商家,按自己需求選擇,才是實際。

ps:如果你耐心看完,相信你和單叢茶是真愛,嘻嘻,文章實在是太長了,我也不想的,還有好多要說的,孔面。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發佈,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