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故宮為何西北角缺了一塊?有一種說法太邪門,原因至今還是謎

前不久小編看到一位讀者留言, 這位讀者可能過去北京故宮遊玩過, 他的問題是:北京故宮為何西北角缺了一塊?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眾所周知, 古代建造房屋最時講究對稱之美, 這裡面最讓人熟知的就是北京四合院。 那麼比四合院等級要高很多倍的紫禁城為何在西北角缺了一塊呢?

說這個問題之前, 小編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北京故宮(紫禁城)。 紫禁城是中國現在規模最大皇宮, 黃色的琉璃瓦, 紅色的圍牆。 紫禁城在修建的過程中, 嚴格按照了《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寢, 左祖右社”的帝都的修建原則建造。

當初修建時來自全國的工匠有十萬人, 民夫多達100萬人。

紫禁城裡的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 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 並向兩旁展開, 南北取直, 左右對稱。 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 而且南達永定門, 北到鼓樓、鐘樓, 貫穿了整個城市, 氣魄宏偉, 規劃嚴整, 極為壯觀。 如此壯觀的宮殿群, 為何就西北角少了一塊呢?目前關於北京故宮西北角少了一塊有兩種說法:

原因一、工匠的失誤。 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曾這樣解釋, “當初城牆是按之前矩形設計的, 工匠們千方百計地想把矩形圖案的對角線交在故宮的金鑾殿上, 以表示皇帝至高無上的中心地位。

但由於自然原因, 最終還是偏離了金鑾殿。 為避免殺身之禍, 工匠們只好去掉一角。 ”

原因二、這裡無法修建城牆。 為什麼無法修建?原來工匠是把這裡修建成直角的, 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屢建屢塌, 很邪門(也有人說這裡是一個地震帶)。 在這前後長達一百多年間, 這裡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 工匠們只能將西北角直角改為斜角, 結果導致了西北角少了一塊。

除了這兩種說法之外, 在我國古代有一個傳說:認為西北方向就是一個缺口。 這是因為傳說在大地八個方向上都有一座大山來支撐著天空, 其中支撐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 據說不周的意思就是不交的意思, 於是紫禁城的西北角就缺了一塊。

不過小編認為這肯定有原因的, 北京故宮內城西北角缺一塊, 外城東南角缺一塊。 這正好對應“共工撞不周山, 天缺西北, 地陷東南。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