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倫敦恐襲前夜兇手“談笑風生” 每次他摘下友善面具都是毀滅

【歐洲時報網】今天(3月25日)下午, 倫敦警方終於公佈了3月22日恐襲兇手Khalid Masood的正面照片。 發佈他肖像的同時, 倫敦員警廳警官Mark Rowley表示仍然在試圖查清他究竟是獨力策劃完成了週三的恐襲, 還是有其他同夥。

不過與此同時, 英媒卻已經慢慢拼湊出了他的人生軌跡。

恐襲前夜“談笑風生”:學生時期呼朋喚友的人氣足球隊員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 恐襲發生前夜Masood曾經住在布萊頓的普勒斯頓花園酒店(Preston Park Hotel)。

酒店經理Sabeur Toumi在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回憶說:“我們沒覺得他有任何不對勁。 他就是個普通住客, 人非常友好, 一直談笑風生。

”Masood甚至還跟酒店員工閒談起自己的家庭, 說他的爸爸生了病, 孩子們“都很不錯”。

另據天空新聞取得的最新消息, 襲擊前2分鐘, Masood還剛剛使用過WhatsApp, 但不清楚他跟誰聯繫了。

很難想像, 就在前往倫敦市中心引發大範圍傷亡和騷亂幾小時前, 他竟還維持著這樣一幅雲淡風輕的表像。

不過只要瞭解到Masood的過去, 就會發現對他而言, 讓人願意親近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畢竟中學時期的他, 曾經是校足球隊的人氣球員, 並且在學校記錄中“對宗教毫無興趣”, “喜歡派對”。

當時名字還是Adrian Elms/Ajao(Elms和Ajao分別是他生母和繼父的名字)的Masood, 是全校600多個學生中僅有的兩名黑人男生之一, 也是足球校隊的唯一黑人球員。

根據學校所在地Tunbridge Wells一名叫做Stuart Knight的肉店老闆回憶,

Adrian學業優秀又熱愛體育, 朋友相當多, 直到16歲畢業後再無聯繫。 當聽說印象中那個人緣不錯的男生竟然是倫敦恐襲兇手時, Knight表示自己“非常非常的震驚”。

跟他同樣震驚的還有兇手中學時期的同班同學們。 曾跟他做過三四年好友的Kenton Till就表示, 當年的Adrian Elms“非常陽光, 學習很厲害, 體育也不錯, 總之什麼都很強”, “個性友善, 大家在一起總是開懷大笑”。 他說Adrian在校期間曾經遭遇過一點點種族歧視, 但因為本人相當受歡迎, 所以那些經歷並不多。

不過Till也回憶稱, 畢業後不久Adrian曾經帶了一幫朋友到他家吸大麻, 被Till的母親發現趕走後, 兩人的友誼也就結束了。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同學也表示, Adrian可能還服用可卡因, 並且自從他開始吸毒後,

就逐漸同朋友們都疏遠了。

多次入獄:最早可能2001年起接觸《古蘭經》

Masood離開中學後很快就留下了第一項犯罪記錄。 1983年11月, 僅僅18歲的他就由於侵犯私有財產被捕, 不過沒有入獄。

隨後的十幾年裡, 他似乎安分守己, 搬到了蘇賽克斯東部的Northiam, 跟女朋友生下了兩個女兒。 然而2000年, Masood在當地酒吧揮刀捅向了另一個人, 在名叫Piers Mott的受害者臉上留下了8釐米長的可怕傷口。

在被捕後的審判過程中, Masood稱自己遭遇了種族歧視。 而受害者Mott的遺孀Heather則回憶說, 自己老公當時是在保護自己的朋友。

Masood因為此事被判入獄兩年, 不過提前出獄, 隨後搬到了Eastbourne。 一名當地電工在酒吧認識了他, 據其回憶, 每個認識Masood的人都覺得他“非常有禮貌”。 但有一天晚上兩個正在玩檯球的男人不知道說了什麼,

隨後就被Masood用檯球杆襲擊了。

此時Masood已經開始接觸伊斯蘭教。 這名電工表示自己曾經見到他閱讀《古蘭經》, 而一名曾經短暫做過Masood室友的人則表示他幾乎每天都在讀這本宗教典籍。

這之後沒多久的2003年, Masood就因為發現當時的女友在跟另外一個男人約會, 而在他臉上捅了一刀。 Masood因此被判再度入獄6個月。

第一次入獄, 第二次入獄, 還有本周的恐襲——無一例外, 全都是持刀襲擊。 歷史總是在重複同樣的慘劇。

第三次入獄發生在2004年。

Masood具體什麼時候真正轉投伊斯蘭教, 目前仍然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

根據BBC報導, 他在2004年同一名巴基斯坦裔穆斯林女性結婚。 此時他的註冊姓名依然為Adrian Elms, 但女方親屬表示他在那時候已經在日常生活中自稱Masood了。

轉投宗教極端組織模式常見:對反恐工作已成巨大考驗

2005年11月, Masood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城市吉達(Jeddah)做了一名英語教師。 2006年他曾經回到蘇賽克斯註冊投票, 而後在2008年4月又再度回到了沙烏地阿拉伯, 直到2010年回到倫敦。

從他在沙烏地阿拉伯工作期間的CV中可以看到, 這時的Masood依然自稱“友善且平易近人”, 是個“很好的聆聽者”。

BBC報導稱, 以這樣的模式轉投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的案例其實已經很常見: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踐宗教信仰, 到伊斯蘭國家工作生活, 最後卻成為了極端宗教主義者。

Masood在回到英國後, 說服大女兒也改信了伊斯蘭教, 小女兒則因為生母的阻止干預, 沒有被他說動。

然而這些最終倒向宗教極端主義的人們, 卻很少出現在警方的恐怖主義相關分子名單上。即使像Masood這樣有過刑事案底的,也絕大部分僅僅被作為潛在暴力犯罪分子對待。

警方也表示,雖然大多數恐怖分子都有過案底,但是像Masood這樣30歲之後時還能轉投恐怖主義的人,並不多見。

即便如此,英國警方在全國範圍內密切監控的“潛在恐怖主義分子”名單上也已經有了超過3000個受密切監控的物件。如果把所有Masood這樣有犯罪記錄的人都納入其中,可以想像工作量將如何成倍增長。但本周的恐怖襲擊,卻讓警方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如何在未來有效避免類似背景恐怖主義分子的“獨狼”式行動?

根據天空新聞的最新報導,截至發稿前,警方已經先後逮捕了共10名與Masood相關的嫌疑人,其中仍有4人在押,有2名是今天剛在曼徹斯特逮捕的可疑人士。

卻很少出現在警方的恐怖主義相關分子名單上。即使像Masood這樣有過刑事案底的,也絕大部分僅僅被作為潛在暴力犯罪分子對待。

警方也表示,雖然大多數恐怖分子都有過案底,但是像Masood這樣30歲之後時還能轉投恐怖主義的人,並不多見。

即便如此,英國警方在全國範圍內密切監控的“潛在恐怖主義分子”名單上也已經有了超過3000個受密切監控的物件。如果把所有Masood這樣有犯罪記錄的人都納入其中,可以想像工作量將如何成倍增長。但本周的恐怖襲擊,卻讓警方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如何在未來有效避免類似背景恐怖主義分子的“獨狼”式行動?

根據天空新聞的最新報導,截至發稿前,警方已經先後逮捕了共10名與Masood相關的嫌疑人,其中仍有4人在押,有2名是今天剛在曼徹斯特逮捕的可疑人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