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抱歉,8年之後,電視臺是否還存在已經不重要了

當各個電視臺還在為各種節目形態競爭的時候, 天空的異形已經降臨, 或許這就是降維打擊就是三體。

2016年, 我們常會用“現象級”這個詞來說一些網路現實, 各個直播平臺的興起, 網綜網劇網大的風雲迭起, IP流行……

什麼叫做“現象級”?那就是以前沒有, 現在很突兀地擺在我們面前。 就像開門, 陡然看見大象的屁股, 山一般地堵在家門口一樣。

我們會不會把每天的呼吸當成現象級的事件來看待?儘管, 呼吸問題大一點, 你就可能有生命危險, 但是, 對於習以為常的事情, 人們不會說現象級。 當現象級的事件成為習以為常的常態,

人們也同樣不會再提。 就比方說霧霾, 最多只會有一個段子, 霧霾, 我只喜歡京霾……

網綜網大網劇會從流行變為常態, 各種直播平臺上大咖的表現, 也將為人們所習以為常, YY大主播天佑出現在《演說家》上, 在今天是新聞, 某一天, 象《演說家》這樣的節目只在互聯網上播出, 不再與任何一家電視臺有關聯有關係, 也是新聞, 但是新聞被廣泛流傳之後, 會發生什麼事情?就是在某一天以後, 這會成為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

前幾年, 我們在說報紙危機的時候, 報紙可以轉型成為某一款新聞app, 部分先知先覺的紙媒, 在今日頭條等等app紮緊包圍圈的口袋之前, 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間。 後面想要進入的, 視窗期就沒有了,

然後, 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

那麼, 我們來解構一下電視臺的各種展現形態以及盈利手段。

首先, 最大宗的是新聞採編, 視頻新聞的發佈仍然是權威, 有著比較高的門檻, 但是, 每當有各種突發新聞的時候, 所有的視媒都將面臨各種其他品類媒體的競爭, 以及來自省級以上同行的競爭, 在旁邊開槍的, 有可能是你不知道的某家不知名報社初出茅廬的小記者, 他拍攝的短視頻, 發表在自媒體上, 偶然被某個大v轉發, 然後在你的媒體還沒有常規播出的時候, 全網都已經知道, 那個不知名的小記者, 可能這輩子也就這一次首發, 但是, 無數這樣的小記者或者路人甲, 可能讓你永遠都沒有機會獨發, 尤其是在先台後網的模式下,

更是絕無可能, 在互聯網的流量管道裡, 能夠存活的可能也只是少數省級以上的電視臺而已。 並且, 新聞職能更多的是一種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盈利能力並沒有大家期待的那麼強。

我們再來看看2016年所發生的那些事情所可能產生的蝴蝶效應, 電視臺有比較大的兩個節目板塊, 一個是電視劇, 一個是電視綜藝節目,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網綜網劇網大, 伴隨著電視機上盒以及智慧電視的app應用, 這些作品可以完全脫離電視臺, 獲得轟動效應。 這些作品可以完全不需要電視臺首發, 不需要依賴於任何一家電視臺, 可以就當電視臺從來就不曾在這個世界存在, 僅僅只需要在某個大型視頻網站上播出, 就能夠獲得極高的現象級的點擊率。

從此黃河改道, 岸邊的風景不復存在。 面對網路, 很多的舊形式, 雖然是斬監候, 但是同時也是殺無赦。

電視臺還有一個重要的獲利的衍生產品就是電視購物頻道。 但是, 隨著直播, 尤其是購物直播的興起, 這一塊也會很快被新的手段所取代。 主播搶走了主持人的飯碗, 網綜網劇網大幹掉電視臺的生命線。 事情就是這麼直白, 就是這麼簡單……還有沒有你必然存在, 並且必須由你來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沒有!

放眼望去, 其實在這個新的網路時代, 有可能不久的將來, 人們只是還用電視機來作為放在牆上的比較大的顯示器, 來觀看各種app各種視頻平臺上的節目而已。 此時的視聽, 和各家電視臺, 一毛錢的關係也沒有。

我們不是說這種組織架構, 以及節目形態會完全的消失, 就算是報紙, 許多做大健康的廠商, 不也是不斷在推出各種非法出版物嗎?讓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圍追堵截疲於奔命嗎?電視臺因為財政資助等等原因, 作為一個機構, 不會馬上消失, 但的確是5到8年之後, 也許會有一個現象級的現象, 那就是電視臺是否還存在, 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我們可能會永遠記得那些《新華日報》上面《別了, 司徒雷登》這樣的社論, 我們可能會永遠記得《大公報》上面的《我們在割稻子》這樣的抗戰檄文, 我們也可能會記得, 人民日報對馬東老師《奇葩說》的好評, 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連結。 原文連結:http://www.huxiu.com/article/187329.html

未按照規範轉載者, 虎嗅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