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80歲揚州退休高工親歷核子試驗 我拍下氫彈火球照片

原標題:我拍下了氫彈火球照片

1964年10月16日, 我國西部新疆羅布泊戈壁灘上空, 一聲巨響震驚了全世界,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 1967年6月17日, 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 曾親歷這些歷史時刻, 並承擔爆炸試驗中光學攝影任務的軍人張國平1987年轉業回揚, 在某廠任高級工程師。 在“八一”建軍節前夕, 80歲的張國平向記者講述了那段崢嶸歲月。

張國平原籍江蘇泰興, 1963年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核測試專業。 “當時學院通知我們部分學員提前畢業, 在北京集中後加入西北核技術研究所。 我走進西北茫茫戈壁就是從事一項特殊任務——核彈試驗。

”張國平回憶道。 他和戰友的具體任務, 是用每秒幾百萬次高速相機記錄核爆早期火球的變化, 觀察點火瞬間粒子射線狀態。

“儘管當時的光學處理技術已達較高水準, 但我們還想再上一個新臺階, 為精確分析試驗的成功、失敗和改進提供相關資料, 捕捉零時寶貴的現象。 ”張國平和戰友經反復鑽研, 採用了光學延遲的方法, 將相機記錄時間從微秒級提高至毫微秒級。 也就是能記錄下千萬分之一秒的瞬間影像。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 中國核子試驗逐步解密宣傳後, 張國平和戰友們在照相站工號內拍攝的氫彈火球早期照片曾廣為傳播。 “照片是由負片轉為正片的:巨大的火球和一個小太陽在同一張照片上,

攝影的角度、爆炸的時間和起爆的高度誕生了這張絕無僅有的照片。 ”張國平說, 多年之後, 中央軍委授予了自己和老伴所在的光學研究室為“勇攀科技高峰研究室”光榮稱號。

“我已經80歲, 當年的許多細節已經記得不太清楚, 但我們一定要記住那個年代。 ”張國平說, 能參加中國核武器的研製事業, 貢獻青春年華, 是自己今生最值得驕傲的回憶, “看到今天祖國航母、神舟飛船、大飛機、量子電腦等輝煌成績, 自豪不已, 我似乎又回到了鐵馬冰河的羅布泊實驗場區。 ” 記者 楚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