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廣東明年率先基本建成創新型省份

金羊網訊記者唐珩報導:24日, 記者從廣東省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獲悉, 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創新型省份建設試點方案》(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 到2018年, 率先基本建成創新型省份, 主要發展指標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或地區水準, 成為國際化創新創業高地。

近年來, 廣東按照中央部署,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全省創新環境不斷優化, 創新資源加快集聚, 創新優勢和特色逐步形成, 已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 2015年, 全省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二, 技術自給率達到71%, 研究與開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47%,

接近創新型國家和地區水準;研發人員投入達到50.17萬人/年, 規模保持全國第一;專利產出持續增長, 有效發明專利量保持全國第一, 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占全國比重超過50%。 總體而言, 廣東已初步構建起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 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正在加速形成, 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了成熟經驗和成功典範, 為建設創新型省份奠定了堅實基礎。

《方案》提出, 到2018年, 廣東率先基本建成創新型省份, 主要發展指標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或地區水準, 成為國際化創新創業高地。 其中, 創新型經濟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5000家,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超過75000億元。 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突破一批引領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重大新產品, 萬人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件。 高效協同創新體系基本形成, 國家級創新平臺數量突破200個, 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達到180家。 創新人才高地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新增引進創新創業團隊40個、領軍人才30名。 珠三角地區各地級以上市基本建成創新型城市, 粵東西北地方創新能力取得顯著進步。 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眾創空間數量達到1200個左右。

到2020年, 珠三角地區初步建成領先全國的創新型城市群, 全省基本形成創新型經濟格局, 主要創新指標達到或超過中等國家和地區水準, 成為全國創新驅動發展排頭兵, 有力支撐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創新型經濟體系基本形成, 若干重點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高新技術企業力爭達到28000家,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超過80000億元。 原始創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 在若干重點領域形成獨特優勢和領先地位, 萬人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7件。 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基本健全, 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基本建成, 國家級創新平臺數量突破220個, 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達到200家。 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基本建成, 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基本建成, 再新增引進創新創業團隊50個、領軍人才50名。 全省12-15個地級以上市基本建成創新型城市, 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市等創新型城市引領作用明顯, 汕頭、湛江、韶關市等基本建成創新型城市。

到2030年, 實現向創新型經濟強省轉型, 建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進入創新型地區先進行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