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崆峒傳奇——平涼崆峒山,彬縣大佛寺;西北行29

崆峒山風景區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 東瞰西安, 西接蘭州, 南鄰寶雞, 北抵銀川, 主峰海拔2123米, 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的要塞 。

崆峒山景區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道源所在”等美譽。

“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于關塞”

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

它西接六盤山, 東望八百里秦川, 南依關山, 北峙蕭關, 涇河與胭脂河南北環抱, 交匯於望駕山前。 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 。 平涼有火車到達

山下上山有兩條路, 亦可選擇纜車

爬山還是有些險峻, 要有心理準備。 旺季門票120元, 淡季減半。 索道票單程50元, 另還有公車票幾十元不等。

崆峒山是上古三皇誕生之地, 又是女媧、誇父的誕生地, 文化久遠深厚。 因此, 被中華民族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在其功業成就之後西巡疆界, 親自登臨崆峒山, 向在崆峒山隱居的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

當時乘班車從平涼回西安,亦可經過彬縣。彬縣大佛寺,為世界文化遺產,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A,12元門票,值得一看

大佛寺石窟位於陝西省彬縣城西十公里西蘭公路旁的清涼山腳下。

為唐貞觀二年(西元628年)所建, 原名慶壽寺,全寺共有一百零七個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個佛龕,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

是中原文化鼎盛時期唐代都城長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其唐代泥塑大佛為長安及周邊地區規模最大,體現了石刻大佛藝術自西域東傳及在關中地區的流行。

1998年大佛寺石窟入選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一部分,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西北行遊共30期,至此告一段落,主要到達寧夏銀川附近,甘肅的河西走廊,陝西的西線,北線,東線,前後約需二十天,以自助兼跟團為主,人均七千左右。

歡迎共用,可點擊關注以便查看其他攻略,謝謝欣賞。

當時乘班車從平涼回西安,亦可經過彬縣。彬縣大佛寺,為世界文化遺產,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A,12元門票,值得一看

大佛寺石窟位於陝西省彬縣城西十公里西蘭公路旁的清涼山腳下。

為唐貞觀二年(西元628年)所建, 原名慶壽寺,全寺共有一百零七個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個佛龕,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

是中原文化鼎盛時期唐代都城長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其唐代泥塑大佛為長安及周邊地區規模最大,體現了石刻大佛藝術自西域東傳及在關中地區的流行。

1998年大佛寺石窟入選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一部分,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西北行遊共30期,至此告一段落,主要到達寧夏銀川附近,甘肅的河西走廊,陝西的西線,北線,東線,前後約需二十天,以自助兼跟團為主,人均七千左右。

歡迎共用,可點擊關注以便查看其他攻略,謝謝欣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