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檢影」把“信訪”變成“信服”

上訪代表對黃景定說:“我們相信, 檢察院一定會認真履行審判監督職能, 維護司法判決的公平公正。 ”

老羅又一次大受觸動:“沒想到檢察官這麼重視我家的事情,

還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講出大道理, 真讓人難忘!”

視頻接訪

黃景定是一位有著26年檢齡的老檢察官。 自1991年大學畢業進入柳州地區檢察分院(現為來賓市檢察院)以來, 20多年間, 先後在監所、反貪、辦公室等多個部門工作,

2010年調廣西壯族自治區檢察院, 現任控申處副處長。 多部門任職的經歷及控申實踐, 不僅讓黃景定積累起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也在這位剛毅的檢察官的心中培養起了一份對待控申工作心虔志誠、普濟民生的情懷。

“來訪群眾若不是碰上邁不過去的坎兒, 怎麼會找我們求助?如果對自己的崗位工作敷衍塞責, 怎麼能夠為來訪群眾排憂解難?做好控申工作, 既要在職能上把握控申工作的定位, 又要在思想交流時與來訪群眾換位, 要在心靈上搭起一座通達來訪者的心橋, 向來訪者傾注一份真摯的暖意。 做到了這一點, 再難纏的矛盾與問題都可以妥善解決。 ”

秉持著這一理念, 黃景定在解答群眾諮詢、處理群眾反映的涉檢問題時,

勇於直面矛盾, 敢於擔當責任, 堅持解決群眾最急的事不拖, 解決群眾最盼的事不躲, 解決群眾最難的事不推。

- 一句暖心話 -

趙某等人所在的廣西某公司套用國家發展油茶產業政策, 在未經金融主管部門批准的情況下, 以高額返利為誘餌, 非法吸收公眾巨額存款。 真相暴露後, 陸續有被騙群眾幾十甚至上百號人在自治區檢察院大門集結靜坐, 表達訴求。 來訪者群情激動, 言詞過激, 他們連續從上午8點直至下午5點長時間靜坐在自治區檢察院接待室門口。

他們還在眾多網路論壇上發帖“申冤”, 讓這起被稱為“山茶油案”的上訪事件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黃景定擔當起了調處這起“群體訪”矛盾的重擔。 他及時啟動了應急處置預案,

走到了上訪群眾中間:“大家的心情我們理解, 但是你一句他一句不能準確反映大家的訴求, 大家看看能不能歸納一下你們的訴求, 並推選五位代表, 我們坐下來慢慢溝通, 共同想辦法解決?”

一句暖心話平息了來訪群眾的激動情緒,

來訪群眾在黃景定的引導下推選出了代表。

黃景定耐心傾聽來訪群眾代表提出的各種疑問, 耐心答疑解惑, 並對他們進行疏導撫慰。 他從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出發, 深入淺出地講解法律, 向大家表明檢察機關依法懲治犯罪、秉公執法的立場, 準確運用法理以及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解釋相關法律規定,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讓當事人充分瞭解法理, 解開其心結。

整整兩天時間, 黃景定連續接訪了5批分別來自河北、湖南、黑龍江、遼寧和河南等地的來訪人員代表。 來訪者有怨氣了, 他儘量安撫;來訪者對辦案程式有疑問了, 他盡可能在法律上進行釋疑解惑, 堅持有理有情地開展接訪工作, 引導上訪人員依法理性反映訴求。

黃景定(左)接待來訪群眾

經過近兩個多月耐心細緻的說理感化,“山茶油案”群體上訪者們增強了對檢察機關依法辦案的信心,上訪代表說:“該檢察院說的已經說了,該檢察院做的工作也做了,雖然檢察院不負責審判,但我們相信,檢察院一定會認真履行審判監督職能,維護司法判決的公平公正。”

在那兩個月裡,黃景定先後與26名上訪人促膝細談,完成書面情況上報18份,口頭彙報20次,參加溝通協調會6次,在檢察環節做到了不欠時間賬、感情賬、法律賬,讓群眾更多地瞭解法律、相信法律、尊重法律,成功地平息這起影響面廣、涉及人員眾多“群體訪”的矛盾,化解了民怨。

“民意如水流,宜疏不宜堵。”黃景定說,“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怎麼疏?考驗的就是控申檢察官釋法說理的水準了。”

- 十年老上訪戶 -

網路圖片

來賓市忻城縣人老羅是老上訪戶,因宅基地問題與鄰居發生糾紛,不服法院判決已經連續上訪了十年。

老羅不僅多次到自治區、市、縣法院和檢察院上訪,還動不動就以下跪、吵鬧、滯留不走的方式糾纏鬧訪。他這套“手段”,在自治區檢察院上訪時,同樣照用不誤,令人瞠目結舌。

黃景定在接待老羅的過程中,組織了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三級檢察機關的控申、民行部門組成工作組,深入老羅所在的村子,對涉及糾紛的牆基現場拍照取證,還找到了原始的有關宅基地的歷史資料,對照判決結果進行反復研究。

最後,黃景定作出了準確的判斷:在宅基地糾紛中,判決未失公正,而是老羅的思想存在誤區。通過分析,黃景定敏銳地意識到,老羅積怨頗深,關鍵就是爭一口氣的問題。

鄰里糾紛需要一個理來解開心結。要解開老羅的心結,還是得從釋法說理這一方面介入,仁至義盡地做通老羅的思想工作。

老羅所在的忻城縣距離南寧市數百公里,每次他到自治區檢察院上訪,耽誤農活不說,還得另外支付旅途食宿費用。將心比心,從換位角度思考,黃景定決定採取視頻接訪的方式接待老羅,先解決其奔碌耗資之苦。

僅此一點,老羅就體會到了檢察機關為自己著想的良苦用心,對立抵觸的情緒先自消弭了不少,情緒漸漸緩和。

網路兩端,黃景定與老羅在影像、語音清晰的電腦視屏中交流,仿若面對面的交談,局促不安沒有了,老羅那一套上訪吵鬧、下跪的“習慣動作”也不必做了。平和徐緩的氣氛中,黃景定一方面向老羅解析《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辦案規則》與《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的內容,仔細講授相關法理,一方面以清代朝官張英巧妙調解家人與鄰居因建房占地鬧起糾紛的故事來打動老羅。

黃景定逐字解釋“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詩句的意思,引導老羅從“遠親不如近鄰”的角度思考問題,讓老羅又一次大為觸動,他感歎道:“沒想到檢察官這麼重視我家的事情,還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講出大道理,真讓人心服口服!”

不久,老羅就收到了來賓市檢察院民行科的詳盡回復函,這下他終於接受了檢察機關的審查意見,不再鑽牛角尖,縈繞在這個老農頭上十餘年的陰霾一朝消散。在其後的視頻接訪中,笑靨終於浮上了他滿是皺紋的臉龐。老羅表示,自己服從判決,保證再也不上訪了。

黃景定(右一)接待來訪群眾

- 受害人送來錦旗 -

黃景定不僅善於解開上訪群眾的心結,在救助困難群眾的問題上,他心裡總是揣著一顆博愛仁心。

2013年5月,在南寧市江南區務工的羅某被人打傷頭部,智力出現障礙,生活不能自理,喪失勞動能力,被認定為二級殘疾。毆打羅某的被告人梁某被判賠償經濟損失9.1萬元,但梁某無能力賠償,又沒有財產可供執行。

而羅某本是家庭頂樑柱,一家人靠其打工的收入勉強維持生活,他被打傷致殘後,妻子為照顧他也無法外出打工,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前期治療欠的債需要還、繼續治療需要錢、年邁的母親要贍養、年幼的子女要讀書,羅家頓時陷入了內外交困的窘境。

2015年8月25日,羅某家屬向自治區檢察院和原辦案單位南寧市江南區檢察院分別提出了司法救助申請。

網路圖片

經審核,自治區檢察院決定與南寧市江南區檢察院聯合對羅某實施司法救助,並分別為羅某申請到自治區級司法救助金5萬元和城區級司法救助金3萬元,總計救助8萬元。

2015年10月20日,黃景定陪同自治區檢察院領導驅車趕到羅某位於北海市合浦縣公館鎮龍眼村的羅某家,親自將8萬元司法救助金發放到羅某手中,並囑託當地黨委政府負責人盡可能給予羅某家庭積極有效的幫扶,對羅某及其家人在申請農村低保、大病救助、參加新農合醫保、家屬就業安置、子女讀書等按國家相關政策提供幫助,使他們早日擺脫生活困境。

不久,當地黨委政府又為羅某額外籌集了6萬余元為羅家重新建造住房。

邁過了人生之坎,羅家生活柳暗花明,深切地感受到了檢察機關和地方黨委政府給自己送來的溫暖。2015年12月29日,羅某家屬專程來到自治區檢察院,送上了一面繡著“執法為民暖人心,司法救助解民憂”的大紅錦旗,表達了全家人的感激之情。

從2005年擔任來賓市檢察院控申科長到2012年擔任自治區檢察院控申處副處長的十餘年時間裡,經黃景定辦理的接訪案件達600多件,成功化解無數矛盾糾紛,僅2015年至2016年,黃景定參與辦理的國家司法救助申請讓12名群眾領到了61萬元救助金,有效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黃景定被廣西壯族自治區檢察院榮記三等功。

“控申工作雖然只是檢察機關職能的一部分,卻是檢察機關直接接待群眾的視窗,是構建檢察公信力的主要平臺。擔負這項工作,一定要在人和人之間搭起一座心橋,只要做到了心細心誠,再棘手的問題都可以找到解決的途徑,讓上訪群眾心服心歡。”黃景定說。

把“信訪”引向“信法”,讓“信訪”變成“信服”。黃景定執守這一理念,將無數矛盾化於無形。(鄧鐵軍)

黃景定(左)接待來訪群眾

經過近兩個多月耐心細緻的說理感化,“山茶油案”群體上訪者們增強了對檢察機關依法辦案的信心,上訪代表說:“該檢察院說的已經說了,該檢察院做的工作也做了,雖然檢察院不負責審判,但我們相信,檢察院一定會認真履行審判監督職能,維護司法判決的公平公正。”

在那兩個月裡,黃景定先後與26名上訪人促膝細談,完成書面情況上報18份,口頭彙報20次,參加溝通協調會6次,在檢察環節做到了不欠時間賬、感情賬、法律賬,讓群眾更多地瞭解法律、相信法律、尊重法律,成功地平息這起影響面廣、涉及人員眾多“群體訪”的矛盾,化解了民怨。

“民意如水流,宜疏不宜堵。”黃景定說,“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怎麼疏?考驗的就是控申檢察官釋法說理的水準了。”

- 十年老上訪戶 -

網路圖片

來賓市忻城縣人老羅是老上訪戶,因宅基地問題與鄰居發生糾紛,不服法院判決已經連續上訪了十年。

老羅不僅多次到自治區、市、縣法院和檢察院上訪,還動不動就以下跪、吵鬧、滯留不走的方式糾纏鬧訪。他這套“手段”,在自治區檢察院上訪時,同樣照用不誤,令人瞠目結舌。

黃景定在接待老羅的過程中,組織了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三級檢察機關的控申、民行部門組成工作組,深入老羅所在的村子,對涉及糾紛的牆基現場拍照取證,還找到了原始的有關宅基地的歷史資料,對照判決結果進行反復研究。

最後,黃景定作出了準確的判斷:在宅基地糾紛中,判決未失公正,而是老羅的思想存在誤區。通過分析,黃景定敏銳地意識到,老羅積怨頗深,關鍵就是爭一口氣的問題。

鄰里糾紛需要一個理來解開心結。要解開老羅的心結,還是得從釋法說理這一方面介入,仁至義盡地做通老羅的思想工作。

老羅所在的忻城縣距離南寧市數百公里,每次他到自治區檢察院上訪,耽誤農活不說,還得另外支付旅途食宿費用。將心比心,從換位角度思考,黃景定決定採取視頻接訪的方式接待老羅,先解決其奔碌耗資之苦。

僅此一點,老羅就體會到了檢察機關為自己著想的良苦用心,對立抵觸的情緒先自消弭了不少,情緒漸漸緩和。

網路兩端,黃景定與老羅在影像、語音清晰的電腦視屏中交流,仿若面對面的交談,局促不安沒有了,老羅那一套上訪吵鬧、下跪的“習慣動作”也不必做了。平和徐緩的氣氛中,黃景定一方面向老羅解析《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辦案規則》與《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的內容,仔細講授相關法理,一方面以清代朝官張英巧妙調解家人與鄰居因建房占地鬧起糾紛的故事來打動老羅。

黃景定逐字解釋“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詩句的意思,引導老羅從“遠親不如近鄰”的角度思考問題,讓老羅又一次大為觸動,他感歎道:“沒想到檢察官這麼重視我家的事情,還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講出大道理,真讓人心服口服!”

不久,老羅就收到了來賓市檢察院民行科的詳盡回復函,這下他終於接受了檢察機關的審查意見,不再鑽牛角尖,縈繞在這個老農頭上十餘年的陰霾一朝消散。在其後的視頻接訪中,笑靨終於浮上了他滿是皺紋的臉龐。老羅表示,自己服從判決,保證再也不上訪了。

黃景定(右一)接待來訪群眾

- 受害人送來錦旗 -

黃景定不僅善於解開上訪群眾的心結,在救助困難群眾的問題上,他心裡總是揣著一顆博愛仁心。

2013年5月,在南寧市江南區務工的羅某被人打傷頭部,智力出現障礙,生活不能自理,喪失勞動能力,被認定為二級殘疾。毆打羅某的被告人梁某被判賠償經濟損失9.1萬元,但梁某無能力賠償,又沒有財產可供執行。

而羅某本是家庭頂樑柱,一家人靠其打工的收入勉強維持生活,他被打傷致殘後,妻子為照顧他也無法外出打工,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前期治療欠的債需要還、繼續治療需要錢、年邁的母親要贍養、年幼的子女要讀書,羅家頓時陷入了內外交困的窘境。

2015年8月25日,羅某家屬向自治區檢察院和原辦案單位南寧市江南區檢察院分別提出了司法救助申請。

網路圖片

經審核,自治區檢察院決定與南寧市江南區檢察院聯合對羅某實施司法救助,並分別為羅某申請到自治區級司法救助金5萬元和城區級司法救助金3萬元,總計救助8萬元。

2015年10月20日,黃景定陪同自治區檢察院領導驅車趕到羅某位於北海市合浦縣公館鎮龍眼村的羅某家,親自將8萬元司法救助金發放到羅某手中,並囑託當地黨委政府負責人盡可能給予羅某家庭積極有效的幫扶,對羅某及其家人在申請農村低保、大病救助、參加新農合醫保、家屬就業安置、子女讀書等按國家相關政策提供幫助,使他們早日擺脫生活困境。

不久,當地黨委政府又為羅某額外籌集了6萬余元為羅家重新建造住房。

邁過了人生之坎,羅家生活柳暗花明,深切地感受到了檢察機關和地方黨委政府給自己送來的溫暖。2015年12月29日,羅某家屬專程來到自治區檢察院,送上了一面繡著“執法為民暖人心,司法救助解民憂”的大紅錦旗,表達了全家人的感激之情。

從2005年擔任來賓市檢察院控申科長到2012年擔任自治區檢察院控申處副處長的十餘年時間裡,經黃景定辦理的接訪案件達600多件,成功化解無數矛盾糾紛,僅2015年至2016年,黃景定參與辦理的國家司法救助申請讓12名群眾領到了61萬元救助金,有效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黃景定被廣西壯族自治區檢察院榮記三等功。

“控申工作雖然只是檢察機關職能的一部分,卻是檢察機關直接接待群眾的視窗,是構建檢察公信力的主要平臺。擔負這項工作,一定要在人和人之間搭起一座心橋,只要做到了心細心誠,再棘手的問題都可以找到解決的途徑,讓上訪群眾心服心歡。”黃景定說。

把“信訪”引向“信法”,讓“信訪”變成“信服”。黃景定執守這一理念,將無數矛盾化於無形。(鄧鐵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