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相當於20多個人民公園 成都將再添巨型“綠肺”

想像一下, 在清澈的水面倒映出岸邊的大樹, 水中有景、景中有水;在曲折的步道蜿蜒分佈在綠化帶之中, 遊人可散步、可騎車;在高大的喬木掩映之下, 各種時令鮮花競相綻放....

這是成都科學城生態水環境工程海口橋樣板段呈現的實景效果。 按照計畫, 該工程中7.6公里的上游部分將在今年年底完工;本月底, 上游土建基礎施工力爭完成。

這個“綠肺”究竟有何特點?跟著觀觀來一探究竟。

相當於20多個人民公園

成都科學城生態水環境工程, 位於成都天府新區直管區轄區內。 為進一步提升天府新區生態, 淨化鹿溪河、興隆湖水質, 提升天府新區水系綠化景觀, 去年12月, 該工程正式開工。

圖自網路

工程施工方成都建工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成都科學城生態水環境工程分上游工程和下游工程, 上游工程屬於“鹿溪智穀”範圍, 全長7.6公里, 設計紅線面積180.1萬平方米;下游工程全長3.5公里, 設計紅線面積90.8萬平方米。 整個工程完成後將為市民提供一個270.9萬平方米的綠色濱水開敞空間, 這個面積, 相當於20多個人民公園那麼大, 可謂一個巨型“綠肺”。

力爭月底基本完成上游土建基礎施工

按照工期計畫, 上游工程計畫於今年年底完工,

下游工程計畫明年年底完工。 力爭在本月底基本完成上游工程的土建基礎施工。 目前已經開始的施工包括騎游道路基建設、棧橋等構築物基礎作業、濕地開挖、土方填挖造坡等。

圖自網路

淨水質 體現成都因水而生的水生態歷史記憶

成都科學城生態水環境工程, 利用鹿溪河7公里老河道構建河道生態濕地, 屯蓄、沉澱、淨化周邊徑流和水源取水, 有效降低入湖污染負荷和濁度。 同時, 利用賈家溝從東風渠合江鎮取水, 通過湖尾濕地淨化, 對興隆湖補水。

除了對水環境提升改造, 工程施工中還注重保護城市年輪, 記住鄉愁, 恢復完整風貌文化, 體現鹿溪河老河道特色。 在施工中, 不僅將保護現有橋樑、河道基底, 還將實現“修舊勝舊”, 體現成都因水而生的水生態歷史記憶, 再現鹿溪歷史濱水而居的生活場景, 形成項目的文化特色。

《四川觀察》編輯 朱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