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無現金社會的黑鏡:未來的你將毫無隱私!

無現金社會, 在今年成為一個熱詞。 最近,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分別推出了“無現金城市周”和“無現金日”, 讓它變得如日中天。

所謂無現金社會,

概言之, 就是移動支付社會。 這個概念的興起, 代表了中國移動支付市場開始向縱深推進, 從商業交易到公共事務, 從線上場景到線下場景。

這是騰訊和阿裡兩家互聯網公司全力爭奪的高地。 對這兩家市值4000億美元的巨頭來說, 無現金社會建設, 是一場大資料盛宴。 這意味著它們的電子帳戶, 將成為中國人的大資料身份證, 線上線下, 無孔不入。

就像某一天, 從你出門打車、地鐵口買早餐、午餐訂外賣、星巴克下午茶、路邊攤買水果到露天吃燒烤, 這一切的消費行為都無現金, 通過移動支付解決, 由此產生一批又一批的交易資料。 日復一日。

通過這些資料, 你的消費記錄與生活習慣被騰訊和阿裡牢牢掌控。 它們比你的家人和朋友更瞭解你,

甚至比你自己更瞭解你。 在它們面前, 我們很可能是裸露的, 並且無處可藏。

如果你看過《黑鏡》, 會更明白我在說什麼。

到目前為止, 這兩家公司掌控資料的行為, 以及如何合理保護我們的隱私, 似乎並沒有實質性的監管。

當然, 所謂的監管者, 不過是比騰訊和阿裡更為龐大的超級系統。 我們所面對的恐懼和威脅, 並不會由此減少。

這就是無現金社會的另一面。 某種意義上, 我們無路可退, 也無處可去。

回望歷史, 近代英國的圈地運動, 因紡織業擴張驅動, 出現了“羊吃人”;如今, 在無現金社會的口號下, 這會是一場“資料吃人”的圈地運動嗎?

1、“無現金”熱潮

2015年, 微信支付首次提出“88無現金日”, 時間定在每年8月8日, 宣導社會公眾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

不過, 無現金真正成為熱詞, 要拜馬雲所賜, 一如“techfin”一詞。

從公開信息來看, 馬雲最早一次提及無現金社會, 在2016年11月;當時馬雲在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會談時, 建議馬來西亞建設無現金社會。

2017年2月28日, 支付寶對外稱,

希望用5年時間, 推動中國率先進入無現金社會。 為此, 螞蟻金服發起成立了無現金聯盟, 並稱未來兩年將提供60億元來幫助聯盟成員推進無現金進程。

螞蟻金服積極與地方政府達成合作, 除了阿裡系的大本營浙江, 它還搞定了天津、武漢和福州。

5月17日, 浙江省商務廳發出了關於推進生活服務領域電子支付應用的通知, 要求進一步發揮螞蟻金服的支付結算優勢, 在全省範圍推廣生活服務領域電子支付, 推動“無現金支付城市”建設。

6月15日, 武漢市和螞蟻金服聯合宣佈, 要把武漢打造成“無現金城市”標杆。 武漢28家機構和企業加入“無現金聯盟”, 表示將推薦使用無現金支付。

6月28日, 天津市和螞蟻金服簽署並合作協定, 宣佈共同推進天津“無現金城市”建設,

年內將逐步實現交通、醫療、教育、社保等領域的無現金化。

同樣在6月28日, 福州市和螞蟻金服聯合宣佈, 要把福州建設成“無現金城市, 將從商務、公共服務和政務領域全面推動無現金支付。

亦有地方政府全面主導的無現金社會建設。 今年6月16日, 貴陽市召開推動便捷支付工作動員大會, 部署向全市推廣應用集成受理二維碼、市民雲卡和便捷支付塊資料系統建設工作, 正式啟動新型無現金城市的建設。

另外, 今年兩會期間, 來自杭州的人大代表虞純在建議中呼籲, 從國家層面“全面推動中國進入無現金社會”。

2、不只是中國

儘管中國的移動支付浩浩蕩蕩, 但在無現金社會建設上, 歐洲的丹麥和瑞典等國, 走在了前面。

從2014年開始,丹麥中央銀行決定停止印刷紙幣,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支付;2016年起,丹麥政府允許零售商拒絕現金支付,僅接收移動支付和銀行卡支付。

流行於丹麥的一款支付應用名為MobilePay,於2013年7月發佈,目前覆蓋了丹麥全國一半的人口。MobilePay由丹麥主要銀行共同推出,在芬蘭和挪威也被使用。

在瑞典,2016年11月,該國央行表示有信心經過兩年評估階段後禁止流通實物現金,成為第一個完全使用“數字現金”的社會。據統計,瑞典十大銀行在全國共有1400個營業網點,截至2016年,其中852個網點已全面取消現金業務服務。

早在2012年,瑞典的主要銀行聯合開發了一款名為“Swish”的支付應用,到去年11月成功覆蓋500萬用戶,相當於瑞典一半的人口。這款應用主要用於個人之間的支付交易,今年起其支付場景拓展到線上購物。

與中國不同的是,丹麥和瑞典的無現金社會,其主導者是傳統銀行,而非新興的互聯網巨頭。

與中國相似的案例是印度。2016年11月,印度政府宣佈“廢鈔令”,呼籲實現印度“無現金社會”的目標。此舉對該國的移動支付機構形成了重大利好,尤其是Paytm,該平臺目前擁有超過2億用戶,阿裡巴巴及螞蟻金服是其主要股東。

3、無現金,有資料

無現金有著很多積極意義:提高交易效率,節省交易成本,通過減少鈔票發行降低社會成本;無現金支付與消費金融產品的結合,還能起到刺激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

如果只是上面這些意義,無現金不可能成為兩大巨頭廝殺的主戰場。

這是因為,移動支付,是移動互聯網最具革命性的產物,也是連接新生活與新金融的工具。

無現金,有數據。他們盯著的,是資料。我們的生活和消費,更加赤裸、固定地被記錄下來,這意味著一個更徹底的大資料時代。

通過移動支付,反映用戶消費軌跡與生活習慣的資料,就源源不斷地產生了,用戶畫像越來越逼近真人。掌握了資料,就掌握了使用者,這也是大資料征信和風控的基石。

新金融的奧秘正是在於此。

無現金社會有著便利、高效的一面,但是技術往往有其另一面,它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美妙。

在無現金社會,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及資料持有者。對普通個人來說,福禍難料,因為這些交易資料的保管、使用和流轉,是我們無法掌握的,正如監控攝像頭的資料。

4、黑鏡之惑

數據即權力。

從政府的角度來講,通過無現金支付,由支付清算系統記錄交易,能夠及時全面地反映市場主體的支付行為,提高經濟交易的透明度,堵塞現金交易的漏洞。

畢竟,現金交易無需經過協力廠商,具有即時性、隱蔽性等特點,客觀上為偷稅漏稅、貪污腐敗、下潛犯罪提供了便利。

正如高盛的一份報告所言,各國政府是無現金社會的最大受益者。因為電子化交易具有更大的透明性,經濟運營會因此而更加“正規化”,稅務收入也會更高。

對政府來說,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無現金社會將使負利率政策真正成為可能。在當下,如果面臨負利率政策,人們可以選擇將現金存儲在家裡作為應對,但在無現金時代,人們沒有現金可以存儲,只能眼睜睜看著財富縮水。

美國金融博客Heisenberg Report更為直言不諱:無現金社會裡,政府收稅更加容易,監控民眾的經濟活動也更加簡便。

就像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人們總有很多種辦法藏著他們的財富和糧食,以應對一波又一波的掠奪。但在如今,財富全面數位化之後,實際上藏無可藏,躲無可躲。

在數位化的掠奪者面前,我們更加手無寸鐵,不堪一擊。

本文的最後,又想起了馬雲同志的那番言論:大資料讓預判和計畫都成為了可能。因此,我們需要對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進行重新定義,市場經濟不一定會比計劃經濟更好。

所以,無現金社會的極致,也就是大資料的極致,難道是計劃經濟?

這是你我想要的未來嗎。

文:新金融琅琊榜 董雲峰

走在了前面。

從2014年開始,丹麥中央銀行決定停止印刷紙幣,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支付;2016年起,丹麥政府允許零售商拒絕現金支付,僅接收移動支付和銀行卡支付。

流行於丹麥的一款支付應用名為MobilePay,於2013年7月發佈,目前覆蓋了丹麥全國一半的人口。MobilePay由丹麥主要銀行共同推出,在芬蘭和挪威也被使用。

在瑞典,2016年11月,該國央行表示有信心經過兩年評估階段後禁止流通實物現金,成為第一個完全使用“數字現金”的社會。據統計,瑞典十大銀行在全國共有1400個營業網點,截至2016年,其中852個網點已全面取消現金業務服務。

早在2012年,瑞典的主要銀行聯合開發了一款名為“Swish”的支付應用,到去年11月成功覆蓋500萬用戶,相當於瑞典一半的人口。這款應用主要用於個人之間的支付交易,今年起其支付場景拓展到線上購物。

與中國不同的是,丹麥和瑞典的無現金社會,其主導者是傳統銀行,而非新興的互聯網巨頭。

與中國相似的案例是印度。2016年11月,印度政府宣佈“廢鈔令”,呼籲實現印度“無現金社會”的目標。此舉對該國的移動支付機構形成了重大利好,尤其是Paytm,該平臺目前擁有超過2億用戶,阿裡巴巴及螞蟻金服是其主要股東。

3、無現金,有資料

無現金有著很多積極意義:提高交易效率,節省交易成本,通過減少鈔票發行降低社會成本;無現金支付與消費金融產品的結合,還能起到刺激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

如果只是上面這些意義,無現金不可能成為兩大巨頭廝殺的主戰場。

這是因為,移動支付,是移動互聯網最具革命性的產物,也是連接新生活與新金融的工具。

無現金,有數據。他們盯著的,是資料。我們的生活和消費,更加赤裸、固定地被記錄下來,這意味著一個更徹底的大資料時代。

通過移動支付,反映用戶消費軌跡與生活習慣的資料,就源源不斷地產生了,用戶畫像越來越逼近真人。掌握了資料,就掌握了使用者,這也是大資料征信和風控的基石。

新金融的奧秘正是在於此。

無現金社會有著便利、高效的一面,但是技術往往有其另一面,它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美妙。

在無現金社會,最大的受益者是政府及資料持有者。對普通個人來說,福禍難料,因為這些交易資料的保管、使用和流轉,是我們無法掌握的,正如監控攝像頭的資料。

4、黑鏡之惑

數據即權力。

從政府的角度來講,通過無現金支付,由支付清算系統記錄交易,能夠及時全面地反映市場主體的支付行為,提高經濟交易的透明度,堵塞現金交易的漏洞。

畢竟,現金交易無需經過協力廠商,具有即時性、隱蔽性等特點,客觀上為偷稅漏稅、貪污腐敗、下潛犯罪提供了便利。

正如高盛的一份報告所言,各國政府是無現金社會的最大受益者。因為電子化交易具有更大的透明性,經濟運營會因此而更加“正規化”,稅務收入也會更高。

對政府來說,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無現金社會將使負利率政策真正成為可能。在當下,如果面臨負利率政策,人們可以選擇將現金存儲在家裡作為應對,但在無現金時代,人們沒有現金可以存儲,只能眼睜睜看著財富縮水。

美國金融博客Heisenberg Report更為直言不諱:無現金社會裡,政府收稅更加容易,監控民眾的經濟活動也更加簡便。

就像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人們總有很多種辦法藏著他們的財富和糧食,以應對一波又一波的掠奪。但在如今,財富全面數位化之後,實際上藏無可藏,躲無可躲。

在數位化的掠奪者面前,我們更加手無寸鐵,不堪一擊。

本文的最後,又想起了馬雲同志的那番言論:大資料讓預判和計畫都成為了可能。因此,我們需要對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進行重新定義,市場經濟不一定會比計劃經濟更好。

所以,無現金社會的極致,也就是大資料的極致,難道是計劃經濟?

這是你我想要的未來嗎。

文:新金融琅琊榜 董雲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