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2017全國高考狀元調查:15%都愛玩網遊,但自製力強

近日, 騰訊旗下手游“王者榮耀”引發輿論熱議。 許多青少年沉迷其中, 部分極端案例不時見諸報端。 不少學生家長認為, 網遊是“毒藥”。

2017年, 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中回收的40份有效問卷顯示, 15%(6人)的狀元表示“喜歡, 經常玩”, 57.5%(23人)的對遊戲態度是“一般般, 偶爾玩一次”;表示從沒玩過的僅2人, 占5%。

這一調查結果顯示, 狀元群體中, 完全不接觸網遊的仍是少數。 大部分狀元承認玩遊戲和學習有一定的衝突, 他們普遍認為, 是否沉迷遊戲與一個人的自製力以及身邊環境有關。

那麼這些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狀元們究竟是怎樣玩的呢?同樣是玩遊戲, 為何他們成績優異?

1、逾七成狀元玩過網遊

調查資料顯示, 40位狀元中, 有6人表示喜歡並且經常玩網遊, 23人偶爾會玩一次。 不喜歡玩遊戲的有9人, 僅有2人表示從沒玩過。 而在回訪的過程中, 記者發現其中從小學就開始接觸遊戲的狀元並不在少數。

某省文科狀元劉志遠(化名)就表示, 自己從小學就開始玩遊戲。 從最開始簡單的小遊戲到後來單機和網遊都有接觸, 包括巫師3、維多利亞2、十字軍之王2、星際2、爐石傳說等等。 雖然涉獵的遊戲較為多元, 但他對要玩的遊戲卻有著自己的一套標準。

“遊戲本身要做得用心, 遊戲要動腦的比較好。 ”

在繁忙的高中時代, 劉志遠也會利用閒置時間打打遊戲。 “我是走讀生, 每天晚上都在家住, 高一高二晚上回家和週末會玩, 每天可能不到一個小時, 半個小時到四十五分鐘;高三基本就是週末玩一會, 週末玩一個多小時, 要是沒什麼事, 作業都搞定了, 兩三個小時也有可能。 ”

無獨有偶, 寧夏理科狀元武子健也是一名資深的遊戲玩家, 從小學就開始玩地下城和英雄聯盟。 但與劉志遠不同的是, 武子健坦言自己平時玩遊戲, 時間和頻率都不確定, “能連著玩7天, 也能一年不玩。 偶爾也會熬夜打遊戲到晚上一兩點。 曾經在小學升初中的假期連續玩了差不多15個小時, 是玩遊戲時間最長的一次。 ”

2、玩遊戲為放鬆

狀元們愛玩遊戲, 但他們並不是打打遊戲就能練成的。 從受訪內容來看, 其實狀元們都有自己的規劃, 在這些規劃裡,玩遊戲僅僅是“勞逸結合”裡的一小部分。

“玩遊戲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放鬆自己,緩解一下學習壓力。有時候玩完之後特別暢快,然後睡得安詳。”陝西理科狀元鄭書豪說,該玩的時候玩該學的時候學,這是他一直信奉的。鄭書豪介紹稱,自己在高中階段住校,只有週末回家時才會玩遊戲,一般就玩兩個小時。高三時課業繁忙,基本就不玩了。

除了可以放鬆自己,緩解壓力,遊戲的社交屬性也是狀元們看重的方面。寧夏理科狀元武子健認為,網遊是一種溝通情感的方式,可以和同學一起玩,也可以和他們一起聊天。他坦言自己高中之所以較少玩遊戲,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身邊同學學習都很認真,自己也不太好意思玩得太過分。“有時候不想玩遊戲的原因是,上了遊戲沒人陪自己玩,列表一片黑,太傷感了。”

遼寧理科狀元李星池也表示,玩網游都是和朋友一起,一般不會自己主動去玩。他說,自己喜歡的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大家一起玩的那種氣氛。

對於玩遊戲與學習的關係,大部分狀元承認二者是有一定的衝突的。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在高三階段,對網路遊戲也抱有極高的熱情。他對澎湃新聞說,他在第一次模擬考試前有一些自傲,打遊戲打得比較多,“正好一模成績對我當頭一棒。”

大部分狀元表示,父母對他們玩遊戲是知情的,但都秉著較為寬容的態度,平時並沒有太多的干涉。“他們對我玩遊戲不太干預,他們相信我。感覺自己自製力還行,平時學習並不會想起遊戲。”陝西理科狀元鄭書豪表示。

3、“是否沉迷手遊與自製力有關”

針對目前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手游“王者榮耀”,雖然只有部分狀元表示玩過,但他們普遍認為,是否沉迷與一個人的自製力以及身邊環境有關。

據湖北當地媒體報導,在距離高考兩個月前,湖北理科狀元肖雨一天經常會用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去玩王者榮耀。“高考前兩個月沒有玩了,我的段位掉下去了,之前最高達到了黃金級別。”肖雨認為,其實不管什麼遊戲,只要不沉迷,適當地玩一下,對學習都是沒有壞處的。

劉志遠說,小朋友本身自製力比較薄弱,就算不沉迷于手遊也會沉迷於其他東西,比如之前的偷菜、搶車位遊戲。而且,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起到了壞榜樣,動不動就拿著手機,不知不覺就會影響到他們。如果父母能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他們就不會那麼輕易被虛擬的網路遊戲所誘惑。

對於那些同樣愛好網路遊戲卻容易沉迷於遊戲的人,陝西理科狀元鄭書豪認為,“生活中誘惑多了去了,身邊人影響和自身因素同等重要。”而遼寧理科狀元李星池則建議,“如果自己把控不了的話,那就別玩。”

在這些規劃裡,玩遊戲僅僅是“勞逸結合”裡的一小部分。

“玩遊戲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放鬆自己,緩解一下學習壓力。有時候玩完之後特別暢快,然後睡得安詳。”陝西理科狀元鄭書豪說,該玩的時候玩該學的時候學,這是他一直信奉的。鄭書豪介紹稱,自己在高中階段住校,只有週末回家時才會玩遊戲,一般就玩兩個小時。高三時課業繁忙,基本就不玩了。

除了可以放鬆自己,緩解壓力,遊戲的社交屬性也是狀元們看重的方面。寧夏理科狀元武子健認為,網遊是一種溝通情感的方式,可以和同學一起玩,也可以和他們一起聊天。他坦言自己高中之所以較少玩遊戲,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身邊同學學習都很認真,自己也不太好意思玩得太過分。“有時候不想玩遊戲的原因是,上了遊戲沒人陪自己玩,列表一片黑,太傷感了。”

遼寧理科狀元李星池也表示,玩網游都是和朋友一起,一般不會自己主動去玩。他說,自己喜歡的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大家一起玩的那種氣氛。

對於玩遊戲與學習的關係,大部分狀元承認二者是有一定的衝突的。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在高三階段,對網路遊戲也抱有極高的熱情。他對澎湃新聞說,他在第一次模擬考試前有一些自傲,打遊戲打得比較多,“正好一模成績對我當頭一棒。”

大部分狀元表示,父母對他們玩遊戲是知情的,但都秉著較為寬容的態度,平時並沒有太多的干涉。“他們對我玩遊戲不太干預,他們相信我。感覺自己自製力還行,平時學習並不會想起遊戲。”陝西理科狀元鄭書豪表示。

3、“是否沉迷手遊與自製力有關”

針對目前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手游“王者榮耀”,雖然只有部分狀元表示玩過,但他們普遍認為,是否沉迷與一個人的自製力以及身邊環境有關。

據湖北當地媒體報導,在距離高考兩個月前,湖北理科狀元肖雨一天經常會用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去玩王者榮耀。“高考前兩個月沒有玩了,我的段位掉下去了,之前最高達到了黃金級別。”肖雨認為,其實不管什麼遊戲,只要不沉迷,適當地玩一下,對學習都是沒有壞處的。

劉志遠說,小朋友本身自製力比較薄弱,就算不沉迷于手遊也會沉迷於其他東西,比如之前的偷菜、搶車位遊戲。而且,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起到了壞榜樣,動不動就拿著手機,不知不覺就會影響到他們。如果父母能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他們就不會那麼輕易被虛擬的網路遊戲所誘惑。

對於那些同樣愛好網路遊戲卻容易沉迷於遊戲的人,陝西理科狀元鄭書豪認為,“生活中誘惑多了去了,身邊人影響和自身因素同等重要。”而遼寧理科狀元李星池則建議,“如果自己把控不了的話,那就別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