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自閉症小舅的一生

外婆總說, 天上一顆星地下一個人, 每顆星都有故事, 每個故事都是人生。 我不知道小舅的人生如何, 沒有人走進過他的世界, 外婆也沒有, 只是兩人一直相守, 直到生命的盡頭。

記憶裡, 小舅反應有些遲鈍, 他喜歡蹲著, 不是在客廳就是在院子裡, 嘴裡哼著只有他自己能聽懂的歌謠。

媽媽說, 外公在世時, 特別疼愛小舅, 那時候窮, 家裡孩子多, 只有小舅可以吃餅乾, 也只有小舅可以騎在外公的肩膀上, 被外公帶著滿院子跑, 那應該是他最快樂的時光。 外公突發心肌梗塞去世後, 小舅看中了院裡高高的露臺,

他會爬上去坐在那裡, 對著遠方不停的叫爸爸, 晨起去, 傍晚回, 沒有人在意, 只覺得他是太想念外公了, 隨他去吧。

小舅就那樣風雨無阻的喊了半年, 父親沒有盼到, 小舅也不笑了。

我二舅是名軍人, 是家裡的驕傲, 年紀輕輕就升任了營級幹部。 我沒見過他, 但一直聽說他的故事。 一次實戰演習, 他為了救一名戰士, 犧牲了。 噩耗傳來, 外婆受不了, 小舅也受不了。 小舅又爬上那個高高的露臺坐在那裡, 對著遠方不停的喊哥哥, 還是晨起去, 傍晚回。 又是半年過去了, 就像當年沒有叫回外公一樣, 這次也沒能喊回二舅。

也許是失望了, 從這以後, 小舅不再主動說話了。

周圍的人不再說小舅僅僅是反應慢了, 開始說他腦子有病,

傻, 他的名字也由“順利”變成了“孬”, 這個名字在未來的日子裡替代了他的本名, 直到現在。

小時候, 回外婆家都是騎自行車的, 每次回去, 小舅不說話, 也不跟我們玩, 依舊認真的把玩手裡的小葫蘆, 只是不再蹲在屋裡, 改蹲到院子裡或是自行車旁, 直到我們離開。 我想, 他是願意與我們親近的, 只是他的方式沒有人理解。

小舅的小葫蘆, 高約三釐米, 木質, 這是他的寶貝, 絕大多數的時間, 他會蹲著用拇指食指和中指鬆散的捏住, 利用手腕的力量有規律的左右搖晃, 雙手交替, 眼睛很認真的盯著葫蘆, 嘴裡配合著哼哼的聲音。 這個場景一直伴隨著小舅的一生, 葫蘆也幾乎成了他的全部。 我們這些孩子偶爾會逗他, 伸手跟他要葫蘆,

他一般不會給, 會蹲著換個方向繼續搖晃, 不去理會。 我還算是孩子裡與他最親近的, 只要我伸手, 他便會把葫蘆放在我手上, 如果我不拿走, 這個動作最多維持十秒, 他就會很快速的搶回去, 如果我攤開的手握住了葫蘆並跑了出去, 小舅就會瘋了一樣喊叫, 但不說話。 有時, 外婆會說“你就給她玩玩”, 小舅便不再喊了, 還是蹲著, 手不停的撕鞋子, 憋著氣, 嘴裡哼哼的聲音也變得很費力, 最多一分鐘, 他會起身追我, 直到拿回葫蘆。

有一段時間, 外婆帶著小舅住在我家, 我爸拿走了他的葫蘆, 逼著他說“給”, 要不然葫蘆就會被扔掉, 小舅急了, 一連說了好幾個“給”。 以此我們判斷, 他的語言功能並沒有完全喪失。 後來, 爸爸又逼著小舅叫“娘”,

叫“姐姐”, 還能自己盛飯了。

小舅直到去世也沒學會扣扣子, 每次穿好衣服, 都是走到外婆跟前哼一聲, 外婆就給他扣上, 外婆不在他會找我媽, 都不在才會找我或者我爸, 但是從不找外人幫忙, 我們覺得他知道家人的概念。

後來, 大表哥在新村買了宅基地蓋了新院子, 大舅大舅媽也跟著二表哥到市里住了樓房, 很自然的, 外婆和小舅被帶到了新院子, 跟大表哥一家住著, 直到二人分別去世。

我媽還是半個月回去一次, 交通工具也從自行車到電動車再換到汽車, 但不管怎麼換, 小舅還會蹲在旁邊玩葫蘆, 直到我媽離開。

搬了新院子的小舅, 經常動不動就失蹤, 剛開始大表哥會發動親戚朋友一起找, 會找很久, 但每次都是在老院子裡找到小舅,

還是之前的房間之前的床, 盤腿坐在上面玩葫蘆。 這樣的事發生了幾次以後, 也就不再興師動眾的找他了, 看著天色晚了小舅還不回家, 大表哥就騎著摩托車到老院子把小舅帶回來。 如此持續了很久很久……

日子也就這麼一天天的過。 後來, 外婆有點糊塗了, 會不記得自己說了什麼, 想做什麼, 甚至我們的名字都會叫錯, 唯有小舅, 一直在她心尖上。

外婆沒有多少文化, 很小就沒了父母, 跟著姑姑長大, 姑姑對她並不好, 每天干很多活卻也吃不飽, 後來到外公家做了童養媳, 外公是老革命, 耿直善良, 對外婆也好。 外婆嫁過來, 孝敬公婆, 生兒育女, 撫養了外公的弟弟, 和族裡的同輩少年, 收養了被遺棄的姨媽, 所以直到去世,外婆都是族裡最敬重的人。

外婆的喪禮全村的人都來弔唁,這一生她過的不易,但善良為她留下了美名,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也是修來的福,去世的時候沒受什麼罪,跟外公一樣也是心臟病突然離開,沒有留下一句話。

出殯那天,媽媽跟小舅說“咱沒娘了”,小舅沒回應,但又好像知道些什麼,就那麼一直在外婆棺木前蹲著,出奇的安靜。聽表嫂說,有那麼一段時間他總圍著院子不停的找,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找累了就回屋躺下,一會兒接著找,表嫂聽見過小舅偷偷喊娘。

外婆的老院子早幾年就賣掉了,按輩分我得喊新主人叫舅,大家也熟悉,但小舅對他們並沒有什麼記憶。外婆去世以後的三年裡,小舅總會跑回老院,盤腿坐在床上玩葫蘆,剛開始,主家也不趕他走,一呆就是一天,去的次數多了,主家也不樂意,一見小舅就趕緊叫來表哥,把他領回去,如此反復。

表嫂還是不錯的,給了小舅一個安身的地方,外婆去世後的第三年,小舅離開了,我剛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有一種石頭落地的感覺,為活著的親人也為小舅,可能這是最好的解脫。

有一部電影叫做《海洋天空》,那是我第一次對孤獨症有一種清晰的認知,小舅不是精神病,也不是傻,他有自己的世界,只是我們不能理解。現在回想起來,他是可愛的。

電影上映時,小舅已經離開了四年。

編者後記:

人生總有些許遺憾,像“小舅”這樣,被社會與時代所遺忘的孤獨症患者不在少數。歷經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悲歡離合,這些都對孤獨症患者又累積了雪上加霜的沉重。

近期發生的廣東韶關托養中心的15歲自閉症少年雷文峰死亡事件,北京天通苑26歲自閉症患者走失新聞時間,都印證了這些孩子,乃至於成年後的自閉症患者是多麼需要社會的關注與關愛。

因為某種先天的原因,孤獨症患者同正常人相比,在語言溝通、社交互動、興趣發展方面有所缺失,所以導致他們無法融入社會生活當中。據測算,目前我國的孤獨症患者人數已達1300萬,0到14歲的兒童患病者達200余萬。患有自閉症的孩子生活在自我的世界裡,像星星一樣孤獨,因此有一個詩意的稱謂——“星星的孩子”。

經聯合國大會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以傳播、喚醒社會大眾對自閉症問題的重視和對自閉症患者的關心。從2012年起,每年的4月2日,世界各地都共同以地標性建築亮起藍燈的方式來團結社會大眾,關注自閉症患者群體。在2017年4月2日即將來臨之際,請從自我做起,無論你身在何處,請點亮一盞藍燈,為自閉症患者送去心底最美的祝福與讚美,人生不再有遺憾,不再是那孤獨的星。

所以直到去世,外婆都是族裡最敬重的人。

外婆的喪禮全村的人都來弔唁,這一生她過的不易,但善良為她留下了美名,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也是修來的福,去世的時候沒受什麼罪,跟外公一樣也是心臟病突然離開,沒有留下一句話。

出殯那天,媽媽跟小舅說“咱沒娘了”,小舅沒回應,但又好像知道些什麼,就那麼一直在外婆棺木前蹲著,出奇的安靜。聽表嫂說,有那麼一段時間他總圍著院子不停的找,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找累了就回屋躺下,一會兒接著找,表嫂聽見過小舅偷偷喊娘。

外婆的老院子早幾年就賣掉了,按輩分我得喊新主人叫舅,大家也熟悉,但小舅對他們並沒有什麼記憶。外婆去世以後的三年裡,小舅總會跑回老院,盤腿坐在床上玩葫蘆,剛開始,主家也不趕他走,一呆就是一天,去的次數多了,主家也不樂意,一見小舅就趕緊叫來表哥,把他領回去,如此反復。

表嫂還是不錯的,給了小舅一個安身的地方,外婆去世後的第三年,小舅離開了,我剛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有一種石頭落地的感覺,為活著的親人也為小舅,可能這是最好的解脫。

有一部電影叫做《海洋天空》,那是我第一次對孤獨症有一種清晰的認知,小舅不是精神病,也不是傻,他有自己的世界,只是我們不能理解。現在回想起來,他是可愛的。

電影上映時,小舅已經離開了四年。

編者後記:

人生總有些許遺憾,像“小舅”這樣,被社會與時代所遺忘的孤獨症患者不在少數。歷經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悲歡離合,這些都對孤獨症患者又累積了雪上加霜的沉重。

近期發生的廣東韶關托養中心的15歲自閉症少年雷文峰死亡事件,北京天通苑26歲自閉症患者走失新聞時間,都印證了這些孩子,乃至於成年後的自閉症患者是多麼需要社會的關注與關愛。

因為某種先天的原因,孤獨症患者同正常人相比,在語言溝通、社交互動、興趣發展方面有所缺失,所以導致他們無法融入社會生活當中。據測算,目前我國的孤獨症患者人數已達1300萬,0到14歲的兒童患病者達200余萬。患有自閉症的孩子生活在自我的世界裡,像星星一樣孤獨,因此有一個詩意的稱謂——“星星的孩子”。

經聯合國大會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以傳播、喚醒社會大眾對自閉症問題的重視和對自閉症患者的關心。從2012年起,每年的4月2日,世界各地都共同以地標性建築亮起藍燈的方式來團結社會大眾,關注自閉症患者群體。在2017年4月2日即將來臨之際,請從自我做起,無論你身在何處,請點亮一盞藍燈,為自閉症患者送去心底最美的祝福與讚美,人生不再有遺憾,不再是那孤獨的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