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像鵜鶘一樣的星雲

呆萌的鵜鶘

聽說過鵜鶘嗎, 鵜鶘是分佈在除南極以外所有大陸的大型水鳥, 最明顯的特徵是嘴下帶有一個喉囊, 可以自由伸縮, 是儲存食物的地方。 但是宇宙中存在一種發射星雲, 和鵜鶘有種神似, 因此被稱為鵜鶘星雲, 一起認識一下!

鵜鶘星雲

這幅美麗的天空影像呈現了編錄號為IC 5067的顯著脊狀結構。 這個跨度約為10光年的脊狀結構是具有特殊形狀的較大發射星雲-鵜鶘星雲的一部分, 它位於這只宇宙鵜鶘頭和頸之間的彎曲部位。 這幅影像中奇特的黑暗結構是受到年輕熾熱大品質恒星的帶能輻射雕刻的冰冷塵埃雲氣。 然而, 還有些恒星正在此黑暗結構中形成。 從影像中心左側的冗長黝黑卷鬚狀結構頂端噴發出的雙極流便預示了其中有一顆編錄號為赫比格-哈羅555(HH 555)的原恒星。

實際上, 這幅影像還包含了其他暗示著原恒星存在的赫比格-哈羅天體。 亦稱為IC 5070的鵜鶘星雲距離我們約2千光年遠。 想找到它, 請往天鵝座內的亮星天津四的東北方向看。

鵜鶘星雲,

因為看起來像一隻鵜鶘, 所以被命名為鵜鶘星雲。 這個發射星雲的寬度大約是50光年, 距離我們約1500光年, 它們被一個暗吸收星雲分成了兩個部分。 在該星雲上部區域, 似乎被雕琢過的形狀其實是氣體和塵埃在年輕、活躍的恒星的侵蝕下而形成的。 從年輕亮星所發出的高能量光線漸漸地將鵜鶘星雲的冷氣體加熱成熱氣體, 使得冷熱氣體之間, 形成一層向前移動的電離氣體鋒面。 電離氣體鋒面不斷後退, 由於較冷氣體和塵埃填充電離氣體鋒面後退留下的真空, 所以形成了延伸幾光年的“卷鬚”。

數百萬年之後,鵜鶘星雲將不再是今日的鵜鶘般模樣,這些雲氣與恒星將會重新分配取得另一種新的平衡狀態。

鵜鶘星雲距離約2000光年,借助小型望遠鏡可以在明亮的天津四的東北方向看到它。

數百萬年之後,鵜鶘星雲將不再是今日的鵜鶘般模樣,這些雲氣與恒星將會重新分配取得另一種新的平衡狀態。

鵜鶘星雲距離約2000光年,借助小型望遠鏡可以在明亮的天津四的東北方向看到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