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國際乒聯主席:新球品質參差不齊,需要統一標準

塑膠球自2014年七月使用以來, 其品質問題一直受到球員及業餘愛好者的詬病。 在德國一項近1000人問卷調查顯示, 73%的運動員希望仍然使用賽璐珞球。 國際乒聯主席維克特近日表示, 國際乒聯會重視塑膠球的品質問題並統一標準。

目前一個最大的問題, 不同製造商生產的塑膠球特性差別很大。 “國際乒聯清楚從賽璐珞球到塑膠球的轉換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比賽用球的贊助商紅雙喜近期在改進新型塑膠球工藝上進行了大量的投入, 最新上市的球彈性更大、更耐打且價格更低。

”維克特說道。

目前在市場上一共有93個品類的乒乓球, 其中35種為賽璐珞球。 據維克特所說, 不同品牌的球在比賽中的特性存在差異, “這可能是因為在國際乒聯現有規則下, 仍然允許多種材料的塑膠用於乒乓球的製造, 但在這種情況下很難保證不同種類的球表現出相同或相似的特性。 ”

在3月11日進行的國際乒聯執行委員會會議上, 來自日本的委員Maehara Maishiro表達了來對不同廠商生產的乒乓球品質的不滿, 特別是球的回彈高度差異很大。 因此, 維克特認為, 對乒乓球差異化的容忍度應當被重新審視。 人們希望所有塑膠球在ITTF許可的條件下, 不論哪種材質哪種品牌都能有相同的品質和特性。 對此維克特說, “可能要對容忍度進行限制,

在過去賽璐珞球也有相應的標準。 我們要考慮是否有這樣的必要性, 如果有, 接下來的幾周我們會制定規則。 ”

從2016年1月開始, 對新球的回彈高度、硬度、重量的容忍度限制都有所放寬, 為各製造商研發、製造新球提供了時間和空間。 除了上述三個條件之外, 球的直徑、形狀、顏色、均勻度也應當有所規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