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揭秘承德避暑山莊在建造時所耗費鉅資到底有多少錢

避暑山莊, 是清代康熙皇帝始建, 用於皇帝避暑休閒, 並為團結蒙、藏和新疆等少數民族首領們而從事政務活動的地方。 它位於距北京東北方向400裡的承德。 灤河與武烈河從此流過, 古代武烈河又稱為熱河, 所以承德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承德離宮。

滿族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 為了保持皇室尚武的精神, 清代的帝王每年都要到塞外圍獵, 稱為“木蘭秋獮”。 “木蘭”在滿語中就是圍場的意思。 每當秋獮之時, 天子都要身披戰袍頭戴盔甲, 統率軍兵趕赴圍場。 而內外蒙古的各個部落都會分班跟從, 所以清廷不僅可以借秋獮訓練軍隊, 還達到了安撫蒙古各部和北方其他少數民族的目的。

康熙二十年(西元1681), 康熙皇帝在今天的河北圍場縣設立了木蘭圍場, 以後每年秋天都到此打獵, 承德便成為經常要駐蹕的地方。 到康熙四十二年(西元1703)下令在承德選擇“靈境天開、氣象宏敞”的地方堆石築牆,

開始修建山莊。

康熙四十七年(西元1708), 山莊初具規模, 乾隆朝又作了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建, 一直到乾隆五十五年(西元1790)才全部竣工, 整個工程先後歷時88年。 而這一著名的古典園林的出現, 也正是“康乾盛世”下的產物,

反映了盛世的輝煌。

整個避暑山莊分為山莊自身和“外八廟”寺廟群兩大部分。 山莊占地564萬平方米, 四周築有虎皮牆, 山莊內西北多山, 東南多水, 地勢酷似整個中國地形的縮影。 位於山莊南面的是宮殿區, 是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舉行慶典、會見外國使臣的地方, 包括了“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築。 其中“正宮”是皇帝歇息和平日辦公的處所, “澹泊敬誠”是其主殿, 因這座大殿全部用名貴的楠木修造, 所以又稱“楠木殿”。 其後, 是“四知書屋”和“萬歲照房”。

北面自成院落, 稱為“煙波致爽”, 就是皇帝和後妃們的寢宮了。 正宮的最後面修建了兩層的制高建築, 以便皇帝和後妃們登高觀景, 所以稱為“雲山勝地”。 在正宮的東側是第二組建築“松鶴齋”, 是高宗乾隆皇帝為他的生母特意建造的, 結構佈局與正宮相似。 第三組“萬壑松風”, 建築結構靈活多變, 風景秀麗清幽, 皇帝在此讀書、批閱奏摺或接見大臣。 第四組“東宮”, 因位於整個宮殿區的最東面而得名, 其主殿稱“勤政殿”, 是皇帝處理政務的場所。

這裡還有“清音閣”, 也就是大戲樓, 是皇帝看戲的地方。 還有“福壽閣”, 就是皇帝接見、宴請少數民族的王公貴族和外國使節的地方。 但東宮的建築群現已經不存在了。

宮殿區的北面為苑景區, 由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構成。 湖區是風景的中心, 整個湖面被洲、島、橋、堤分割成若干形狀不同的水面, 因對江南風光的懷念, 這裡仿照鎮江、蘇州、嘉興和西湖等地方特色修建了亭台樓堤, 如“芝徑雲堤”是仿照杭州的蘇堤, “上帝閣”是仿鎮江的金山寺。 當然很多建築也採用了北方的四合院佈局, 使得整體建築融會了我國南北方建築風格, 既有北方建築的穩重, 又有江南園林的靈秀。 園內山勢魏峨, 因山置景, 曲水澄波, 交相輝映,是為國內少有的風景勝地。

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康熙皇帝60大壽。蒙古各部的王公貴族都趕來祝賀,他們請朝廷修建寺廟以為皇帝祈福。康熙認為熱河地處中外交會之地,又緊鄰自己避暑的行宮,諸藩和外國使節前來覲見朝貢比較便利,於是就指定在避暑山莊的東面修建了溥仁和溥善兩座寺廟。

到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準噶爾被平定,乾隆大宴衛拉特四部和新歸附的眾人,又在山莊的北面仿照西藏三摩耶廟的式樣修建了普寧寺,取普天下安寧之意。此後,在山莊的東面和北面陸續修建起12座廟宇,但因其中8座寺廟分8處管理,所以習慣上稱為“外八廟”,但現在僅存7座。其中以普陀宗乘之廟最為宏偉壯觀,它是在乾隆三十五年修建的。當年,適逢乾隆的生母80大壽,乾隆自己也到60壽辰。當時蒙古族、藏族的王公貴族齊聚承德。喇嘛教是藏族、蒙古族人篤信的宗教,因此,乾隆決定仿照西藏布達拉宮修建“普陀宗乘之廟”。而“普陀宗乘”就是藏語“布達拉”的漢譯,所以這座廟宇也稱“小布達拉宮”。它占地19萬平方米,包括大小建築60多座,居外八廟之首。

乾隆三十六年,當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後,正逢此廟落成之日,乾隆皇帝就是在這座普陀宗乘之廟接見了渥巴錫,並將紀念土爾扈特回歸的兩座石碑立在這座廟內。外八廟的建築融合了我國漢、藏、蒙、回等各民族建築藝術的特色,是清代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的歷史見證。

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的修建經歷了88年之久,它所耗費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已經無法精確計算出來了。如楠木殿建成後的一次修改工程,就用去白銀7.15萬兩,人工18.4萬個。而僅小布達拉宮上的鎏金銅瓦就用掉黃金1.5萬兩,後來的兩次整修又花費70萬兩白銀。由此,我們可以想見整個建築工程的花費會多麼龐大。

如果沒有盛世社會經濟的繁榮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證,如此巨大的工程的完成是難以想像的,因此,避暑山莊可稱為康乾盛世中最為輝煌的一景。

感謝您閱讀我們的原創文章,如果覺得內容不錯請為我們點贊,若有不同的觀點請進行評論和大家一起討論,小編真誠歡迎您能關注我們,從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交相輝映,是為國內少有的風景勝地。

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康熙皇帝60大壽。蒙古各部的王公貴族都趕來祝賀,他們請朝廷修建寺廟以為皇帝祈福。康熙認為熱河地處中外交會之地,又緊鄰自己避暑的行宮,諸藩和外國使節前來覲見朝貢比較便利,於是就指定在避暑山莊的東面修建了溥仁和溥善兩座寺廟。

到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準噶爾被平定,乾隆大宴衛拉特四部和新歸附的眾人,又在山莊的北面仿照西藏三摩耶廟的式樣修建了普寧寺,取普天下安寧之意。此後,在山莊的東面和北面陸續修建起12座廟宇,但因其中8座寺廟分8處管理,所以習慣上稱為“外八廟”,但現在僅存7座。其中以普陀宗乘之廟最為宏偉壯觀,它是在乾隆三十五年修建的。當年,適逢乾隆的生母80大壽,乾隆自己也到60壽辰。當時蒙古族、藏族的王公貴族齊聚承德。喇嘛教是藏族、蒙古族人篤信的宗教,因此,乾隆決定仿照西藏布達拉宮修建“普陀宗乘之廟”。而“普陀宗乘”就是藏語“布達拉”的漢譯,所以這座廟宇也稱“小布達拉宮”。它占地19萬平方米,包括大小建築60多座,居外八廟之首。

乾隆三十六年,當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後,正逢此廟落成之日,乾隆皇帝就是在這座普陀宗乘之廟接見了渥巴錫,並將紀念土爾扈特回歸的兩座石碑立在這座廟內。外八廟的建築融合了我國漢、藏、蒙、回等各民族建築藝術的特色,是清代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的歷史見證。

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的修建經歷了88年之久,它所耗費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已經無法精確計算出來了。如楠木殿建成後的一次修改工程,就用去白銀7.15萬兩,人工18.4萬個。而僅小布達拉宮上的鎏金銅瓦就用掉黃金1.5萬兩,後來的兩次整修又花費70萬兩白銀。由此,我們可以想見整個建築工程的花費會多麼龐大。

如果沒有盛世社會經濟的繁榮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證,如此巨大的工程的完成是難以想像的,因此,避暑山莊可稱為康乾盛世中最為輝煌的一景。

感謝您閱讀我們的原創文章,如果覺得內容不錯請為我們點贊,若有不同的觀點請進行評論和大家一起討論,小編真誠歡迎您能關注我們,從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