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四巨頭第一個離開權力核心 湯神已從巨頭變拼圖

上賽季, 金州勇士四巨頭中, 杜蘭特獲得了FMVP, 庫裡獲得了2億元的超級合同, 追夢格林獲得了最佳防守球員獎盃, 唯有克萊-湯普森無所斬獲, 季後賽的低迷表現讓很多人開始質疑他是否算得上勇士的四巨頭, 或者說他對勇士的作用是否已經完全弱化。

分位凋零 覆巢之下無完卵

史蒂芬-庫裡、威斯布魯克和歐文等攻擊性控衛的冒起, 宣告NBA控衛百花齊放的時代來臨, 控衛們掌握著球權, 又萌生了攻擊的欲望, 分位的得分大權自然就旁落了。 小球時代, 鋒衛搖擺人也不再吃香, 追夢格林這種低矮內線和大個頭的側翼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 自從科比-布萊恩特從巔峰回落之後, 就基本宣告了一個人的分位時代結束了。

科比之後, 很少在有人提起“誰是聯盟第一分位?”這個話題, 直到上賽季, 詹姆斯-哈登被德安東尼推上組織後衛的位置, 分位時代徹底宣告終結, 唯一留下的一根獨苗, 就是3節狂砍60分的克萊-湯普森。 得分後衛沒有機會再得分, 這個位置就顯得雞肋起來, 忽然我們發現, 勇士、騎士、火箭、馬刺這些強隊的分位無一例外的變成了清一色的3D球員, JR史密斯、貝芙麗、丹尼-格林和克萊-湯普森。

時代的潮流不可逆轉, 分位調零的時代, 覆巢之下無完卵, 湯普森自然不能倖免。

湯普森功能被杜蘭特替代

上賽季常規賽, 湯普森場均出手17.6次, 低於庫裡, 高於杜蘭特排在第二位, 季後賽中, 這種情況發生了極大轉變, 湯普森的出手次數降到了13.9次, 遠遠低於庫裡和杜蘭特排在第三。 總決賽中, 情況在此發生惡化, 杜蘭特場均21.8次出手高居榜首, 庫裡18.2次出手排在第二, 湯普森14次出手排在了第三。 這說明, 在對手更加越來越強大的情況下, 勇士越來越以來杜蘭特的高效進攻, 湯普森的得分任務被轉移到了杜蘭特身上。 騎士, 即便是庫裡, 也不得不做出一部分的犧牲。

去年的這個時候, 湯普森一再表示, 他不會因為杜蘭特的到來就減少自己的出手次數, 常規賽時他的確努力的證明自己。 不過, 事實證明, 杜蘭特是勇士最高效的得分手, 湯普森不得不做出讓步, 從一個偏向於進攻的球員慢慢轉變為准3D球員。

巨頭變拼圖

2015-16賽季, 水花兄弟是聯盟中名頭最響亮的組合, 上賽季, 杜蘭特、庫裡、格林和湯普森雖然合稱四巨頭,

但湯普森是四人之中存在感最差的巨頭, 角色逐漸被弱化為一名3D球員。

上賽季常規賽中, 湯普森限制對手命中率DFG%為40.9%, 對手命中率下降幅度DIFF%為-4.0%, 已經相當不錯。 季後賽中, 湯普森將更多的精力用在了防守端, 限制對手命中率DFG%為39.4%, DIFF%為-6.7%,三分線上的DIFF%高達驚人的-13.3%,也就是說當對手面對湯普森時,三分球的命中率暴跌了13.3%。總決賽上,湯普森防守端的效率更加出色,DFG%為40.3%,DIFF%為-7.4%,這個資料在勇士隊內是最棒的,即使是最佳防守球員格林,DIFF%也只有6.1%。

湯普森已經逐漸蛻變為一個真正的3D球員,從巨頭變為拼圖,作用更加穩定高效,而這恰恰是勇士最願意看到的。

DIFF%為-6.7%,三分線上的DIFF%高達驚人的-13.3%,也就是說當對手面對湯普森時,三分球的命中率暴跌了13.3%。總決賽上,湯普森防守端的效率更加出色,DFG%為40.3%,DIFF%為-7.4%,這個資料在勇士隊內是最棒的,即使是最佳防守球員格林,DIFF%也只有6.1%。

湯普森已經逐漸蛻變為一個真正的3D球員,從巨頭變為拼圖,作用更加穩定高效,而這恰恰是勇士最願意看到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