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深度」孫宏斌接管樂視,那賈躍亭的“七個葫蘆娃”怎麼辦?

且看孫巨集斌的“光碟行動”都會有哪些動作。

最近, 先前把前樂視員工信用卡額度調成1元的建行, 終於對樂視下手了, 總共凍結了樂視和賈躍亭共計2.5億元的財產。

除了建行之外, 還有招行之前申請凍結的賈躍亭夫婦名下存款12.37億元, 和安銀行向酷派催債的8000萬, 而這些還只是銀行方面對樂視網以及賈躍亭進行的財產凍結, 這也只是樂視整體債務的冰山一角而已。

除了銀行催債, 樂視網最近還面臨本息超20億元私募債到期的問題, 不過新晉控制人孫宏斌表態會按時予以償付。

但不排除孫宏斌為了“拯救”樂視的信用, 才決定按時償付給私募機構, 以保證後續還有再從對方“口袋”拿錢的機會。

過去的幾個月間, 樂視在孫宏斌步步為營的緊逼之下, 終究還是易主, 樂視似乎還有一線生機。 但是, 賈躍亭口中“一個都不能少”的七大生態, 恐怕要在孫巨集斌的“光碟行動”中, 面臨被賣或是被合併的結局。

如今, 易到已經易主, 下一個會被賣出的會是哪個生態呢?

內容生態、大屏生態:撐起樂視的“剩餘價值”

樂視的內容生態, 恐怕正是孫宏斌願意接盤樂視的真正原因, 而且也是他最看重的生態。 現任CEO梁軍前不久就表示, 樂視網對現有組織架構的調整會從內容生態開始, 將電視端的運營團隊和樂視網的團隊整合, 並且還提到未來上市公司的業務將全部以電視大屏為主。

可見, 孫宏斌將會把原先的大屏生態併入內容生態, 而內容生態的“太子”地位可以說正式確立, 不過這位“太子”現在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樂視整個內容生態的關鍵基石就是樂視TV(電視), 當年靠著“價格屠夫”策略開拓市場的樂視TV現如今也面臨著銷量“滑鐵盧”。 2014年至2016年的三年期間, 樂視電視硬體都保持著近100%的銷量增長, 到了今年卻是負增長。

甚至在今年6.18購物節的時候, 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7%。

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樂視TV失去了其在內容上的優勢。

當初靠版權分銷起家的樂視, 在賈躍亭重金打造七大生態的時候, 錯過了視頻內容爭奪的黃金時期,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就比方說《人民的名義》、《微微一笑很傾城》、《春風十裡不如你》、《醉玲瓏》等等“爆款”電視劇, 在樂視網上就看不到它們的身影。

同樣面臨大量版權流失的還有樂視體育,不過這也是樂視七大生態之一,會在後續文章中詳細寫到。

除了電視內容,整個內容生態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組成,就是樂視影業。

而大屏生態的用戶基數,也是一塊很難讓孫宏斌割捨的“財富”,據之前的資料統計,樂視電視的累積銷量已經高達900萬台,也就是說至少有900萬用戶,如果能夠在廣告行銷上好好運作一番,還是能創造客觀的利潤。

所以,至少從現在來看孫宏斌還是願意付出的,而且他也說過樂視網、樂視致新和樂視影業的業務都是好的,資產重置的話就廢了,現在是有困難,但一定會盡力解決。

這樣來看,樂視的內容生態暫時安全。

樂視體育:有望成為第二個被接盤生態

其實準確來說,樂視體育也屬於內容生態中的一部分,但鑒於賈躍亭此前特地將其定位獨立的體育生態,所以這裡也會單獨來說一說。

為什麼會說樂視體育很可能成為第二個被接盤的生態,是因為在今年5月,寧波生態園參與了其新一輪融資,採用以地換股權的方式入股樂視體育。只不過,最新消息顯示由於投資方盡職調查尚未結束,交易也就尚未交割。

樂視體育在最輝煌時期,打造出了一個“版權帝國”。而現如今,在丟掉亞冠、中超、英超、F1、ATP、環法等等核心版權之後,昔日的“帝國”已經分崩離析,再也沒有一線賽事的版權。幸好這些版權內容都找到了接盤俠,不至於對國內體育商業化造成太大衝擊。

實際上,經歷過多輪融資、估值已經達到240億美元的樂視體育,本身並不應該缺錢,但是這些錢去了哪裡,各位看官也應該都知道,畢竟樂視體系內部幾大業務之間互相騰挪資金早已不是秘密。

幸運的是,樂視體育的B+輪融資迎來有政府背景的基金進入,開始由線上走向線下,並計畫建立體育小鎮。不過,由此付出的“代價”極有可能是逐步脫離樂視體系,成為繼易到之後第二個被接盤的生態。

不過,這對樂視和體育生態來說算得上一件好事。

首先,能夠“甩掉”同樣陷入資金危機的體育生態,對於即將組織架構調整的樂視上市主體來說肯定是百利而無一害;其次,在失去了一線賽事版權之後,樂視體育已經無法實現當初想要達到的“賽事運營、內容播出、智慧硬體、增值服務”全產業鏈的效果。借此機會轉型線下,建設好體育小鎮、做好賽事運營、推動好全民健身,也能夠獲得一些資金和政府的支援。

手機生態:最想甩卻又甩不掉

還記得孫宏斌當初接盤樂視時說的一句話嗎,“該賣的賣,該合併的合併”,如今除了已經易主的易到之外,他最想賣掉的恐怕就是樂視手機生態了。

相比起樂視進軍手機市場時“招搖過市”的姿態,隨著公司整體陷入資金危機之後,手機生態開始急轉直下,各種供應商欠款、裁員、官網停擺、大量實體售後店面關停等負面消息接踵而至。而受到牽連的供應商、合作夥伴也不在少數,一時間也讓手機生態以及連帶著的樂視主體,成為了討債大軍眼中的“過街老鼠”。

隨著國內智慧手機產業的飛速發展,彼時風光無限的“中華酷聯”,也只有華為還佔據著不錯的市場份額。眾所周知,作為樂視在手機生態的延伸,賈躍亭去年6月用9億元人民幣成為了酷派的第一大股東。但是,這位第一大股東自身的資金危機也波及到了酷派,導致其2016年財報中出現了驚人的42億港元虧損,這也讓酷派的估值被基金下調了85%,同時還被平安銀行起訴,要求償還8千萬貸款。

一直關注樂視動態的朋友應該知道,正是樂視手機生態的巨虧,“點燃”了樂視整體資金鏈危機。手機業務高達百億的債務,也佔據了樂視現有債務的大頭。

而這樣的手機生態,正是最符合孫宏斌所說的“該賣的賣”,只是已經身陷囹圄的樂視手機還會有人接盤嗎?

不過,根據最新消息顯示,深圳地產公司有意接盤酷派,將原有的國內業務從手機業轉型為房地產業務,而海外業務因為已經在2016年實現盈利,所以保持原有模式。不過,酷派CEO劉江峰卻回應稱“沒有的事”。鎂客君認為,深圳地產能夠看上酷派,很大程度上或許是因為酷派已經在港交所上市,後期不排除有借殼上市的可能性。

雲生態:難尋接盤俠

2015年8月,樂視高調宣佈將佈局生態雲,並號稱會對CDN和行業雲採取免費模式。作為樂視“故事會”的一部分,不出意外的受到了國內各大雲主機廠的“嘲諷”,稱之為“噱頭”。

不難看出,賈躍亭彼時的“小算盤”是想利用自己雲計算的“宏圖”來延續自己的故事,進而吸引資本。

但是,雲計算是一個更強調技術硬實力而非“嘴上功夫”的領域,國內眾多巨頭包括BAT在內都早已入場,投資的金額和資源也要比樂視大很多。

就在8月2日傍晚,樂視的所有視頻因欠費導致無法播放,而欠費的主體正式樂視雲生態,並且已不是第一次欠費。今年5月時,香港和記環球電訊作為樂視雲計算的電訊服務商之一,已被拖欠網路服務費多時。

可見,現如今樂視雲生態連自家的核心業務都難以維繫,曾經的內容發行、廣電等SaaS層業務基本已停止,僅剩下CDN和直播業務。

這樣的雲生態,孫宏斌肯定不會待見,但以目前狀況也難尋接盤俠。所以,鎂客君認為,雲生態極有可能被樂視的上市主體合併,畢竟其CDN和直播業務還能夠服務于現有的電視大屏。

金融生態:搖搖欲墜

7月10日,樂視金融因未按規定期公示年度報告,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

去年11月初成立的樂視金融生態,算是七大生態中起步最晚的一個。而彼時的BAT也已經早早入局金融行業,樂視金融來的有點晚。

為什麼說樂視金融現在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核心原因在於目前樂視金融尚未取得關鍵牌照——銀行牌照。原本寄希望於拿到銀行牌照後,可以幫助樂視重組後給公司基本面和現金流帶來較大改善。可現如今樂視主體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再加上各大生態之間錯綜複雜的帳目,樂視金融想要取得心儀的銀行牌照恐怕是難上加難。

其次,樂視金融今年5月還更換了法人股東,新的股東樂視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目前的5億股權已經全部被法院凍結,而且還是重複凍結。這樣一來,樂視金融還將面臨資金短缺的情況,所以說樂視的金融生態目前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

不過,慶倖的是雖然起步晚了,但是發展的還算穩健,這也讓其沒有受到樂視危機的影響,還能夠保證正常運營。只不過因為樂視負面的影響力實在超乎想像,難免會給金融客戶帶來不安,從某種程度上說也限制了樂視金融前景的腳步。

汽車生態:能否翻盤的關鍵

如果詳細來看樂視汽車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而又巨大的生態,早期賈躍亭主要計畫分兩步:一個是利用易到平臺來採購樂視超級汽車,增加銷量;另一個是成立LeSEE超級汽車品牌,造車的同時打造汽車主題遊樂園。除此之外,賈躍亭個人還控股了遠在美國的法拉第未來(以下簡稱FF),當然還有其投資的Lucid Motors。

現如今,易到易主,作為還債的一部分已經不再和樂視有任何聯繫;LeSEE的情況更慘,今年3月聯合創始人丁磊離職,樂視汽車自動駕駛負責人倪凱也在近日離職,再加上工廠遲遲沒有建設、量產車遙遙無期,LeSEE超級汽車品牌幾乎沒有任何殘餘價值。

目前來看整個樂視汽車生態中最值錢的恐怕就是FF了,而且目前賈躍亭的重心也在FF91這款最有希望量產的新車上。

但是,FF自己的工廠因為缺錢遲遲未能開工,量產也是遙遙無期。此外,立志于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賈躍亭,還想著改變與汽車零件供應商之間的“潛規則”,因此也不受到一流供應商的青睞。更何況,面對有過欠債“前科”的賈躍亭,現在全球任何一個供應商都會更加慎重的考慮是否與之合作。

對於造車一事,在樂視內部是除了賈躍亭之外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生態,而任性的賈老闆還是一意孤行,最終拖垮了整個樂視,也給其他幾大生態帶去了絕大的資金缺口,進而導致其失去了在樂視的話語權。

如果賈躍亭這次赴美能夠成功融資10億美元,並確保FF91能夠上市,或許還能幫助樂視和汽車生態挽回點顏面,僅是顏面而已。不過,這時候國內外還有哪個人,或者哪個機構、公司敢給賈躍亭投資?

樂視能否涅槃重生,還得看孫宏斌

商業世界是殘酷又公平的,如果一家公司沒有足夠的資金,又沒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只能離開這個行業的中心。七大生態的構想,對於當時體量的樂視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商業計畫。這種只重擴張、不重經營的模式其實早就為今天的樂視埋下了一個“炸彈”,再加上賈躍亭為了讓自己的造車夢想“窒息”,而不斷“截胡”其他生態資金的做法,“成就”了今天麻煩不斷的樂視。

孫宏斌作為資本市場的老手,既然願意接盤,自然有他的打算,而且從表面上來說,將大屏生態作為核心的想法,並非不切實際。因為至少樂視視頻、樂視影業以及樂視致新(樂視電視)是至今還能正常運營,並實現盈利的業務。更何況,以樂視電視近千萬的銷量,也有著不錯的用戶基數。

可見,孫宏斌對於樂視的未來規劃,沒毛病。而他現在能做的,也只有賣賣賣了。

最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乾貨在等你!

在樂視網上就看不到它們的身影。

同樣面臨大量版權流失的還有樂視體育,不過這也是樂視七大生態之一,會在後續文章中詳細寫到。

除了電視內容,整個內容生態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組成,就是樂視影業。

而大屏生態的用戶基數,也是一塊很難讓孫宏斌割捨的“財富”,據之前的資料統計,樂視電視的累積銷量已經高達900萬台,也就是說至少有900萬用戶,如果能夠在廣告行銷上好好運作一番,還是能創造客觀的利潤。

所以,至少從現在來看孫宏斌還是願意付出的,而且他也說過樂視網、樂視致新和樂視影業的業務都是好的,資產重置的話就廢了,現在是有困難,但一定會盡力解決。

這樣來看,樂視的內容生態暫時安全。

樂視體育:有望成為第二個被接盤生態

其實準確來說,樂視體育也屬於內容生態中的一部分,但鑒於賈躍亭此前特地將其定位獨立的體育生態,所以這裡也會單獨來說一說。

為什麼會說樂視體育很可能成為第二個被接盤的生態,是因為在今年5月,寧波生態園參與了其新一輪融資,採用以地換股權的方式入股樂視體育。只不過,最新消息顯示由於投資方盡職調查尚未結束,交易也就尚未交割。

樂視體育在最輝煌時期,打造出了一個“版權帝國”。而現如今,在丟掉亞冠、中超、英超、F1、ATP、環法等等核心版權之後,昔日的“帝國”已經分崩離析,再也沒有一線賽事的版權。幸好這些版權內容都找到了接盤俠,不至於對國內體育商業化造成太大衝擊。

實際上,經歷過多輪融資、估值已經達到240億美元的樂視體育,本身並不應該缺錢,但是這些錢去了哪裡,各位看官也應該都知道,畢竟樂視體系內部幾大業務之間互相騰挪資金早已不是秘密。

幸運的是,樂視體育的B+輪融資迎來有政府背景的基金進入,開始由線上走向線下,並計畫建立體育小鎮。不過,由此付出的“代價”極有可能是逐步脫離樂視體系,成為繼易到之後第二個被接盤的生態。

不過,這對樂視和體育生態來說算得上一件好事。

首先,能夠“甩掉”同樣陷入資金危機的體育生態,對於即將組織架構調整的樂視上市主體來說肯定是百利而無一害;其次,在失去了一線賽事版權之後,樂視體育已經無法實現當初想要達到的“賽事運營、內容播出、智慧硬體、增值服務”全產業鏈的效果。借此機會轉型線下,建設好體育小鎮、做好賽事運營、推動好全民健身,也能夠獲得一些資金和政府的支援。

手機生態:最想甩卻又甩不掉

還記得孫宏斌當初接盤樂視時說的一句話嗎,“該賣的賣,該合併的合併”,如今除了已經易主的易到之外,他最想賣掉的恐怕就是樂視手機生態了。

相比起樂視進軍手機市場時“招搖過市”的姿態,隨著公司整體陷入資金危機之後,手機生態開始急轉直下,各種供應商欠款、裁員、官網停擺、大量實體售後店面關停等負面消息接踵而至。而受到牽連的供應商、合作夥伴也不在少數,一時間也讓手機生態以及連帶著的樂視主體,成為了討債大軍眼中的“過街老鼠”。

隨著國內智慧手機產業的飛速發展,彼時風光無限的“中華酷聯”,也只有華為還佔據著不錯的市場份額。眾所周知,作為樂視在手機生態的延伸,賈躍亭去年6月用9億元人民幣成為了酷派的第一大股東。但是,這位第一大股東自身的資金危機也波及到了酷派,導致其2016年財報中出現了驚人的42億港元虧損,這也讓酷派的估值被基金下調了85%,同時還被平安銀行起訴,要求償還8千萬貸款。

一直關注樂視動態的朋友應該知道,正是樂視手機生態的巨虧,“點燃”了樂視整體資金鏈危機。手機業務高達百億的債務,也佔據了樂視現有債務的大頭。

而這樣的手機生態,正是最符合孫宏斌所說的“該賣的賣”,只是已經身陷囹圄的樂視手機還會有人接盤嗎?

不過,根據最新消息顯示,深圳地產公司有意接盤酷派,將原有的國內業務從手機業轉型為房地產業務,而海外業務因為已經在2016年實現盈利,所以保持原有模式。不過,酷派CEO劉江峰卻回應稱“沒有的事”。鎂客君認為,深圳地產能夠看上酷派,很大程度上或許是因為酷派已經在港交所上市,後期不排除有借殼上市的可能性。

雲生態:難尋接盤俠

2015年8月,樂視高調宣佈將佈局生態雲,並號稱會對CDN和行業雲採取免費模式。作為樂視“故事會”的一部分,不出意外的受到了國內各大雲主機廠的“嘲諷”,稱之為“噱頭”。

不難看出,賈躍亭彼時的“小算盤”是想利用自己雲計算的“宏圖”來延續自己的故事,進而吸引資本。

但是,雲計算是一個更強調技術硬實力而非“嘴上功夫”的領域,國內眾多巨頭包括BAT在內都早已入場,投資的金額和資源也要比樂視大很多。

就在8月2日傍晚,樂視的所有視頻因欠費導致無法播放,而欠費的主體正式樂視雲生態,並且已不是第一次欠費。今年5月時,香港和記環球電訊作為樂視雲計算的電訊服務商之一,已被拖欠網路服務費多時。

可見,現如今樂視雲生態連自家的核心業務都難以維繫,曾經的內容發行、廣電等SaaS層業務基本已停止,僅剩下CDN和直播業務。

這樣的雲生態,孫宏斌肯定不會待見,但以目前狀況也難尋接盤俠。所以,鎂客君認為,雲生態極有可能被樂視的上市主體合併,畢竟其CDN和直播業務還能夠服務于現有的電視大屏。

金融生態:搖搖欲墜

7月10日,樂視金融因未按規定期公示年度報告,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

去年11月初成立的樂視金融生態,算是七大生態中起步最晚的一個。而彼時的BAT也已經早早入局金融行業,樂視金融來的有點晚。

為什麼說樂視金融現在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核心原因在於目前樂視金融尚未取得關鍵牌照——銀行牌照。原本寄希望於拿到銀行牌照後,可以幫助樂視重組後給公司基本面和現金流帶來較大改善。可現如今樂視主體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再加上各大生態之間錯綜複雜的帳目,樂視金融想要取得心儀的銀行牌照恐怕是難上加難。

其次,樂視金融今年5月還更換了法人股東,新的股東樂視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目前的5億股權已經全部被法院凍結,而且還是重複凍結。這樣一來,樂視金融還將面臨資金短缺的情況,所以說樂視的金融生態目前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

不過,慶倖的是雖然起步晚了,但是發展的還算穩健,這也讓其沒有受到樂視危機的影響,還能夠保證正常運營。只不過因為樂視負面的影響力實在超乎想像,難免會給金融客戶帶來不安,從某種程度上說也限制了樂視金融前景的腳步。

汽車生態:能否翻盤的關鍵

如果詳細來看樂視汽車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而又巨大的生態,早期賈躍亭主要計畫分兩步:一個是利用易到平臺來採購樂視超級汽車,增加銷量;另一個是成立LeSEE超級汽車品牌,造車的同時打造汽車主題遊樂園。除此之外,賈躍亭個人還控股了遠在美國的法拉第未來(以下簡稱FF),當然還有其投資的Lucid Motors。

現如今,易到易主,作為還債的一部分已經不再和樂視有任何聯繫;LeSEE的情況更慘,今年3月聯合創始人丁磊離職,樂視汽車自動駕駛負責人倪凱也在近日離職,再加上工廠遲遲沒有建設、量產車遙遙無期,LeSEE超級汽車品牌幾乎沒有任何殘餘價值。

目前來看整個樂視汽車生態中最值錢的恐怕就是FF了,而且目前賈躍亭的重心也在FF91這款最有希望量產的新車上。

但是,FF自己的工廠因為缺錢遲遲未能開工,量產也是遙遙無期。此外,立志于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賈躍亭,還想著改變與汽車零件供應商之間的“潛規則”,因此也不受到一流供應商的青睞。更何況,面對有過欠債“前科”的賈躍亭,現在全球任何一個供應商都會更加慎重的考慮是否與之合作。

對於造車一事,在樂視內部是除了賈躍亭之外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生態,而任性的賈老闆還是一意孤行,最終拖垮了整個樂視,也給其他幾大生態帶去了絕大的資金缺口,進而導致其失去了在樂視的話語權。

如果賈躍亭這次赴美能夠成功融資10億美元,並確保FF91能夠上市,或許還能幫助樂視和汽車生態挽回點顏面,僅是顏面而已。不過,這時候國內外還有哪個人,或者哪個機構、公司敢給賈躍亭投資?

樂視能否涅槃重生,還得看孫宏斌

商業世界是殘酷又公平的,如果一家公司沒有足夠的資金,又沒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只能離開這個行業的中心。七大生態的構想,對於當時體量的樂視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商業計畫。這種只重擴張、不重經營的模式其實早就為今天的樂視埋下了一個“炸彈”,再加上賈躍亭為了讓自己的造車夢想“窒息”,而不斷“截胡”其他生態資金的做法,“成就”了今天麻煩不斷的樂視。

孫宏斌作為資本市場的老手,既然願意接盤,自然有他的打算,而且從表面上來說,將大屏生態作為核心的想法,並非不切實際。因為至少樂視視頻、樂視影業以及樂視致新(樂視電視)是至今還能正常運營,並實現盈利的業務。更何況,以樂視電視近千萬的銷量,也有著不錯的用戶基數。

可見,孫宏斌對於樂視的未來規劃,沒毛病。而他現在能做的,也只有賣賣賣了。

最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乾貨在等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