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旗艦中的佼佼者——網件夜鷹X8(R8500)路由器開箱及簡評

美國網件公司(NETGEAR)一直是路由器行業全球領先的廠商, 其產品也深受使用者喜愛。 而作為網件第一款AC5300路由器, 台網件R8500(夜鷹X8)搭載了一系列先進技術, 可謂是集大成者, 一直都擁有很高的關注度。 編輯部近期也購入了一台, 給大家帶來開箱及簡單的評測。

夜鷹X8(R8500)路由器是消費者關注度較高的網件產品, 它擁有三頻WiFi, 包含一個1000Mbps的2.4GHz頻段和兩個2166Mbps的5GHz頻段, 總體達到了5.3Gbps, 同時擁有4根有源天線加4根內置天線共8天線的豪華配置。 此外, R8500還支援鏈路聚合、ReadyCloud雲服務、網件精靈遠端接入等服務, 並搭載了MU-MIMO技術、動態QoS等技術, 這些都讓網件R8500成為了超大戶型家庭和小型企業辦公用路由器的首選產品之一。

一、產品外觀:

網件R8500的體積是比較大的, 官方標注尺寸為316×264×61 mm, 重量也達到了1.68kg。

頂部為波浪形設計, 凹凸不平的觀感相當別致, 不過這樣的設計能否贏得用戶的歡心就因人而異了。

四根有源天線是該機的主要亮點之一, 支持多角度旋轉調節, 適應大面積或是多樓層等不同的使用環境, 達到更好的信號覆蓋。

正面右部有三顆物理按鍵, 分別為“LED”、“WPS”、“WIFI”的快捷開關, 在使用時會有燈光指示相應功能是否開啟, 方便用戶的快速查看和快捷操作。

背面則可以看到1個WAN口和6個LAN口, 其中1口和2口還支援鏈路聚合。 適應有更高傳輸速率需求的用戶。

右側前端擁有1個USB 2.0介面和1個USB 3.0介面, 可以實現簡單的NAS存儲服務, 更方便使用者搭建家庭資料中心。 同時, 該路由器支援ReadySHARE易共用列印功能, 只需將印表機與路由器的USB介面連接, 即可使用局域網內的電腦設備實現無線列印, 方便很多公司用戶使用。

底部四角有防滑墊,標籤上記錄了部分產品資訊。

配件方面,網件R8500配備了一個電源適配器和一根千兆網線,以及產品說明書、保修卡等。

二、路由器設置:

路由器後臺:

後臺首頁顯示有路由器當前的工作狀態,便於快速查看:

無線網路的設置也非常詳細:

但是的注意的是,一些常用設置放在了頁面頂部的“高級”選項卡下,比如鏈路聚合設置在“高級”——“高級設置”——“太網埠聚合”:

而路由器的固件升級則在“高級”——“管理”——“路由器升級”選項卡下,既可以通過電腦下載固件並上傳到路由器進行升級,也能點擊右上角的“檢測”讓路由器自己在伺服器上搜索有無新固件可以更新:

網件精靈(NETGEAR genie):

網件精靈是網件的用戶端,能實現大多數常用的路由器設置。

同時,網件精靈還擁有手機端,同樣也功能豐富,支援Android和iOS設備。

三、產品主要特點及相關測試:

R8500搭載了諸多的先進的無線傳輸技術,小編先向大家簡要介紹這些技術,並對其中一部分方便直接測試的項目進行相應測試。不過,在開始之前有一個重要的設置項要測試,它將對無線網路信號強度產生重要影響。

區域選擇對信號強度的影響測試:

雖然擁有強大的硬體設定,但無線信號的強度卻還會受到另一個因素的制約——法規。由於國情的不同,每個國家對無線發射功率有著不同的限制。我國的法律規定的發射功率上限與北美、澳洲等一些國家相比並不高,而國際上知名的路由器大廠的產品在進入中國時一般都嚴格遵循相關的規定,把功率限制在低於規定的水準,相反一些國產小品牌對國家標準並沒有嚴格遵守,讓產品以高於規定上限的功率工作,這就使得部分消費者產生了“國際大廠的路由器還不如國內小品牌的信號好”這種錯覺。

網件R8500產品也嚴格遵循著我國相關的規定,將無線發射功率限制在規定的功率之內,同時對國內產品的區域選擇做了一定的修改限制。想要通過更改區域選擇來提高無線發射功率是可行的,不過小編在此強調,開啟此功能引起的的後果需自行承擔,下文中講述的開啟區域選擇功能的教程方式僅供學習交流。

通過Telnet指令方式可以打開R8500被鎖住的區域選擇功能和查詢R8500當前最大發射功率。所以,首先要開啟電腦系統和路由器系統的Telnet功能。

Win7/8/10使用者可通過控制台——程式——啟動或關閉Windows功能——“Telnet用戶端”選項前打鉤的方式開啟系統的Telnet功能。

而路由器的Telnet功能需要通過R8500的debug管理頁面來開啟,打開路由器debug頁面的位址為:http://路由IP/debug.htm,其中路由器IP需根據各位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輸入。登錄過後,就能在頁面的下方查看到“Enable Telnet”選項,勾選該選項之後即開啟了路由器的Telnet。

完成以上步驟後,便可在PC上打開“命令提示符(CMD)”應用,輸入telnet測試埠命令:telnet路由IP,進入Telnet介面。

在路由器後臺設置介面,區域選擇如果是灰色,無法操作的,可在Telnet介面中,先輸入:cd sbin 而後輸入:burnsku 0x0004 來開啟區域選擇功能,開啟後路由器後臺設置介面如下:

而在Telnet介面中輸入命令:wl txpwr_target_max即可查詢到路由器在當前模式下工作的最大功率,雖然數值後沒有單位,但數值大小足以表現出不同區域設置下的巨大差異。比如,在“區域選擇”設置為“中國”時,查詢得到R8500的最大發射功率為:12.00 12.00 12.00 12.00。

為了更全面地瞭解路由器的工作模式,小編通過Telnet命令逐個測試了R8500“區域選擇”中所有區域的最大功率,並匯總資料如下表(由於每個區域回饋的資訊均為四個相同的數值,小編在此只列出一個來表示):

(表中順序按數值昇冪排列,不同版本、不同批次產品在上述數值上可能會有細微差異)

可以看到,北美、澳大利亞、臺灣這幾個地區的發射功率都比較高。而為了證實這一設置確實會對WiFi信號強度產生影響,小編使用Wifi分析儀測試了在一定距離上,R8500“區域選擇”由“中國”切換到“美國”前後手機接收到的無線信號強度變化,如下所示:

由於小編所在區域無線信號環境比較複雜,所以特將R8500三頻每個信號變化分別展示如下:

在更遠的另一點也測得類似的結果:

可以看到,在將“區域設置”從“中國”改為“美國”後,路由器經過短暫的調整,三個頻段的信號強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2.4G信號似乎是經歷了一次重啟過程,所以有短暫信號丟失),其中2.4GHz頻段信號強度增幅最明顯,5G-1次之,5G-2只是略微有提升。

由此基本可以確定,路由器的“區域選擇”確實會對其發射功率和信號覆蓋強度產生影響,而本文後面的測試也將基於該路由器最佳的工作狀態進行。

產品主要特點:

1、 4有源天線+4內置天線設計

網件R8500最大的賣點之一便是首次採用有源天線設計,它擁有4根外置有源天線和4根內置天線以擴大信號覆蓋範圍。一般來說,無源天線是指只包含接收天線模組的天線,而有源天線是指集成了接收天線模組、低雜訊放大模組、電源供給模組的天線。

用網件官網的介紹來說,路由器的發展速度很快,其WiFi的發射功率也越來越強,但是移動設備的WiFi信號發射效果卻遠遠落後于路由器,這樣的巨大落差使得WiFi網路的試用體驗大打折扣。而有源天線技術則能有效改善這一狀況,網件將WiFi放大器從主機板位置移到了天線頂端,這些有源天線能在天線內部補強從移動端發射過來的信號強度,避免在天線和主機板之間的信號流失,提升WiFi性能。

信號強度測試:

A. 路由器正前方1米距離無遮擋:

B. 路由器左側90°方向,6米,間隔兩層非承重牆(木質牆)

C. 路由器左前方約45°方向,25米,間隔三層非承重牆(木質牆)

就結果來看,即便R8500部署在公司角落的情況下,整個公司的所有區域都擁有非常良好的信號強度。如此優良的信號覆蓋確實令人驚歎,看得出8天線設計確實為R8500的信號覆蓋提供了穩固的硬體級保障。

2、 3頻段5.3Gbps傳輸

三頻四流則是網件R8500的另一大賣點。R8500擁有1個2.4GHz頻段和2個5GHz頻段(其中5G-1為5.2GHz頻段,5G-2為5.8Ghz頻段),三個發射頻段全部採用4×4發射技術,其中2.4GHz頻段最高無線傳輸速率為1000Mbps,2個5GHz頻段的最高無線傳輸速率均為2167Mbps,從而整體速率達5300Mbps。。

在三頻的構架上,2.4G和5G-1兩組信號分別搭載於有源天線的正負兩極,5G-2信號搭載於內置的4×4平板天線上。

3、 雙核處理器

一般的使用場景中,路由器產品的資料處理單元的配置都不會成為短板,單核處理器也已經足夠,但由於網件R8500擁有三頻四流性能、多使用者MIMO技術、6個千兆局域網埠等一系列技術,在較大的工作負載下處理器的運算強度還是很高的,所以網件R8500採用了1.4GHz雙核處理器,以滿足更苛刻的使用場景。

4、 Smart Connect

Smart Connect是多頻路由器常配備的功能,它能讓路由器的多個頻段信號合併成一個SSID,使用者在連接該網路的時候,路由器會根據移動設備的距離、最大頻寬等情況將其分配在最優的頻段上。

在網件R8500上,Smart Connect功能可以將兩個5GHz的網路合併到一個無線網路名稱(SSID)下,當多個設備連接這個網路時,路由器會自動將距離路由器較近的無線設備優先分配到5G-2網路上,因為5G-2網路使用的內置4×4天線在近場小範圍無遮擋的情況下具有最佳的連接品質;同時,路由器會將距離較遠、有牆體阻隔的無線設備優先分配到5G-1上,因為該網路使用的外置4×4有源天線具有更廣的覆蓋範圍和更好的穿牆性能。

這樣做的好處是,用戶不用再考慮應該連接哪個網路才能得到更好的信號,只需連接網路,路由器會自動將使用者設備分配到最適宜的頻段上。

Smart Connect功能的開關在“無線”選項卡下,比較不起眼的位置,默認為關閉,勾選並應用即可開啟。

5、 Dynamic QoS

網件R8500搭載的Dynamic QoS(動態QoS)主要針對遊戲及視頻流媒體任務進行優化。在有多個設備、眾多不同任務同時使用網路的時候,動態QoS會根據不同的設備和不同應用程式判斷使用者正在進行的任務,然後利用頻寬分配和優先導送技術,自動地為那些如線上遊戲和視頻流等對網路延遲特別敏感的應用程式分配更多的頻寬,同時保證低優先順序的應用程式持續運行。

其實類似的技術很多,整個資料傳輸中各個環節幾乎都有類似的技術應用,比如受玩家們追捧的“Killer”網卡就有同樣的遊戲資料優先分配的設定,手機和部分筆記型電腦的系統軟體通常層面也有類似優化。而R8500的Dynamic QoS功能官方宣傳中提到了應用程式級別的監控和頻寬分配,所以小編也測試了幾個常見使用場景下,Dynamic QoS功能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1.設置介面:

後臺左側的Dynamic QoS功能選項卡下可以開啟該功能,由於Dynamic QoS功能與頻寬和者更新性能優化資料庫。

同時,開啟Dynamic QoS功能後可從頁面下方的連結或是左側“已接設備”選項卡中點擊設備名稱來查看網路中每台設備正在運行的主要程式。

注意到,暴雪戰網的“Battle.net”被識別了出來,網件宣稱的程式級別監控並非誇口。然而,迅雷的幾個主進程被識別出來,但是真正佔用頻寬的下載進程卻被歸類到“Others”中,看樣子對國產軟體資料資料的掌握並不完美。

2.場景實測:

1.在一台無線連接的電腦上全速進行下載任務時開啟遊戲:

關閉Dynamic QoS:

開啟Dynamic QoS:

結論:是否開啟Dynamic QoS並沒有區別,遊戲直接與伺服器斷開連接。上圖中似乎Ping值有改善,實則不然,無論是否開啟Dynamic QoS,遊戲都在迅雷開啟全速下載模式之後,延遲一路飆升,遊戲無法操作,並在幾秒種後與伺服器斷開連接,遊戲退出。所以,上面兩張圖中的Ping值資料沒有對比意義,只是小編在遊戲斷開連接之前的截下,見證延遲飆升的過程(這裡也不得不感慨迅雷搶佔頻寬的恐怖實力)。

2.在網線連接和無線連接的兩個設備之間分別開啟下載任務和遊戲

結論:在分別採用網線連接和無線連接的兩台設備中,無論哪一台開啟全速下載、另一台進行遊戲時,無論是否開啟Dynamic QoS,遊戲始終流暢運行,網線連接和無線連接的兩台設備之間似乎互不影響。

3.在連接同一無線網路的兩台設備中,一台開啟全速下載,另一台開啟遊戲:

關閉Dynamic QoS:

遊戲Ping值基本在300以上,遊戲操作有明顯卡頓,這對於FPS遊戲來說是“致命”的。

開啟Dynamic QoS:

下載任務幾乎跑滿了網速的情況下,遊戲裝置操作流暢,幾乎沒有受到影響。而在另一台設備暫停下載並重新開始下載之後,Ping值有一到兩秒的短暫升高,但最高也不到100,而且只持續了一兩秒,隨後迅速回落,穩定在30以下。

結論:在多台設備連接同一個無線網時,開啟Dynamic QoS功能確實能有效改善網路頻寬分配,讓遊戲體驗基本不受到其他設備的影響。

6、 MU-MIMO

MU-MIMO全稱為Multi-User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即“多用戶多入多出技術”,它允許無線路由器同時與多個無線終端進行通訊。與之相對的,是現在普遍採用的SU-MIMO(Single-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單用戶多輸入多輸出),它只允許單根天線同時與單個設備之間進行通訊,當多個設備連接網路時,SU-MIMO設備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切換與多個設備的通訊。相較而言,MU-MIMO的通訊效率要高得多,也跟更能充分發揮網路容量的效能,這也是未來的主流發展方向。

不過,MU-MIMO不僅需要路由器支援,同時還需要移動設備支援。所以大家在選購長期使用的路由器和手機等移動設備時,可以著重考慮支援MU-MIMO的設備。

MU-MIMO功能的設置藏得比較深,在路由器後臺“高級”——“高級設置”——“無線設置”選項卡底部,同樣也是勾選並應用後開啟。

7、 易共用

易共用的ReadySHARE功能允許使用者在局域網中通過USB連接U盤等設備提供共用存儲,或者連接印表機設備提供便捷的列印功能。ReadySHARE Vault功能可以為您的Windows電腦提供自動的連續或定時備份。

而易共用ReadyCLOUD功能則能讓用戶從網際網路遠端存取與路由器USB埠相連的USB存放裝置,輕鬆搭建個人雲盤。

下面,我們簡單地用U盤測試一下易共用。將一個USB 3.0 U盤連接在路由器USB 3.0介面上之後,進入路由器後臺“易共用”選項卡可查看到剛連接的存放裝置的一些基本資訊:

用戶可點擊“編輯”進行詳細的功能設置,並且可以看到易共用提供了多種方式訪問這個存儲空間:

在網線連接的電腦上測試USB3.0 U盤通過以共用能達到的速度:

讀取數據約85MB/s:

寫入資料約41MB/s:

可以看到,這一速度還是比較可觀的,易共用對於一般的家庭使用來說,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 滿足共用存儲的需要。

四、總結:

網件R8500路由器憑藉強悍的硬體設定,帶來了令人驚歎的信號強度和覆蓋範圍,同時還附加了眾多頂尖的技術和強大的功能。

4有源+4內置天線設計搭配雙核處理器,實現了三頻5.3Gbps的超高無線傳輸速率;儘管後臺的設置介面還有優化的空間,但有著良好的桌面、移動用戶端軟體支援,值得肯定;Smart Connect實現了5G頻段通信智慧分配頻段,讓用戶更省心;Dynamic QoS功能雖不能實現“程式級別”的精准控制頻寬分配,但在多個設備同時使用某一無線網路的時候還是能比較明顯地改善網路延遲狀況,令人印象深刻;MU-MIMO則更多的是面向未來的設計,當越來越多的移動設備都開始支援這一技術的時候,網路的利用效率將得到極大地提升;人性化的易共用也能為一般使用者搭建簡易的共用存儲、雲存儲等帶來更多的便利。

這些都讓網件R8500更有具廣泛的適應性和更豐富的可玩性,同時也讓這個發佈於兩年前的旗艦產品,知道今天依然可以成為同類設備中的佼佼者。

底部四角有防滑墊,標籤上記錄了部分產品資訊。

配件方面,網件R8500配備了一個電源適配器和一根千兆網線,以及產品說明書、保修卡等。

二、路由器設置:

路由器後臺:

後臺首頁顯示有路由器當前的工作狀態,便於快速查看:

無線網路的設置也非常詳細:

但是的注意的是,一些常用設置放在了頁面頂部的“高級”選項卡下,比如鏈路聚合設置在“高級”——“高級設置”——“太網埠聚合”:

而路由器的固件升級則在“高級”——“管理”——“路由器升級”選項卡下,既可以通過電腦下載固件並上傳到路由器進行升級,也能點擊右上角的“檢測”讓路由器自己在伺服器上搜索有無新固件可以更新:

網件精靈(NETGEAR genie):

網件精靈是網件的用戶端,能實現大多數常用的路由器設置。

同時,網件精靈還擁有手機端,同樣也功能豐富,支援Android和iOS設備。

三、產品主要特點及相關測試:

R8500搭載了諸多的先進的無線傳輸技術,小編先向大家簡要介紹這些技術,並對其中一部分方便直接測試的項目進行相應測試。不過,在開始之前有一個重要的設置項要測試,它將對無線網路信號強度產生重要影響。

區域選擇對信號強度的影響測試:

雖然擁有強大的硬體設定,但無線信號的強度卻還會受到另一個因素的制約——法規。由於國情的不同,每個國家對無線發射功率有著不同的限制。我國的法律規定的發射功率上限與北美、澳洲等一些國家相比並不高,而國際上知名的路由器大廠的產品在進入中國時一般都嚴格遵循相關的規定,把功率限制在低於規定的水準,相反一些國產小品牌對國家標準並沒有嚴格遵守,讓產品以高於規定上限的功率工作,這就使得部分消費者產生了“國際大廠的路由器還不如國內小品牌的信號好”這種錯覺。

網件R8500產品也嚴格遵循著我國相關的規定,將無線發射功率限制在規定的功率之內,同時對國內產品的區域選擇做了一定的修改限制。想要通過更改區域選擇來提高無線發射功率是可行的,不過小編在此強調,開啟此功能引起的的後果需自行承擔,下文中講述的開啟區域選擇功能的教程方式僅供學習交流。

通過Telnet指令方式可以打開R8500被鎖住的區域選擇功能和查詢R8500當前最大發射功率。所以,首先要開啟電腦系統和路由器系統的Telnet功能。

Win7/8/10使用者可通過控制台——程式——啟動或關閉Windows功能——“Telnet用戶端”選項前打鉤的方式開啟系統的Telnet功能。

而路由器的Telnet功能需要通過R8500的debug管理頁面來開啟,打開路由器debug頁面的位址為:http://路由IP/debug.htm,其中路由器IP需根據各位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輸入。登錄過後,就能在頁面的下方查看到“Enable Telnet”選項,勾選該選項之後即開啟了路由器的Telnet。

完成以上步驟後,便可在PC上打開“命令提示符(CMD)”應用,輸入telnet測試埠命令:telnet路由IP,進入Telnet介面。

在路由器後臺設置介面,區域選擇如果是灰色,無法操作的,可在Telnet介面中,先輸入:cd sbin 而後輸入:burnsku 0x0004 來開啟區域選擇功能,開啟後路由器後臺設置介面如下:

而在Telnet介面中輸入命令:wl txpwr_target_max即可查詢到路由器在當前模式下工作的最大功率,雖然數值後沒有單位,但數值大小足以表現出不同區域設置下的巨大差異。比如,在“區域選擇”設置為“中國”時,查詢得到R8500的最大發射功率為:12.00 12.00 12.00 12.00。

為了更全面地瞭解路由器的工作模式,小編通過Telnet命令逐個測試了R8500“區域選擇”中所有區域的最大功率,並匯總資料如下表(由於每個區域回饋的資訊均為四個相同的數值,小編在此只列出一個來表示):

(表中順序按數值昇冪排列,不同版本、不同批次產品在上述數值上可能會有細微差異)

可以看到,北美、澳大利亞、臺灣這幾個地區的發射功率都比較高。而為了證實這一設置確實會對WiFi信號強度產生影響,小編使用Wifi分析儀測試了在一定距離上,R8500“區域選擇”由“中國”切換到“美國”前後手機接收到的無線信號強度變化,如下所示:

由於小編所在區域無線信號環境比較複雜,所以特將R8500三頻每個信號變化分別展示如下:

在更遠的另一點也測得類似的結果:

可以看到,在將“區域設置”從“中國”改為“美國”後,路由器經過短暫的調整,三個頻段的信號強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2.4G信號似乎是經歷了一次重啟過程,所以有短暫信號丟失),其中2.4GHz頻段信號強度增幅最明顯,5G-1次之,5G-2只是略微有提升。

由此基本可以確定,路由器的“區域選擇”確實會對其發射功率和信號覆蓋強度產生影響,而本文後面的測試也將基於該路由器最佳的工作狀態進行。

產品主要特點:

1、 4有源天線+4內置天線設計

網件R8500最大的賣點之一便是首次採用有源天線設計,它擁有4根外置有源天線和4根內置天線以擴大信號覆蓋範圍。一般來說,無源天線是指只包含接收天線模組的天線,而有源天線是指集成了接收天線模組、低雜訊放大模組、電源供給模組的天線。

用網件官網的介紹來說,路由器的發展速度很快,其WiFi的發射功率也越來越強,但是移動設備的WiFi信號發射效果卻遠遠落後于路由器,這樣的巨大落差使得WiFi網路的試用體驗大打折扣。而有源天線技術則能有效改善這一狀況,網件將WiFi放大器從主機板位置移到了天線頂端,這些有源天線能在天線內部補強從移動端發射過來的信號強度,避免在天線和主機板之間的信號流失,提升WiFi性能。

信號強度測試:

A. 路由器正前方1米距離無遮擋:

B. 路由器左側90°方向,6米,間隔兩層非承重牆(木質牆)

C. 路由器左前方約45°方向,25米,間隔三層非承重牆(木質牆)

就結果來看,即便R8500部署在公司角落的情況下,整個公司的所有區域都擁有非常良好的信號強度。如此優良的信號覆蓋確實令人驚歎,看得出8天線設計確實為R8500的信號覆蓋提供了穩固的硬體級保障。

2、 3頻段5.3Gbps傳輸

三頻四流則是網件R8500的另一大賣點。R8500擁有1個2.4GHz頻段和2個5GHz頻段(其中5G-1為5.2GHz頻段,5G-2為5.8Ghz頻段),三個發射頻段全部採用4×4發射技術,其中2.4GHz頻段最高無線傳輸速率為1000Mbps,2個5GHz頻段的最高無線傳輸速率均為2167Mbps,從而整體速率達5300Mbps。。

在三頻的構架上,2.4G和5G-1兩組信號分別搭載於有源天線的正負兩極,5G-2信號搭載於內置的4×4平板天線上。

3、 雙核處理器

一般的使用場景中,路由器產品的資料處理單元的配置都不會成為短板,單核處理器也已經足夠,但由於網件R8500擁有三頻四流性能、多使用者MIMO技術、6個千兆局域網埠等一系列技術,在較大的工作負載下處理器的運算強度還是很高的,所以網件R8500採用了1.4GHz雙核處理器,以滿足更苛刻的使用場景。

4、 Smart Connect

Smart Connect是多頻路由器常配備的功能,它能讓路由器的多個頻段信號合併成一個SSID,使用者在連接該網路的時候,路由器會根據移動設備的距離、最大頻寬等情況將其分配在最優的頻段上。

在網件R8500上,Smart Connect功能可以將兩個5GHz的網路合併到一個無線網路名稱(SSID)下,當多個設備連接這個網路時,路由器會自動將距離路由器較近的無線設備優先分配到5G-2網路上,因為5G-2網路使用的內置4×4天線在近場小範圍無遮擋的情況下具有最佳的連接品質;同時,路由器會將距離較遠、有牆體阻隔的無線設備優先分配到5G-1上,因為該網路使用的外置4×4有源天線具有更廣的覆蓋範圍和更好的穿牆性能。

這樣做的好處是,用戶不用再考慮應該連接哪個網路才能得到更好的信號,只需連接網路,路由器會自動將使用者設備分配到最適宜的頻段上。

Smart Connect功能的開關在“無線”選項卡下,比較不起眼的位置,默認為關閉,勾選並應用即可開啟。

5、 Dynamic QoS

網件R8500搭載的Dynamic QoS(動態QoS)主要針對遊戲及視頻流媒體任務進行優化。在有多個設備、眾多不同任務同時使用網路的時候,動態QoS會根據不同的設備和不同應用程式判斷使用者正在進行的任務,然後利用頻寬分配和優先導送技術,自動地為那些如線上遊戲和視頻流等對網路延遲特別敏感的應用程式分配更多的頻寬,同時保證低優先順序的應用程式持續運行。

其實類似的技術很多,整個資料傳輸中各個環節幾乎都有類似的技術應用,比如受玩家們追捧的“Killer”網卡就有同樣的遊戲資料優先分配的設定,手機和部分筆記型電腦的系統軟體通常層面也有類似優化。而R8500的Dynamic QoS功能官方宣傳中提到了應用程式級別的監控和頻寬分配,所以小編也測試了幾個常見使用場景下,Dynamic QoS功能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1.設置介面:

後臺左側的Dynamic QoS功能選項卡下可以開啟該功能,由於Dynamic QoS功能與頻寬和者更新性能優化資料庫。

同時,開啟Dynamic QoS功能後可從頁面下方的連結或是左側“已接設備”選項卡中點擊設備名稱來查看網路中每台設備正在運行的主要程式。

注意到,暴雪戰網的“Battle.net”被識別了出來,網件宣稱的程式級別監控並非誇口。然而,迅雷的幾個主進程被識別出來,但是真正佔用頻寬的下載進程卻被歸類到“Others”中,看樣子對國產軟體資料資料的掌握並不完美。

2.場景實測:

1.在一台無線連接的電腦上全速進行下載任務時開啟遊戲:

關閉Dynamic QoS:

開啟Dynamic QoS:

結論:是否開啟Dynamic QoS並沒有區別,遊戲直接與伺服器斷開連接。上圖中似乎Ping值有改善,實則不然,無論是否開啟Dynamic QoS,遊戲都在迅雷開啟全速下載模式之後,延遲一路飆升,遊戲無法操作,並在幾秒種後與伺服器斷開連接,遊戲退出。所以,上面兩張圖中的Ping值資料沒有對比意義,只是小編在遊戲斷開連接之前的截下,見證延遲飆升的過程(這裡也不得不感慨迅雷搶佔頻寬的恐怖實力)。

2.在網線連接和無線連接的兩個設備之間分別開啟下載任務和遊戲

結論:在分別採用網線連接和無線連接的兩台設備中,無論哪一台開啟全速下載、另一台進行遊戲時,無論是否開啟Dynamic QoS,遊戲始終流暢運行,網線連接和無線連接的兩台設備之間似乎互不影響。

3.在連接同一無線網路的兩台設備中,一台開啟全速下載,另一台開啟遊戲:

關閉Dynamic QoS:

遊戲Ping值基本在300以上,遊戲操作有明顯卡頓,這對於FPS遊戲來說是“致命”的。

開啟Dynamic QoS:

下載任務幾乎跑滿了網速的情況下,遊戲裝置操作流暢,幾乎沒有受到影響。而在另一台設備暫停下載並重新開始下載之後,Ping值有一到兩秒的短暫升高,但最高也不到100,而且只持續了一兩秒,隨後迅速回落,穩定在30以下。

結論:在多台設備連接同一個無線網時,開啟Dynamic QoS功能確實能有效改善網路頻寬分配,讓遊戲體驗基本不受到其他設備的影響。

6、 MU-MIMO

MU-MIMO全稱為Multi-User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即“多用戶多入多出技術”,它允許無線路由器同時與多個無線終端進行通訊。與之相對的,是現在普遍採用的SU-MIMO(Single-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單用戶多輸入多輸出),它只允許單根天線同時與單個設備之間進行通訊,當多個設備連接網路時,SU-MIMO設備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切換與多個設備的通訊。相較而言,MU-MIMO的通訊效率要高得多,也跟更能充分發揮網路容量的效能,這也是未來的主流發展方向。

不過,MU-MIMO不僅需要路由器支援,同時還需要移動設備支援。所以大家在選購長期使用的路由器和手機等移動設備時,可以著重考慮支援MU-MIMO的設備。

MU-MIMO功能的設置藏得比較深,在路由器後臺“高級”——“高級設置”——“無線設置”選項卡底部,同樣也是勾選並應用後開啟。

7、 易共用

易共用的ReadySHARE功能允許使用者在局域網中通過USB連接U盤等設備提供共用存儲,或者連接印表機設備提供便捷的列印功能。ReadySHARE Vault功能可以為您的Windows電腦提供自動的連續或定時備份。

而易共用ReadyCLOUD功能則能讓用戶從網際網路遠端存取與路由器USB埠相連的USB存放裝置,輕鬆搭建個人雲盤。

下面,我們簡單地用U盤測試一下易共用。將一個USB 3.0 U盤連接在路由器USB 3.0介面上之後,進入路由器後臺“易共用”選項卡可查看到剛連接的存放裝置的一些基本資訊:

用戶可點擊“編輯”進行詳細的功能設置,並且可以看到易共用提供了多種方式訪問這個存儲空間:

在網線連接的電腦上測試USB3.0 U盤通過以共用能達到的速度:

讀取數據約85MB/s:

寫入資料約41MB/s:

可以看到,這一速度還是比較可觀的,易共用對於一般的家庭使用來說,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 滿足共用存儲的需要。

四、總結:

網件R8500路由器憑藉強悍的硬體設定,帶來了令人驚歎的信號強度和覆蓋範圍,同時還附加了眾多頂尖的技術和強大的功能。

4有源+4內置天線設計搭配雙核處理器,實現了三頻5.3Gbps的超高無線傳輸速率;儘管後臺的設置介面還有優化的空間,但有著良好的桌面、移動用戶端軟體支援,值得肯定;Smart Connect實現了5G頻段通信智慧分配頻段,讓用戶更省心;Dynamic QoS功能雖不能實現“程式級別”的精准控制頻寬分配,但在多個設備同時使用某一無線網路的時候還是能比較明顯地改善網路延遲狀況,令人印象深刻;MU-MIMO則更多的是面向未來的設計,當越來越多的移動設備都開始支援這一技術的時候,網路的利用效率將得到極大地提升;人性化的易共用也能為一般使用者搭建簡易的共用存儲、雲存儲等帶來更多的便利。

這些都讓網件R8500更有具廣泛的適應性和更豐富的可玩性,同時也讓這個發佈於兩年前的旗艦產品,知道今天依然可以成為同類設備中的佼佼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