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又見“散步外交” 李克強與特恩布林悉尼上演“老友記”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 張子揚)連續陰雨一周的悉尼在25日上午“撥雲見日”。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繁忙的訪澳行程中, 專門抽出時間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林相約來到悉尼皇家植物園散步, 上演了一場“不打領帶的外交”。

“儘管只是一次散步, 透出的資訊卻非常豐富。 ”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王震宇看來, 兩國總理是用這種特殊的互動方式告訴外界, “中澳關係現在的緊密程度, 雙方會晤的成功, 以及私人友情的加固”。

當地時間3月24日下午,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悉尼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林共同出席中澳經貿合作論壇並發表演講。

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散步外交”釋放的積極信號

王震宇注意到, 兩位領導人身著便裝, 步態輕鬆, 完全沒有任何拘束感, 猶如相識多年的老友, 通過一次輕鬆的“散步外交”, 加深了彼此的友誼。 “特別是兩人肩並肩一起合影, 用自拍的方式與民眾零距離互動, 讓年度會晤這個主題增添了更多內涵。 ”

給王震宇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在短短數十個小時內, 兩國總理舉行了多場會晤, 見證雙方合作檔的簽署、共見記者, 包括中澳兩國決定構建雙邊自貿協定、發展戰略對接、科技創新、區域經濟合作四大合作平臺, 建立創新、能源、高級別安全三大對話機制, 這一系列舉措, 勾勒出未來兩國全方位合作的框架,

釋放不斷前進的積極信號。 ”

回顧李克強與特恩布林的“私人互動”, 可以追溯至2015年。 當年11月在馬來西亞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時, 李克強同特恩布林舉行中澳總理年度定期會晤後, 還相互贈送了禮物。 特恩布林向李克強贈送了一個3D列印的鈦合金紀念品, 上面鏤空雕刻著龍和袋鼠圖案, “象徵著中澳之間的友誼”。 李克強則向特恩布林回贈一幅蘇繡駿馬圖, 寓意“兩國關係一馬平川”。

如今, 為了歡迎遠道而來的李克強, 特恩布林顯然做足了準備。

“據我所知, 李克強總理是第一位具有法學專業背景的中國總理, 我只是澳大利亞的第14位具有律師背景的總理。 而且我也沒有像李總理在學生時代就翻譯出了著名的《法律的正當程式》。

特恩布林在當地時間23日舉行的歡迎午宴致辭開場白中說, “李克強總理同時擁有經濟學和法學專業背景, 你也一定知道中澳兩國互惠互利程度有多強。 ”

當地時間3月24日下午,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悉尼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林共同出席第二屆中澳省州負責人論壇並致辭。 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散步外交”的“四兩撥千斤”之妙

王震宇告訴中新社記者, 在中澳兩國業已成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背景下, 雙方一系列高密度會晤安排, 反映出了中澳總理的務實和高效。 而一場特殊的“散步外交”佈局, 無疑為促進兩國關係的提升注入“錦上添花”的功效。

有分析指出, “散步外交”使兩國領導人在輕鬆隨和的氣氛中探討兩國共同關心的問題,

大有四兩撥千斤之妙。 不僅會加強彼此的私人友誼, 還將為雙方會談全面規劃未來數年兩國關係發展、務實合作做了美好的鋪墊。 對於“散步外交”, 中外領導人自然深諳“題中之意”。

盤點李克強近年來與外國領導人的“私人互動”, 不乏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頤和園散步、與印度總理莫迪在天壇玩自拍、與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釣魚臺國賓館話約定。

例如2016年6月12日, 在與來華訪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小範圍會談前, 李克強首先安排了一項特殊的外交行程:與默克爾在頤和園散步20多分鐘。

同樣場景曾出現在四年前李克強訪德期間。 當時, 默克爾特意在距離柏林一小時車程的梅澤貝格宮設晚宴款待李克強,

並在晚宴前與李克強在花園內散步“私聊”。

從梅澤貝格宮到頤和園, “散步外交”既是中德兩位總理延續良好私交的“禮尚往來”, 也見證著中德合作關係的友好升溫。

有學者認為, 在中國近些年的外交實踐中, 非常重視高層領導之間的私人互動, 並借用“非常規外交”來加深兩國關係。 如家鄉外交、散步外交、媒體外交, 這些新穎的外交形式使得國家領導人的外事活動更加生動。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馬振崗此前受訪時表示, “非常規外交”的特別之處就是減少正式官方色彩, 更像領導人之間的日常交流, 感情上更容易投入。

“中澳兩國領導人能在繁忙的會晤期間抽時間發展私人友誼, 可謂是‘相當奢侈’。兩國關係只有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現這樣的安排,非常可貴。”王震宇說。(完)

可謂是‘相當奢侈’。兩國關係只有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現這樣的安排,非常可貴。”王震宇說。(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