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9名碩博研究生相城“畢業”,看看他們交出的答卷~

“畢 業 ”啦 ~

2017年高校研究生相城社會實踐總結會召開

為相城暑期社會實踐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今年暑期, 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5所高校的49名碩博研究生來到相城開展社會實踐。

短短40天時間, 參加社會實踐的碩博研究生深入基層、勤奮工作、施展才華, 積極融入相城創新發展的實踐一線開展技術服務, 成效明顯。

前期對接成功的45個項目完成26項,

取得階段性成果19項, 同時完成接收單位臨時提出的技術專案4項, 解決技術、管理難題36個, 製作專利申請材料4項, 開辦培訓班21期, 培訓245人次。

5所高校11名碩博研究生被授予

“2017年高校研究生社會實踐優秀學員”榮譽稱號

6家接收單位被授予“優秀接收單位”榮譽稱號

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等3個板塊人才辦

被授予“優秀組織單位”榮譽稱號

區政府副區長查焱在總結會上講話

查焱充分肯定了5所名校學子社會實踐期間所表現出的良好工作作風和各項成果,

並希望各位名校學子, 廣泛推介宣傳相城, 為相城經濟社會的發展獻計獻策, 學成之日把目光投向相城, 來相城貢獻才華和智慧。

今年是相城區開展研究生掛職實踐活動的第十個年頭, 十年的探索, 地校合作培養使用人才模式趨於成熟, 掛職實踐成效日益顯著。

十年來, 相城區共接收各高校掛職實踐研究生422名, 其中73名研究生骨幹掛職機關、企事業單位, 完成項目調研73個;349名研究生赴193家(次)企事業單位, 完成206個專案的技術攻關或服務, 取得階段性成果82項, 解決技術、管理難題277個, 製作專利申請材料12項。

1

感知歷史文化底蘊

蘇州, 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有著2500多年的滄桑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7月15日,相城區人社局組織社會實踐研究生遊覽了虎丘、拙政園兩大風景名勝,參觀了蘇州博物館。

以前,同學們對“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已有初步印象,這次遊覽參觀讓大家對蘇州的歷史文化底蘊有了更為真切的感知。

相城,得名於2500多年前吳國丞相伍子胥為建造闔閭大城而“象天法地,相土嘗水”。

相城,走出了“兵聖”孫武、“商聖”範蠡、“明四家”沈周及文徵明、中國通俗文學之父馮夢龍,更孕育了禦窯金磚、元和緙絲、陸慕蟋蟀盆、巧生爐、太平船模、渭塘珍珠等特有物產。

7月22日下午,團區委、區人社局組織大家參觀了禦窯金磚博物館,觀看了電影《馮夢龍傳奇》。向大家展現了相城深厚歷史文化的一面,讓大家對相城有了全新的認識。

2

感受創新創業氛圍

7月22日上午,區人社局組織社會實踐研究生參觀了新門戶·創客空間和陽澄湖國際科創園兩個科技創新載體,並聆聽了工作人員精彩的講解。

蘇州新門戶·創客空間位於蘇州高鐵新城,成立於2015年7月,經過兩年的運營發展,目前創客空間在孵企業有53家,其主要領域涉及手機遊戲、影視動漫、物聯網開發、網路文學等多個特色產業。

今年接收社會實踐研究生的虛幻競技(蘇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超視界鐳射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蘇州荻溪創業孵化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就位於新門戶·創客空間內。

陽澄湖國際科創園由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與由中關村創業大街運營方“清控科創”打造的蘇州小樣青年社區合作運營。

蘇州小樣青年社區是一個科技載體,聚焦創業者的專業需求,以科技企業的訴求為先導,致力於將清華大學的學術資源和學術力量嫁接到相城,服務相城的科技型企業。目前,載體內的領域主要以智慧製造、節能環保、大資料三大產業為導向。

新門戶·創客空間和陽澄湖國際科創園,是創新創業的熱土,很多創業者在這裡實現了人生夢想。參觀這兩個科技創新載體,讓大家對相城的創新創業氛圍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從而萌生了創新創業夢。

3

熟悉最新人才政策

7月22日上午,相城區人才辦副主任、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副局長朱震為社會實踐研究生解讀了區委、區政府最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完善陽澄湖人才計畫及配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見(試行)》。

該《意見》有科技領軍人才計畫、文化人才計畫、教育人才計畫、醫衛人才計畫、農業人才計畫、緊缺專技人才計畫、柔性引才計畫7個子計畫和優才計畫、安居工程、子女入學、醫療服務、發展獎勵和金融支援、社會化招才引智、企業研發投入補助、企業科技成果交易轉化、人才專案實施單位獎勵9項配套措施。同學們被優越的人才新政深深地吸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4

增進校友之間情誼

此外,團區委、區人社局邀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的在蘇校友與同學們進行了座談。

學長們給大家介紹了求學、工作的經歷,分享了由初來相城到紮根相城的生活感受,以切身體驗談了相城區人才政策的優越性、文化的包容性,對同學們畢業之後的就業、創業選擇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並希望同學們今後能夠來相城發展,為相城的後發崛起添磚加瓦。

研究生與校友圍繞學習、工作、生活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交流。不少同學都說,畢業之後將把蘇州相城作為就業、創業的首選之地。校友座談,加強了同學們與在蘇校友的溝通交流,增進了校友之間的情誼。

微信名:今日相城

微信ID:suzhou-xc

有著2500多年的滄桑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7月15日,相城區人社局組織社會實踐研究生遊覽了虎丘、拙政園兩大風景名勝,參觀了蘇州博物館。

以前,同學們對“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已有初步印象,這次遊覽參觀讓大家對蘇州的歷史文化底蘊有了更為真切的感知。

相城,得名於2500多年前吳國丞相伍子胥為建造闔閭大城而“象天法地,相土嘗水”。

相城,走出了“兵聖”孫武、“商聖”範蠡、“明四家”沈周及文徵明、中國通俗文學之父馮夢龍,更孕育了禦窯金磚、元和緙絲、陸慕蟋蟀盆、巧生爐、太平船模、渭塘珍珠等特有物產。

7月22日下午,團區委、區人社局組織大家參觀了禦窯金磚博物館,觀看了電影《馮夢龍傳奇》。向大家展現了相城深厚歷史文化的一面,讓大家對相城有了全新的認識。

2

感受創新創業氛圍

7月22日上午,區人社局組織社會實踐研究生參觀了新門戶·創客空間和陽澄湖國際科創園兩個科技創新載體,並聆聽了工作人員精彩的講解。

蘇州新門戶·創客空間位於蘇州高鐵新城,成立於2015年7月,經過兩年的運營發展,目前創客空間在孵企業有53家,其主要領域涉及手機遊戲、影視動漫、物聯網開發、網路文學等多個特色產業。

今年接收社會實踐研究生的虛幻競技(蘇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超視界鐳射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蘇州荻溪創業孵化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就位於新門戶·創客空間內。

陽澄湖國際科創園由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與由中關村創業大街運營方“清控科創”打造的蘇州小樣青年社區合作運營。

蘇州小樣青年社區是一個科技載體,聚焦創業者的專業需求,以科技企業的訴求為先導,致力於將清華大學的學術資源和學術力量嫁接到相城,服務相城的科技型企業。目前,載體內的領域主要以智慧製造、節能環保、大資料三大產業為導向。

新門戶·創客空間和陽澄湖國際科創園,是創新創業的熱土,很多創業者在這裡實現了人生夢想。參觀這兩個科技創新載體,讓大家對相城的創新創業氛圍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從而萌生了創新創業夢。

3

熟悉最新人才政策

7月22日上午,相城區人才辦副主任、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副局長朱震為社會實踐研究生解讀了區委、區政府最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完善陽澄湖人才計畫及配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見(試行)》。

該《意見》有科技領軍人才計畫、文化人才計畫、教育人才計畫、醫衛人才計畫、農業人才計畫、緊缺專技人才計畫、柔性引才計畫7個子計畫和優才計畫、安居工程、子女入學、醫療服務、發展獎勵和金融支援、社會化招才引智、企業研發投入補助、企業科技成果交易轉化、人才專案實施單位獎勵9項配套措施。同學們被優越的人才新政深深地吸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4

增進校友之間情誼

此外,團區委、區人社局邀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的在蘇校友與同學們進行了座談。

學長們給大家介紹了求學、工作的經歷,分享了由初來相城到紮根相城的生活感受,以切身體驗談了相城區人才政策的優越性、文化的包容性,對同學們畢業之後的就業、創業選擇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並希望同學們今後能夠來相城發展,為相城的後發崛起添磚加瓦。

研究生與校友圍繞學習、工作、生活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交流。不少同學都說,畢業之後將把蘇州相城作為就業、創業的首選之地。校友座談,加強了同學們與在蘇校友的溝通交流,增進了校友之間的情誼。

微信名:今日相城

微信ID:suzhou-xc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