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解析:為什麼烏空軍戰機在東部上空僅是“曇花一現”?

在烏克蘭東部戰事開始前, 烏克蘭空軍可用的戰機數量總計大約80架, 其中具備較好對地攻擊能力的僅僅只有13架蘇-24和19架蘇-25以及少量米-24武裝直升機, 除此之外也就剩下一些Su-27(對地攻擊能力弱)、米格29(對地攻擊能力弱)、米-8運輸直升機等戰機了。

烏克蘭空軍面對的困難不僅僅是戰機短缺, 其戰機飛行員更緊缺, 不但如此, 由於經費有限導致飛行員的訓練時間嚴重不足, 烏克蘭空軍隊伍中優秀飛行員數量所占比例十分之低, 這也是後來的烏空軍戰機不斷失利的重要原因。

時間到了2014年3月, 烏空軍戰機開始出現在東部戰場上空, 此時的民兵武裝分子手中並沒有太多的防空武器, 但是從4月開始, 民兵武裝開始從東部地區的多個軍火庫、兵工廠獲得了大量的防空武器, 而這就是烏克蘭空軍噩夢的開始。 此時它們獲得的主要是高射機槍、自行高射炮及蘇制/俄制的可擕式防空導彈以及“山毛櫸”中程防空系統、“鎧甲-S”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等。 由於民兵武裝中有退伍軍人及部分倒戈的原烏軍防空部隊人員, 後來還有部分境外“志願者”的加入, 所以防空武器的使用方面並不存在太大技術問題。

而烏克蘭空軍對地攻擊使用的Su-24/Su-25都是前蘇聯時期生產的,

技術水準落後, 且使用的依舊是機炮、火箭彈及非制導炸彈, 這也使得戰機不得不以低空接近目標後才能開火, 這給了東部民兵武裝很好的進攻機會, 此外, 民兵武裝很多時候是依託城市建築打防空遊擊戰, 發射完防空導彈後就立即躲入建築物中, 所以基本上可以說戰場環境也對烏克蘭空軍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還有一個嚴重問題是:烏空軍的進攻戰術較為單一、呆板, 反觀東部武裝的防空戰術時則顯得靈活多變, 所以烏克蘭空軍在整個參戰過程中絕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被動狀態。

從2014年4月到2014年9月, 烏克蘭官方承認的飛機戰損數量就已經接近總戰機數的一半, 包括:2架米格-29、9架蘇-25、2架蘇-24、17架直升機、兩架運輸機、兩架偵察機。 從同年10月起, 烏克蘭空軍就已經基本放棄了參與前線作戰的任務了。

儘管後續烏政府開始陸續解封了部分封存戰機並開始積極向北約請求軍援, 可是此時的北約各國均不願過分刺激俄羅斯, 所以除了支援烏克蘭一些輕武器及輔助用品外, 剩下的也就只有“口頭上的聲援”了。 反觀烏東部地區, 東部民兵武裝的實力卻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不論是防空武器還是地面戰所需要的輕、重武器、坦克裝甲等, 均有不等數量的新式裝備補充進來, 至此,政府軍與東部民兵武裝之間正式進入了“打打停停”的地面戰階段了。

最後,如果你喜歡本文,歡迎各位軍迷朋友參與話題討論並繼續關注本號哦,謝謝!

至此,政府軍與東部民兵武裝之間正式進入了“打打停停”的地面戰階段了。

最後,如果你喜歡本文,歡迎各位軍迷朋友參與話題討論並繼續關注本號哦,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