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奧巴馬也單親,為啥沒成“媽寶男”?

單親, 離異

如何教孩子

面對這個事實?

如何避免

培養出“媽寶男”?

你可以在這篇裡

找到答案

4:13唯美純音樂來自武志紅

最近, 一個朋友問我, 她就要離婚了, 4歲的兒子跟她。 面對這樣的處境, 她該在以後的生活中怎樣撫育兒子呢?

“你可以向奧巴馬的媽媽學習。 ”我回答說。

我曾在幾年前找過一些關於奧巴馬的資料, 他媽媽安·鄧納姆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她給兒子講述老奧巴馬的方式, 堪稱偉大。

太多人的內心是分裂的, 而其中相當一部分分裂的產生, 源自我們父母形象在我們心中的分裂。

最容易見到的情形是,

父母離婚了, 這一方對另一方有著巨大的憤怒乃至仇恨, 於是不斷給孩子灌輸這樣一些觀點:

你的爸爸(媽媽)不要你,

你的爸爸(媽媽)壞透了,

他(她)是惡魔

不僅如此, 有監護權的一方還會對孩子施加壓力, 要麼明說要麼暗示:

如果你膽敢親近或想念

那個不負責任的壞蛋

我會不高興

我會難過

甚至我會不要你

這個有監護權的一方幾乎總能取得成功。 最終, 孩子對她(他)表現得非常忠誠, 甚至仿佛已徹底遺忘了另一個父母的存在。

然而, 孩子的內心深處卻有著相反的力量。

他的潛意識會對被遺忘的另一個父母表達忠誠。

結果就是, 孩子意識上是一回事, 而潛意識上卻是另一回事, 於是巨大的“分裂”產生了。

這種分裂,

不只是心理上的分裂, 會帶來心理上的痛苦, 也是身體上的分裂, 會帶來很多種疾病。

幸運的是, 奧巴馬沒有遭遇這種分裂。

分離, 爸媽仍然愛你

我講這些故事告訴給本文一開始提到的那個朋友, 她說, 安真是一個偉大的媽媽, 她決定向她學習。

首先, 她要學習安, 多給兒子講他爸爸的優點, 並且告訴兒子, 爸爸真的很愛他。

其次, 她要兒子明白, 他們三人有三個關係:爸爸媽媽的關係, 爸爸和兒子的關係, 媽媽和兒子的關係。

現在結束的只是“爸爸媽媽的關係”, 而“父子關係”和“母子關係”並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爸爸媽媽還會一如既往地愛他, 甚至更愛他。

再次, 她要告訴丈夫, 她不會阻礙他和兒子的關係, 她知道並鼓勵他們彼此相愛。

最後, 我提醒她告訴兒子, 父母離婚是父母的事, 不是你的原因。 這一點也很重要。

因為小孩子以為, 什麼都是他導致的, 父母關係好是因為他, 父母關係破裂也是因為他, 於是, 父母婚姻的不幸也給他帶來了很大壓力。

但這種觀念很容易破除。 只要父母很清晰地告訴他, 這不是因為他就OK了。

從來不說爸爸壞話

奧巴馬剛出生不到一年, 他的爸爸老奧巴馬獲得了兩個求學機會a:一個是紐約新學院大學提供的足夠一家三口在紐約生活的優厚獎學金, 一個是去哈佛大學讀經濟學博士。

老奧巴馬毫不猶豫地去了哈佛, 他對安說:“我怎麼能拒絕最好的教育呢?”

這是1961年。 而1964年, 安提出離婚, 老奧巴馬沒有異議。

此後, 老奧巴馬帶著另一個美國女子去了肯亞老家工作。

看起來, 安有很多理由對老奧巴馬憤怒:

她一邊帶兒子一邊求學, 生活非常拮据。

而且, 自他們離婚後一直到1982年老奧巴馬遭遇車禍去世, 奧巴馬只見過爸爸一次。

此外, 老奧巴馬也沒支付過贍養費, 雖然安也沒有提出要贍養費, 但這個父親畢竟沒有盡過自己的責任。

然而, 安沒有表現過對老奧巴馬的憤怒, 也從來沒有在兒子面前說過爸爸的壞話。

Ann and Obama

安與年幼的奧巴馬

實際上, 每當和兒子談起他的爸爸, 安說的都是優點。

她對奧巴馬說, 他爸爸聰明, 幽默, 擅長樂器, 有一副好嗓子……

安可能是天生豁達, 所以只是給奧巴馬陳述事實, 也可能是希望兒子能因爸爸而自豪, 所以談的都是優點。

但不管是什麼原因, 她的這種方式都收穫了很好的結果 —— 她說的老奧巴馬的這些優點, 奧巴馬身上都有。

不僅如此, 更重要的收穫是, 媽媽這樣談到爸爸, 在極大程度上減輕了父母離婚給奧巴馬帶來的心理上的衝擊。

他的內心不僅不必分裂, 還學到了“豁達”, 並且也學會了如何在糟糕的情形下看到積極的一面。

這可能是奧巴馬在後來展現出的樂觀性格的重要緣由。

安不僅讓兒子以有這樣一個黑人父親自豪, 還讓兒子學會了作為一個黑人的自豪。

她經常帶民權運動的書籍、美國著名女黑人福音歌手馬哈利婭·傑克遜的錄音以及馬丁·路德·金的講稿回家, 要讓奧巴馬耳濡目染。

這一切給奧巴馬留下深刻印象:“她相信, 人們雖然擁有不同膚色,但本質是一樣的,人人生來平等”。

沒有人

一生下來

就懂得“歧視”

安原來的名字叫“斯坦利”,這是男孩的名字。奧巴馬的外祖父想要一個男孩,所以給她起了這個名字。

於是,一直到改名前,她常常因名字而遭到一些同學的嘲笑,但安很坦然地對待這一點,並不會因此而自卑或神經質地反擊。

她也教會了奧巴馬這種坦然。

小時候,當小夥伴們稱呼奧巴馬為“小黑孩”時,他也沒有感到什麼不妥。

或許因為,他已經從媽媽那裡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膚色,所以對“小黑孩”這種稱呼裡的蔑視意味免疫了。

1971年,安把10歲的奧巴馬送回了夏威夷。

小女兒瑪雅回憶,那是母親一生中最困難的決定,因為她在印尼生活,這會帶來很多困難。這時,她的樂觀天性發揮了作用。

對此,瑪雅說,媽媽曾教育她說:“不要被恐懼或狹隘的定義所束縛,不要在自己周圍築起圍牆,我們應當盡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親情和美好的事物。”

顯然,奧巴馬也繼承了媽媽的這一天性。

美國民主黨內初選中,儘管一開始希拉蕊佔據明顯上風,並在後來也給他造成過嚴重挑戰,而且他也遭遇過“牧師門”等事件,但奧巴馬和他的競選陣營從未亂過陣腳,每次都能化險為夷。

奧巴馬說“我身上最好的東西都要歸功於她”,在我看來,這些最好的東西中的No.1,或許就是安處理她、老奧巴馬和兒子的三角關係的方式。

無法壓抑的親緣認同

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說,不管在什麼情形下,孩子都本能地想向父母認同。

這種認同中的一個重要含義是:“我承認,我是你的孩子。”

很多父母要麼覺得,配偶有種種缺點,不想讓孩子向配偶認同,要麼覺得對配偶有恨意,而不想讓孩子認同配偶。

很多時候,這種努力看上去似乎收到了一些成效。

孩子意識上討厭、甚至仇恨父母中的另一方。

然而,這一定只是一個假像。

因為只要仔細去看,就會發現,這個孩子會有很多方式去認同那個被他排斥的父母一方。

例 如

爸爸是個酒鬼,媽媽討厭爸爸這一點,也教育兒子討厭爸爸。最終,兒子會意識上特別同意媽媽的說法。

但突然有一天,或者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理由,或者根本看不見什麼理由,這個兒子突然也酗酒了。

如果問他為什麼會酗酒,很難會問出原因來。

但通過解夢或催眠等技術會發現,他是在用這種方式對爸爸說:

“我承認我是你的兒子。”

所以,不管你的配偶是什麼人,都不要排斥孩子對配偶的認同。

並且很有趣的是,如果媽媽不教育兒子“討厭”酒鬼父親,甚至還一直強調:儘管他有缺點,但他畢竟是你的父親,他愛你,而且他也有許多優點。

那麼就會發現,這個男孩反而不容易通過酗酒的方式向父親表達忠誠了,他可以理性地看待這一點。

孩子向父母表達忠誠的動力,不僅體現在心理上,也體現在身體上。

如果一個孩子因為媽媽的壓力而排斥爸爸,那麼這也只是“意識上”的工作,而他的身體會用各種辦法去表達。

為了阻止身體的這種表達,這個孩子會發展出很多心理防禦的方式來。

最終,不僅導致了心理疾病的產生,也導致了身體疾病,而且心理疾病和身體疾病是互為因果的。

可以說,心理疾病的產生,是為了壓抑對爸爸表達忠誠,而身體疾病,則是這種被壓抑動力通過身體的表達方式。

我有一個來訪者,他的全身有各種各樣的疼痛和不舒服的症狀。他也是父母很早離婚,而他跟媽媽。

媽媽一直給他講父親是個惡魔,他討厭你恨你,你也要恨他。

但他一些模糊的記憶顯示,這不是真的,爸爸很愛他,而他也愛爸爸。

可他必須壓抑這種愛。否則,與他整日相處的媽媽會很痛苦。

而這種壓抑最終帶來了身體的各種疼痛。

非常有意思的是,隨著他對父親的認可越來越多,他身體的多個部位的疼痛也逐漸被化解了。

單親家庭的男孩子不能嫁?

拜託!蜜雪兒不要太幸福!

(前方高能預警:一大波狗糧正在逼近)

平常撒起狗糧來,旁若無人,手下尷尬的眼神回避如此一致

老婆迷,嘖嘖嘖

“我老闆又在逗他媳婦兒了。”

聯合國大會中間休息時,不知道奧巴馬說了什麼。反正核心就是讓自己媳婦兒樂一樂。

一起看煙花。

告別演講,之前說了那麼多沉重的話題都好好地,一說到感謝老婆就哭了。

而這一切,與安的充滿愛的“育兒經”密不可分。

奧巴馬談起媽媽時,是這麼說的:

我認為,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擁有最高尚靈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東西都要歸功於她。

人們雖然擁有不同膚色,但本質是一樣的,人人生來平等”。

沒有人

一生下來

就懂得“歧視”

安原來的名字叫“斯坦利”,這是男孩的名字。奧巴馬的外祖父想要一個男孩,所以給她起了這個名字。

於是,一直到改名前,她常常因名字而遭到一些同學的嘲笑,但安很坦然地對待這一點,並不會因此而自卑或神經質地反擊。

她也教會了奧巴馬這種坦然。

小時候,當小夥伴們稱呼奧巴馬為“小黑孩”時,他也沒有感到什麼不妥。

或許因為,他已經從媽媽那裡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膚色,所以對“小黑孩”這種稱呼裡的蔑視意味免疫了。

1971年,安把10歲的奧巴馬送回了夏威夷。

小女兒瑪雅回憶,那是母親一生中最困難的決定,因為她在印尼生活,這會帶來很多困難。這時,她的樂觀天性發揮了作用。

對此,瑪雅說,媽媽曾教育她說:“不要被恐懼或狹隘的定義所束縛,不要在自己周圍築起圍牆,我們應當盡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親情和美好的事物。”

顯然,奧巴馬也繼承了媽媽的這一天性。

美國民主黨內初選中,儘管一開始希拉蕊佔據明顯上風,並在後來也給他造成過嚴重挑戰,而且他也遭遇過“牧師門”等事件,但奧巴馬和他的競選陣營從未亂過陣腳,每次都能化險為夷。

奧巴馬說“我身上最好的東西都要歸功於她”,在我看來,這些最好的東西中的No.1,或許就是安處理她、老奧巴馬和兒子的三角關係的方式。

無法壓抑的親緣認同

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說,不管在什麼情形下,孩子都本能地想向父母認同。

這種認同中的一個重要含義是:“我承認,我是你的孩子。”

很多父母要麼覺得,配偶有種種缺點,不想讓孩子向配偶認同,要麼覺得對配偶有恨意,而不想讓孩子認同配偶。

很多時候,這種努力看上去似乎收到了一些成效。

孩子意識上討厭、甚至仇恨父母中的另一方。

然而,這一定只是一個假像。

因為只要仔細去看,就會發現,這個孩子會有很多方式去認同那個被他排斥的父母一方。

例 如

爸爸是個酒鬼,媽媽討厭爸爸這一點,也教育兒子討厭爸爸。最終,兒子會意識上特別同意媽媽的說法。

但突然有一天,或者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理由,或者根本看不見什麼理由,這個兒子突然也酗酒了。

如果問他為什麼會酗酒,很難會問出原因來。

但通過解夢或催眠等技術會發現,他是在用這種方式對爸爸說:

“我承認我是你的兒子。”

所以,不管你的配偶是什麼人,都不要排斥孩子對配偶的認同。

並且很有趣的是,如果媽媽不教育兒子“討厭”酒鬼父親,甚至還一直強調:儘管他有缺點,但他畢竟是你的父親,他愛你,而且他也有許多優點。

那麼就會發現,這個男孩反而不容易通過酗酒的方式向父親表達忠誠了,他可以理性地看待這一點。

孩子向父母表達忠誠的動力,不僅體現在心理上,也體現在身體上。

如果一個孩子因為媽媽的壓力而排斥爸爸,那麼這也只是“意識上”的工作,而他的身體會用各種辦法去表達。

為了阻止身體的這種表達,這個孩子會發展出很多心理防禦的方式來。

最終,不僅導致了心理疾病的產生,也導致了身體疾病,而且心理疾病和身體疾病是互為因果的。

可以說,心理疾病的產生,是為了壓抑對爸爸表達忠誠,而身體疾病,則是這種被壓抑動力通過身體的表達方式。

我有一個來訪者,他的全身有各種各樣的疼痛和不舒服的症狀。他也是父母很早離婚,而他跟媽媽。

媽媽一直給他講父親是個惡魔,他討厭你恨你,你也要恨他。

但他一些模糊的記憶顯示,這不是真的,爸爸很愛他,而他也愛爸爸。

可他必須壓抑這種愛。否則,與他整日相處的媽媽會很痛苦。

而這種壓抑最終帶來了身體的各種疼痛。

非常有意思的是,隨著他對父親的認可越來越多,他身體的多個部位的疼痛也逐漸被化解了。

單親家庭的男孩子不能嫁?

拜託!蜜雪兒不要太幸福!

(前方高能預警:一大波狗糧正在逼近)

平常撒起狗糧來,旁若無人,手下尷尬的眼神回避如此一致

老婆迷,嘖嘖嘖

“我老闆又在逗他媳婦兒了。”

聯合國大會中間休息時,不知道奧巴馬說了什麼。反正核心就是讓自己媳婦兒樂一樂。

一起看煙花。

告別演講,之前說了那麼多沉重的話題都好好地,一說到感謝老婆就哭了。

而這一切,與安的充滿愛的“育兒經”密不可分。

奧巴馬談起媽媽時,是這麼說的:

我認為,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擁有最高尚靈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東西都要歸功於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