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敢打扶貧資金的歪主意?嚴懲!扶貧款“末梢”要盯緊

福建省霞浦縣紀委今年以來嚴肅查處在扶貧項目資金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揮霍浪費、截留私分、虛報冒領等腐敗問題。 圖為霞浦縣紀委幹部蘇詩雄機構作用, 採取區縣黨委輪回巡察、紀檢幹部駐村(社區)監督等方法, 下移重心深挖扶貧領域問題線索。 四川省成都市紀委督促當地發改、財政、審計、農委、水務等職能部門, 對涉及本部門的涉農惠民專案和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開展專項整治工作,

累計督查抽查貧困戶1900余戶。

扶貧項目和資金到哪裡, 民生監督和專項監察就跟蹤到哪裡。 例如, 江西省金溪縣檢察院加強與金溪縣13個鄉(鎮)政府的溝通協商, 走訪有關職能部門, 建立健全資訊共用和通報機制, 著力打造涵蓋該縣各鄉鎮扶貧領域資訊4000餘條的資料庫, 成為推進和保障扶貧的“資料智庫”。

在重慶、河南、福建等地, 檢察機關還開展“精准扶貧、廉潔為民”專題警示宣傳教育基層行, 讓預防職務犯罪進村到戶。 一張張警示圖片, 一個個真實案例, 一部部廉政微電影, 深入人心。 目前, 通過建立扶貧領域基礎資料聯通機制, 檢察機關與扶貧部門之間線索快速移送和案件查辦協作配合機制逐步健全。

據瞭解, 扶貧部門12317舉報電話收到的涉及扶貧領域職務犯罪的舉報線索, 可直接移送同級檢察機關。

觀點

扶貧款“末梢”要盯緊

魏永剛

脫貧攻堅正到節骨眼兒上, 各地各部門扶貧力度在不斷加大。 很多扶貧舉措都與錢直接相關。 扶貧資金多起來, 如何用得好, 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發揮最大的作用, 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 上個月, 中央紀檢部門專門召開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視頻會場直達幾千個縣。 這次會議重點強調要加強監督檢查, 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這是脫貧攻堅新形勢對紀檢監督部門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推動脫貧攻堅勝利完成的重要動力。 檢察機關也表示, 要深入推進集中整治和加強預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

扶貧需要錢, 而有了錢怎麼花, 向來是一個大問題。 扶貧資金的使用不能一刀切, 需要根據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用好。 縣鄉村基層幹部是扶貧資金使用的“末梢”。 他們熟悉情況, 瞭解實際, 在扶貧資金的使用上多聽聽他們的意見, 賦予他們更多主動權, 是應該的。 但是, 這個環節又恰恰是監督執紀的薄弱環節。 一方面, 縣鄉村幹部人數多, 分佈廣, 監督執紀比較困難;另一方面, 扶貧資金到了貧困村乃至貧困戶那裡, 數額相對小, 不容易引起重視。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農村本來是人情社會, 村幹部在扶貧資金上的違紀行為很難受到村民察覺並進行舉報。 因此, 有些鄉村基層幹部就把扶貧資金當成了天上掉下來的“肉”,

覺得分下去、吃光了, 就算完成任務了。

過去, 扶貧資金使用中常出現的問題是“挪用”, 把修路的錢用來通電, 用通電的錢蓋房子, 一些基層幹部的“智慧”都用到了不同專案的“騰挪”上。 這幾年, 隨著扶貧力度加大, 扶貧資金使用監管制度不斷完善, 這種“騰挪”的必要性沒有了, 但少數基層幹部又在扶貧資金本身上動起腦子來。 資金申請到手, 首先考慮的是親友, 甚至自己人。 在貧困戶劃定和扶貧資金發放標準上, 想方設法給自己人“留口子”“找路子”。 更有甚者, 極少數村幹部還把扶貧資金當做拉選票的“資本”, 看看誰家選票多, 就把發放扶貧資金的標準偏向誰。 他們使用扶貧資金不徵求群眾意見, 申報扶貧專案不考慮扶貧效果,一心想的是把扶貧資金爭取來,好分錢買“民心”。

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啃硬骨頭”的關鍵期。扶貧的錢用得好,可以直接推動貧困戶脫貧,促進貧困地區發展;用不好,就可能讓群眾喪失對政府和社會幫扶力量的信心,甚至動搖我們党執政的民心基礎。扶貧資金凝結著各級政府對貧困群眾的關心,是貧困戶脫貧和貧困地區發展的“營養品”和“強心劑”。這些資金使用中出現“末梢問題”,不管它有多細小,都不是小問題,一定需要通過監督執紀和問責來解決。

用了扶貧資金,上了扶貧專案,就要看到實際效果。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和問責的主要著力點,應該緊盯三個方面:一是看錢花得對不對,有沒有違反財務紀律,是不是裝進自家口袋,或者給了自己的親朋好友;二是要問錢花出去之後有沒有效果,扶貧專案落地是不是發揮了作用;三是多聽群眾意見,讓群眾評議一下扶貧資金和扶貧專案是不是發揮了作用。多數群眾滿意才能算數。

監督執紀是手段,也是推動力。紀檢監察部門,尤其是市、縣的紀檢監察部門應該趕緊行動起來,加強對縣鄉村基層幹部的執紀問責,用問責行動和紀律手段來推動扶貧資金的正確使用,為脫貧攻堅盡力。

(見習編輯:劉辛未)

申報扶貧專案不考慮扶貧效果,一心想的是把扶貧資金爭取來,好分錢買“民心”。

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啃硬骨頭”的關鍵期。扶貧的錢用得好,可以直接推動貧困戶脫貧,促進貧困地區發展;用不好,就可能讓群眾喪失對政府和社會幫扶力量的信心,甚至動搖我們党執政的民心基礎。扶貧資金凝結著各級政府對貧困群眾的關心,是貧困戶脫貧和貧困地區發展的“營養品”和“強心劑”。這些資金使用中出現“末梢問題”,不管它有多細小,都不是小問題,一定需要通過監督執紀和問責來解決。

用了扶貧資金,上了扶貧專案,就要看到實際效果。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和問責的主要著力點,應該緊盯三個方面:一是看錢花得對不對,有沒有違反財務紀律,是不是裝進自家口袋,或者給了自己的親朋好友;二是要問錢花出去之後有沒有效果,扶貧專案落地是不是發揮了作用;三是多聽群眾意見,讓群眾評議一下扶貧資金和扶貧專案是不是發揮了作用。多數群眾滿意才能算數。

監督執紀是手段,也是推動力。紀檢監察部門,尤其是市、縣的紀檢監察部門應該趕緊行動起來,加強對縣鄉村基層幹部的執紀問責,用問責行動和紀律手段來推動扶貧資金的正確使用,為脫貧攻堅盡力。

(見習編輯:劉辛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