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小常識」地震來了怎麼辦,如何逃生避險?

由於地震災害的人員傷亡主要由建築物倒塌造成, 地震發生時迅速反應就成為成功避險關鍵。 地震來臨時, 應採取正確措施, 緊急避險。

就近選擇:來不及撤離的時候應該就近選擇安全的地方避震

在家, 應該躲在堅固的傢俱下、在衛生間等小開間處;在學校, 應保護頭部躲在書桌下或選擇牆角;在室外, 應選擇空曠的空地, 不要靠近高樓, 也不要臨近電線杆或其他容易倒塌的物體。

在平房中時, 如果室外空曠, 應迅速頭頂保護物跑到屋外;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其他堅固的傢俱旁, 躲在當建築物倒塌的時候容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 並用毛巾或者衣服捂住口鼻防塵、防煙。 廁所、衛生間由於空間較小, 穩定性較好, 加之又有水源, 即使建築物倒塌, 存活可能性也較大, 地震發生後躲避在衛生間生還的幾率很大。

靈活把握:應該靈活選擇避震地點,

視具體情境具體分析

正在教室上課或者正在工作場所上班、公共場所活動, 逃生者應該迅速抱頭、閉眼, 在講臺、課桌、工作臺和辦公室傢俱旁邊能形成三角區的地方躲避。

正在鬧市活動, 逃生者應注意保護頭部, 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 同時盡可能避開高大建築物、立交橋, 遠離高壓電線及化學、煤氣等工廠或設施。

正在野外活動, 逃生者應儘量避開山腳、陡崖, 以防滾石和滑坡;如遇山崩, 要向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跑, 切忌順著滾石的方向跑。

正在駕車行駛, 逃生者應迅速躲開立交橋、陡崖、電線杆等, 並儘快選擇空曠處停車。

不驚慌, 不亂跑, 待強震過後迅速有序撤離

在室內首先要將門打開, 確保出口暢通。

同時關閉電源、煤氣開關, 切斷火源, 預防次生災害發生。 還要注意遠離外牆、門窗和陽臺, 不使用電梯, 不要慌張向戶外跑, 更不能跳樓。 地震發生後, 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看板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 水泥預製板牆、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 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如果身體已遭地震傷害, 如有可能, 應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塵、防煙。 設法用磚頭等支撐上方不穩定的重物, 保護自己的生存空間。 為保存體力, 不要大聲呼救, 儘量找到石塊或鐵器等, 敲擊物體與外界聯繫。 已脫險的逃生者, 震後不要急於回屋, 以防餘震。

1、躲在堅固傢俱的下面

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 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傢俱的下面。 大的晃動時間約為幾分鐘左右。

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麵躲避, 並緊緊抓牢桌子腿。

2、保護好頭部

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 無論如何, 也要用坐墊、枕頭等物體保護好頭部。

注意保護頭部

3、打開逃生通道

為避免地震晃動造成門窗錯位, 打不開門, 影響逃生, 應利用橫波、縱波的時間差, 首先把門打開。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災害的影響, 曾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裡的事例。

4、 關閉煤氣、電源 , 切斷火源

切斷火源的機會有三次:第一次機會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 在感知小的晃動的瞬間, 即刻互相招呼:" 地震!快關火!", 關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煤氣爐等, 關閉電源。 第二次機會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 在發生大的晃動時去關火, 放在煤氣爐、取暖爐上面的水壺等滑落下來, 那是很危險的。 大的晃動停息後, 再一次呼喊:" 關火!關火!", 並去關火。 第三次機會在著火之後, 即便發生失火的情形, 在 1~2 分鐘之內, 還是可以撲滅的。 為了能夠迅速滅火, 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5、在老師、家長帶領下緊急有序疏散

學校和社區需要制定突發災害應急方案,平時開展應震演練。在地震來臨時,明確撤離方向,同學們按照老師和家長的要求有序地撤離到操場空地,撤離過程中服從指揮,避免踩踏事件發生。

6、被埋壓時,要冷靜、堅定,敲打求救

如果被壓埋,一定要堅信能活下來。如果兩個或多個人一起被埋壓,一定要相互鼓勵。在能行動的前提下,應逐步清除壓物,儘量掙脫出來。要盡力保證一定的呼吸空間,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不要盲目呼叫,儘量節省力氣,可用敲擊的方法呼救;注意外邊動靜,伺機呼救。要設法擴大安全空間,防止重物墜落壓身。儘量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7、自救互救

震區群眾,尤其是家庭、鄰里之間的自救、互救,是減少地震人員傷亡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尋找被壓埋的人。找熟悉情況的人指點,按照當地居住習慣或在門窗附近尋找。喊話或敲擊器物,俯身趴在廢墟上面仔細聽尋是否有回音。不要輕易離開尋找目標及環境,有組織地分戶包乾徹底尋找。

參加搜救的人員應注意搜尋被困人員的呼救、呻吟和敲擊器物的聲音。救援者不能使用利器刨挖,以免傷人。找到被埋壓者時,要及時清除其口鼻內的塵土,使其呼吸暢通。已發現倖存者但解救有困難時,應首先輸送新鮮空氣、水和食物,然後再想其他辦法救援。

救人注意事項:互救時,要注意方法,避免新的傷亡,切實做到——聽仔細:要注意傾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物聲;挖得准:要大致確定被困人員的位置後再搶救,不要亂挖亂扒;救得法:要講究方法,救人宜用 " 先頭部、後身體 "、" 先救生,後救人 " 的方法,不要強拉硬拖。

5、在老師、家長帶領下緊急有序疏散

學校和社區需要制定突發災害應急方案,平時開展應震演練。在地震來臨時,明確撤離方向,同學們按照老師和家長的要求有序地撤離到操場空地,撤離過程中服從指揮,避免踩踏事件發生。

6、被埋壓時,要冷靜、堅定,敲打求救

如果被壓埋,一定要堅信能活下來。如果兩個或多個人一起被埋壓,一定要相互鼓勵。在能行動的前提下,應逐步清除壓物,儘量掙脫出來。要盡力保證一定的呼吸空間,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不要盲目呼叫,儘量節省力氣,可用敲擊的方法呼救;注意外邊動靜,伺機呼救。要設法擴大安全空間,防止重物墜落壓身。儘量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7、自救互救

震區群眾,尤其是家庭、鄰里之間的自救、互救,是減少地震人員傷亡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尋找被壓埋的人。找熟悉情況的人指點,按照當地居住習慣或在門窗附近尋找。喊話或敲擊器物,俯身趴在廢墟上面仔細聽尋是否有回音。不要輕易離開尋找目標及環境,有組織地分戶包乾徹底尋找。

參加搜救的人員應注意搜尋被困人員的呼救、呻吟和敲擊器物的聲音。救援者不能使用利器刨挖,以免傷人。找到被埋壓者時,要及時清除其口鼻內的塵土,使其呼吸暢通。已發現倖存者但解救有困難時,應首先輸送新鮮空氣、水和食物,然後再想其他辦法救援。

救人注意事項:互救時,要注意方法,避免新的傷亡,切實做到——聽仔細:要注意傾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物聲;挖得准:要大致確定被困人員的位置後再搶救,不要亂挖亂扒;救得法:要講究方法,救人宜用 " 先頭部、後身體 "、" 先救生,後救人 " 的方法,不要強拉硬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