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健康」五招解夏困

夏打盹

在醫學上也稱之為“夏季倦怠症”, 是由於夏季炎熱、溫度過高, 使人體大量排汗, 鉀元素隨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時補充。

鉀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 它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維持酸堿平衡及神經肌肉正常功能。 我們的身體內缺鉀, 會造成神經肌肉無力, 精神不振。 此外, 鉀嚴重缺乏, 會導致心肌收縮力減弱, 腦供血量減少, 頭昏眼花, 倦怠無力。

現在將夏天的防困秘笈五大招送給大家!

第一招 食療補充鉀元素

食療使體內鉀、鈉平衡, 可以防止血壓的過高與過低, 減輕心臟負擔。 新鮮蔬菜中, 菌類(如口蘑、鮮蘑等)、豆角、小蘿蔔、菜花、黃花菜、苦瓜、南瓜、絲瓜、油菜、菠菜、莧菜、芹菜等鉀含量比較高。

水果中, 香蕉的鉀含量最高。 此外, 現在時令的水果, 如櫻桃、杏、荔枝、草莓等含鉀也很豐富。 海產品也是補鉀的重要來源, 比如海帶、紫菜、海魚、蝦皮等。

可適量吃些堅果,

如花生、核桃、開心果等, 來補充流失的鉀。 當然, 也可多喝些綠豆湯, 一來防暑降溫, 二來可以補充鉀元素。 另外, 在大量出汗後, 還可補充一些含有鉀、鈉離子的飲料, 但不要馬上喝過量的白開水或糖水, 防止血液中鉀含量過分降低。

第二招 調補脾胃

餐後易困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 與季節無關。 大家都說, 這是因為剛吃完飯, 血液都跑到胃裡去了, 所以大腦缺血。 這話說得不假, 但究其根本, 是脾虛的典型表現。 脾主運化, 當脾氣強健時, 人的消化功能就好, 機體表現為精力充沛等;若脾氣虛損, 運化水穀的功能減退, 就需要機體調動更多的氣血完成這項工作。

夏季食困主要是脾虛濕阻引起的。 所以飲食方面, 食用米仁綠豆湯、山藥薏米粥等, 起到健脾化濕開胃的作用;中成藥方面有藿香正氣膠囊、純陽正氣丸、玉樞丹等;中草藥如藿香、佩蘭、菖蒲、砂仁、蔻仁、扁豆、荷葉、菊花、決明子、蓮子等, 也可清熱化濕。

第三招 補充營養

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 能量消耗增加, 加之因胃口不佳而攝入減少, 營養就相對不足。 所以補充足夠的營養物質, 使人體興奮性增加, 能夠提升精神面貌, 對夏季打瞌睡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尤其是老年人, 是體乏的主要人群, 容易疲勞, 補充營養更是必須。

但是夏季的“補”, 應以清補為宜, 飲食清淡,

少油膩, 多吃瓜果蔬菜, 比如冬瓜、西瓜、番茄等。

第四招 適當補睡

最直接最見效的解困方法, 當然是——睡!與其渾渾噩噩地挺過去, 不如痛痛快快地睡一會兒, 磨刀不誤砍柴工, 睡好了, 人精神了, 學習工作的效率自然就高了。

尤其夏天日長夜短, 很多人通常都是晚睡早起, 睡眠時間相對減少,再加上天氣炎熱影響睡眠品質,午後小憩就顯得尤為必要。但是,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晚上睡不著,造成不良迴圈,影響健康。

第五招 按摩

經常按3個穴位,可避免“夏打盹”。1.太陽穴,四指併攏按摩上下眼瞼,從眼角處向太陽穴移動,按摩數分鐘;2.鳳池穴,兩手拇指分置兩側風池穴,頭後仰,拇指環形移動按揉1分鐘,反復5次。3.百會穴,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穴位,緩緩用力30秒至有酸脹感;同時環形輕揉,反復5次。

( 長按二維碼 關注“平安叢台”)

睡眠時間相對減少,再加上天氣炎熱影響睡眠品質,午後小憩就顯得尤為必要。但是,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晚上睡不著,造成不良迴圈,影響健康。

第五招 按摩

經常按3個穴位,可避免“夏打盹”。1.太陽穴,四指併攏按摩上下眼瞼,從眼角處向太陽穴移動,按摩數分鐘;2.鳳池穴,兩手拇指分置兩側風池穴,頭後仰,拇指環形移動按揉1分鐘,反復5次。3.百會穴,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穴位,緩緩用力30秒至有酸脹感;同時環形輕揉,反復5次。

( 長按二維碼 關注“平安叢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