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來教師工資是這九項組成的,你可以拿到幾項?

歷來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等等這些編制內的工作, 工資一直是外界人士想要弄清楚的話題。 在圍城外的人一直羡慕圍城內的工作和工資, 導致編制內的工作, 一直受到人們的猜測懷疑。 今天, 小編先帶大家一起嘮嗑教師的工資組成有哪些。

教師的工資組成, 共有九項,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而且還只拿到部分工資。

01

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三部分組成。 這部分工資是和職稱、工齡相關的, 工作的時間越長、職稱就越高, 那麼工資就比剛考進去的新老師工資高。 而新考進的老師, 工資相對來說就比較低了, 不過要根據地方來看, 發達點的地方就比落後點的地方工資高, 這是和個地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的。

02

津貼

津貼組成有:教齡津貼、地方性津貼、農村教師津貼、車補這四部分組成。 教師在這幾個方面的補助其實和很多企業、公務員、事業單位都一樣, 每個地方不同, 有一定的地區性。 比如在農村上課的教師和在城市上課的教師, 他們有地區差異;在發達地方和落後地方的教師, 也有地方性差異。 而對應的這些差異, 補助也是不一樣的, 不過, 具體還是要根據崗位來。

03

獎金

教師補助主要有:十三個月獎勵性補助和目標考核獎。 現在的每個工作崗位, 都設置了一定的獎項並安排有一定的獎金。 對於教師來說, 十三個月的獎勵性補助是大多數地方都有的;目標考核獎, 是作為教師在完成每個月的任務後所拿的獎金,

在其他企業也是一樣, 每個月只有完成任務, 才能拿到這樣的獎金。

作為教師來說, 最誘惑人的當屬每年的兩個月超長假期了。 不過, 雖然假期很長, 但老師們也是比較辛苦的, 主要是在:每天上班時間很早, 因為要去監督學生上早課;下班很晚, 因為要陪學生上自習和答疑;就算是寒暑假,

也要進行自我學習提升。 就算工資有這九種組成, 也不一定全部都能拿到, 大部分教師都只是拿到其中的一部分。

隨著教師政策的改革, 越來越趨於完善, 相信教師的薪資會越來越趨於合理的, 讓我們的人民教師也能做到“既能賺錢養家, 又能貌美如花”。

2016黑龍江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常考人物布魯納

對於備考教師招聘考試的考生們一定非常熟悉一個人——布魯納。 《華盛頓郵報》近日發佈,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206年6月5日在他紐約的家中去世, 享年100歲。 這位出生是為盲人但後來複明的心理學家用自己70年的學術生涯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是20世紀最重要是心理學家之一。 本文就布魯納的生平以及備考知道作簡要介紹。

一、布魯納人物介紹:

傑羅姆·布魯納(1915-2016)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對認知過程進行過大量研究,在詞語學習、概念形成和思維方面有諸多著述,對認知心理理論的系統化和科學化作出一貢獻。1962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6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二、布魯納常考知識點: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1.學習觀

(1)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獲取知識,並通過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繫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

(2)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布魯納認為,學習活動首先是新知識的獲得。新知識可能是以前知識的精煉,也可能與原有知識相違背。獲得了新知識以後,還要對它進行轉化:我們可以超越給定的資訊,運用各種方法將它們變成另外的形式,以適合新任務,並獲得更多的知識。評價是對知識轉化的一種檢查,通過評價可以核對我們處理知識的方法是否適合新的任務,或者運用得是否正確。

2.教學觀

(1)教學的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由於布魯納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

(2)提倡發現學習

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假設、進行驗證、自己發現要學習的概念、原則等。

(3)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動機/結構/程式/強化)

①動機原則。在教材難易的安排上,必須考慮學生學習動機的維持;太容易學會的教材,缺少成就感;太難太深難以學會,又易產生失敗感;適度的調适才能維持內在的動機。

②結構原則。教師在從事知識教學時,必先配合學生的經驗,將所授教材做適當組織,務必使每個學生都能從中學到知識。

③程式原則。教材的難度與邏輯上的先後順序,必須針對學生的心智發展水準及認知表徵方式,做適當的安排,以使學生的知識經驗前後銜接,從而產生正向學習遷移。

④強化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通過回饋使兒童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並使他們逐步具有自我矯正、檢查和強化的能力,從而強化有效的學習。

三、如何快速記憶布魯納的常考知識點:

記憶布魯納的常考知識點,我們可以按照1發現2結構3過程4原則識記。

1發現:提倡發現學習

2結構: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教學的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3過程: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4原則: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動機/結構/程式/強化)

以上為教育心理學常考人物布魯納詳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布魯納人物介紹:

傑羅姆·布魯納(1915-2016)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對認知過程進行過大量研究,在詞語學習、概念形成和思維方面有諸多著述,對認知心理理論的系統化和科學化作出一貢獻。1962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6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二、布魯納常考知識點: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1.學習觀

(1)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獲取知識,並通過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繫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

(2)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布魯納認為,學習活動首先是新知識的獲得。新知識可能是以前知識的精煉,也可能與原有知識相違背。獲得了新知識以後,還要對它進行轉化:我們可以超越給定的資訊,運用各種方法將它們變成另外的形式,以適合新任務,並獲得更多的知識。評價是對知識轉化的一種檢查,通過評價可以核對我們處理知識的方法是否適合新的任務,或者運用得是否正確。

2.教學觀

(1)教學的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由於布魯納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

(2)提倡發現學習

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假設、進行驗證、自己發現要學習的概念、原則等。

(3)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動機/結構/程式/強化)

①動機原則。在教材難易的安排上,必須考慮學生學習動機的維持;太容易學會的教材,缺少成就感;太難太深難以學會,又易產生失敗感;適度的調适才能維持內在的動機。

②結構原則。教師在從事知識教學時,必先配合學生的經驗,將所授教材做適當組織,務必使每個學生都能從中學到知識。

③程式原則。教材的難度與邏輯上的先後順序,必須針對學生的心智發展水準及認知表徵方式,做適當的安排,以使學生的知識經驗前後銜接,從而產生正向學習遷移。

④強化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通過回饋使兒童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並使他們逐步具有自我矯正、檢查和強化的能力,從而強化有效的學習。

三、如何快速記憶布魯納的常考知識點:

記憶布魯納的常考知識點,我們可以按照1發現2結構3過程4原則識記。

1發現:提倡發現學習

2結構: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教學的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3過程: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4原則: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動機/結構/程式/強化)

以上為教育心理學常考人物布魯納詳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