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殲16低調生產:或將成為中國空軍多用途戰機平臺最大力量!

在媒體和大眾的關注點集中在殲-20這款“科幻極”隱身戰鬥機時, 中國另一款雙發重型戰鬥機的生產數量已默默到達數10架。 普通民眾因為殲-16外觀的低識別性, 很難將此款戰機分辨出來, 更無從預料到這款多用途的戰鬥機, 可能在未來的一個年代, 成為中國產量最大的戰機款型。

為何殲-16多用途戰鬥機將成為裝備發展的重點?有幾點因素需要考慮。 我國解放軍航空兵面臨多重威脅, 這不僅包括隱形戰機, 還包括蘇-30MKI和F-15J在內的多用途戰鬥機。 而我們應對的舉措, 除了強化自身隱身戰機的發展水準和遞進我國地面防空系統外,

還需要自身擁有遠端的戰術打擊裝備。 由此, 殲-16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僅會被裝備到解放軍空軍, 還有極大的可能性被裝備到解放軍海軍。

從各種管道透露的殲-16的文字、照片等資訊可以看出, 它是在殲-11的基礎上被研製出來的多用途戰鬥機。 殲-16的掛載上不僅出現過最新興的超遠端空對空導彈, 還出現過最先進的防區外機載布撒器。 值得慶倖的是, 在殲-16的研製過程中, 曾出現過不少懷疑的揣測之聲。 但我國破除種種困難, 將其研製出來。 2016年, 珠海航展上, 不僅有著先進戰機的身影, 還有著各種先進機載武器。 將多用途的戰機和掛載不同先進機載武器必將成為試飛、測試的重點。 而外界對於殲-16研發速度過慢的懷疑,

答案在於殲-16採用了全新的航電系統。 在戰機平臺和武器搭配上的磨合也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衝破阻礙。

我國在服役的多用途戰機, 由於其高強度的、高頻率的使用, 對裝備的升級換代提出了迫切要求。 雖然我國已經努力將國產機載武器和空對空導彈配置在現役戰機上, 但其老舊的系統和吊艙已經無法滿足先進的需要, 再加上南海東海緊張形勢, 升級換代刻不容緩。 眾所周知上個世紀我國與越南的南海衝突中, 我海軍戰艦雖取得海戰勝利收回被侵佔海島, 但卻因為攝于越南海軍裝備的蘇25蛙足攻擊機對我國海軍艦艇的威脅不得不撤出收復的海島, 導致南海海戰戰果蕩然無存。

後來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也吃夠了空中支援力量不足的苦, 因此解放軍痛定思痛研發自己的戰鬥攻擊機, 於是“飛豹”問世, 該機在三十年內確保了解放軍空軍對地的打擊能力,

但是進入21世紀之後, 多用途戰機成為國際主流, 現行科技也完全可以實現戰鬥機與攻擊機的完美結合, 例如俄制蘇30, 美制F15ES, 法國陣風等等。 於是退役飛豹換代更新多用途戰機迫在眉睫的課題擺在解放軍的面前, 這就催生出了殲16戰機。

殲-16在未來10年的裝備數量或許會高達甚至超過200架以上。 不僅是對現役多用途戰機的換裝, 也是未來重型戰機數量增加的需要。 而近期殲-20的入役, 我國在隱形戰機上的保證, 使得殲-16能夠更好的發揮自身多用途戰機的作用,

共同打造強大的多用途作戰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