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烏克蘭再次對華售出鎮國之寶:運載火箭技術幫助中國節省十年時間

我們都知道, 冷戰時期美蘇爭霸雙方在各個領域較勁, 力圖壓對方一頭以顯示自己的優越性和實力。 太空領域也不可避免的成為雙方不見硝煙的戰場。

尤其是在載人登月項目中的競爭尤為激烈。 與我們通常所認知的有所不同, 其實蘇聯解體前, 在登月上的進展已經幾乎接近成功, 紅色帝國卻分崩離析了。

很少有人知道, 在1988年的初冬時節, 位於拜科努爾的發射場迎來了一次當時最重要的航太發射活動。 唯一一架具備實際飛行能力的“暴風雪”太空梭, 編號:OK-1K1, 將在這裡進行首次, 這也是它唯一一次的太空發射任務。 為此傾盡心血的烏克蘭南方設計局的一眾老專家聚集在一起, 與他們心中的夢想進行了合影。

1988年11月15日, 格林尼治時間淩晨3點, OK-1K1由能源號火箭從拜科努爾發射場2號發射台發射升空進行了一次無人測試飛行, 在進入軌道並且環繞地球飛行了2圈後, 3小時25分鐘後準時的成功返回地面。 專案的順利進展說明蘇聯的太空載人計畫只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 登上月球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一場巨變徹底斷送了成百上千名為了太空專案熬白了頭髮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科學家的所有夢想。

當時粗略計算, 1988年那次發射之後, 登月計畫已經花費超過200億盧布, 若按照原計劃在1995年進行載人飛行, 1998年左右實現登月, 那麼差不多還要再花費這麼多資金。 這對當時連將軍的工資都開不出來的俄羅斯來說, 既不現實也毫無意義。 於是, 登月計畫,

暴風雪太空梭, 南方設計局以及幕後大量科研人員都被無情的拋棄, 但是這些胸懷偉大理想的老專家找到了新的實現夢想的地方, 那就是中國。

作為蘇聯最重要的洲際導彈和宇宙技術研發單位, 位於烏克蘭南方設計局掌握著幾乎所有的登月和運載火箭的技術資料以及關鍵設備。

此次, 烏克蘭南方設計局正式與中國航天部門展開登月領域的深度合作, 不但為中國太空專案節省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投入, 還節省了大量的寶貴的技術力量和時間。

這樣一來中國在2018年將擁有全球唯一的太空空間站, 如果再獲得了烏克蘭的登月和運載火箭技術,未來在太空領域將無人能敵。

隨著2016年長征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大火箭已經為登月積極做了準備。或許是歷史的巧合,當年以馮.布勞恩為首的美國NASA登月項目使用的運載火箭,也包含有數字5,不過美國的這枚大火箭是土星五號,運載能力僅次於蘇聯的能源號運載火箭。月球軌道運載能力為45噸,而長征五號的月球軌道運載能力只有8噸多,顯然,烏克蘭若能將前蘇聯積累的太空技術全部拿到中國來,至少能為中國節省十年時間,意義及其重大。

如果再獲得了烏克蘭的登月和運載火箭技術,未來在太空領域將無人能敵。

隨著2016年長征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大火箭已經為登月積極做了準備。或許是歷史的巧合,當年以馮.布勞恩為首的美國NASA登月項目使用的運載火箭,也包含有數字5,不過美國的這枚大火箭是土星五號,運載能力僅次於蘇聯的能源號運載火箭。月球軌道運載能力為45噸,而長征五號的月球軌道運載能力只有8噸多,顯然,烏克蘭若能將前蘇聯積累的太空技術全部拿到中國來,至少能為中國節省十年時間,意義及其重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