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巨變!央行下死命令!“支付寶”們通通被網聯“收編”!提現會漲價?

這是一條大消息!

協力廠商支付行業即將迎來巨變!

央行最新發文, 號稱“協力廠商支付版銀聯”的網聯, 將在2018年6月30日監管“收編”所有的協力廠商支付機構。

也就是說, 從今以後, 包括支付寶和微信在內的網路支付都得通過網聯來完成。

據南方都市報的報導, 8月4日央行下發檔, 明確要求非銀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 並給出了最終時間, 2018年6月30日, 屆時所有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央行對網聯已經下了死命令, 必須完成接入, 技術達到要求。 幾個巨頭實際上表態也都比較支持, 不過這個時間點也比預期要早”, 一位不願具名的支付業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

不得不說, 在如今的商業和生活中, 已離不開協力廠商支付, 特別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基本上是每個人手機中的必備。

那網聯的出現, 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呢?

什麼是網聯?

首先, 大家可能不大清楚, 什麼是:網聯?

解釋一下, “網聯”的全稱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臺”, 指要為支付寶、財付通這類非銀行的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搭建一個共有的轉接清算平臺, 受央行監管。

網聯是由央行牽頭設立的, 其第一、第二大股東分別是央行直屬的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旗下梧桐樹投資平臺有限責任公司。

網聯的主要業務是為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提供一個統一的獨立清算平臺, 其一端會與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對接, 另一端則連接銀行系統。

也就是說, 今後, 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的線上支付通道不再直接對接銀行, 而是通過網聯這個中間通道與各家銀行對接。

具體如下:

網路支付是否會漲價?

可以預料到的是,協力廠商支付市場將因為網聯平臺發生巨變。

比如,支付寶和微信手裡掌握的使用者交易資料就不能僅僅歸自己所有了。

再比如,中小型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以後只要專心做產品就可以了,再也不用煩惱和大機構搶銀行資源的問題。

還有,以後大家哪怕是發一分錢的網路紅包,央行也是知道滴。

當然,作為尋常百姓,我們關心的倒不是這些改變,而是我們到底是會多掏腰包還是少掏腰包?

很多人覺得,作為相對獨立商業的公司,網聯也需要賺錢,那它盈利方式不外乎跟銀聯一樣,收手續費。

而這個費用,協力廠商機構當然不會去承擔,最終只能是分攤到具體的用戶頭上,也就是說,因為網聯收費,支付寶及微信支付,會提高提現的手續費。

實際上,網聯本身並不直接跟老百姓產生現金聯繫,而且它的出現會讓支付業務的總體直接成本下降。

因為,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付給網聯平臺的轉接清算成本,可以部分地由其內部成本的下降所抵消,從而原本消費者負擔的部分也會相應減輕。

各方影響如何?

(1)用戶:網聯的設立,不會改變使用者對協力廠商支付服務的使用方法。若系統設計得當,性能良好,則也不會影響用戶體驗。

(2)支付公司:後臺清算體系變更,但不影響業務,也不影響沉澱資金(虛擬帳戶餘額),而對銀行的議價地位下降。央行能夠更加高效地監測支付公司的業務,及時遏制違規行為,有望使整體行業更加規範有序。借助清理整頓互金的時機,某些業務不規範的害群之馬可能會被加速清理,行業氣象為之一新。

(3)銀行:在原來的交易模式下,遺失了使用者的交易資訊,不利於資料的二次應用和開發。現在交易資訊可由網聯獲取,但銀行能不能與網聯合作得到資料,尚不得而知。由於網聯由央行主管,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若此,則支付公司帶給銀行的一大心病(交易資訊遺失),得到解決。

(4)銀聯:意味著長久以來想把銀行卡網上交易的清算也收歸旗下的努力,宣告失敗……當然,這也意味著,網聯的網上交易與銀聯在銀行卡線下交易的跨行轉接,並無重疊,形成了劃江而治格局。銀聯的心情,可能與最近父母剛生二胎的長子那樣……

(5)央行:則如前所述,力推正接模式,以便履行其各項金融工作。

希望提現不收費的點ZAN!

網路支付是否會漲價?

可以預料到的是,協力廠商支付市場將因為網聯平臺發生巨變。

比如,支付寶和微信手裡掌握的使用者交易資料就不能僅僅歸自己所有了。

再比如,中小型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以後只要專心做產品就可以了,再也不用煩惱和大機構搶銀行資源的問題。

還有,以後大家哪怕是發一分錢的網路紅包,央行也是知道滴。

當然,作為尋常百姓,我們關心的倒不是這些改變,而是我們到底是會多掏腰包還是少掏腰包?

很多人覺得,作為相對獨立商業的公司,網聯也需要賺錢,那它盈利方式不外乎跟銀聯一樣,收手續費。

而這個費用,協力廠商機構當然不會去承擔,最終只能是分攤到具體的用戶頭上,也就是說,因為網聯收費,支付寶及微信支付,會提高提現的手續費。

實際上,網聯本身並不直接跟老百姓產生現金聯繫,而且它的出現會讓支付業務的總體直接成本下降。

因為,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付給網聯平臺的轉接清算成本,可以部分地由其內部成本的下降所抵消,從而原本消費者負擔的部分也會相應減輕。

各方影響如何?

(1)用戶:網聯的設立,不會改變使用者對協力廠商支付服務的使用方法。若系統設計得當,性能良好,則也不會影響用戶體驗。

(2)支付公司:後臺清算體系變更,但不影響業務,也不影響沉澱資金(虛擬帳戶餘額),而對銀行的議價地位下降。央行能夠更加高效地監測支付公司的業務,及時遏制違規行為,有望使整體行業更加規範有序。借助清理整頓互金的時機,某些業務不規範的害群之馬可能會被加速清理,行業氣象為之一新。

(3)銀行:在原來的交易模式下,遺失了使用者的交易資訊,不利於資料的二次應用和開發。現在交易資訊可由網聯獲取,但銀行能不能與網聯合作得到資料,尚不得而知。由於網聯由央行主管,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若此,則支付公司帶給銀行的一大心病(交易資訊遺失),得到解決。

(4)銀聯:意味著長久以來想把銀行卡網上交易的清算也收歸旗下的努力,宣告失敗……當然,這也意味著,網聯的網上交易與銀聯在銀行卡線下交易的跨行轉接,並無重疊,形成了劃江而治格局。銀聯的心情,可能與最近父母剛生二胎的長子那樣……

(5)央行:則如前所述,力推正接模式,以便履行其各項金融工作。

希望提現不收費的點ZA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