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中國體育特色小鎮研究報告

體育特色小鎮定義及概述

特色小鎮現在並無明確的概念定義, 但按照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 特色小鎮應具有特色鮮明、產業發展、綠色生態、美麗宜居的特徵。 從內涵上看, 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是兩種模式, 其有著明顯的區別。

“特色小鎮” 與傳統的產業園區和工業園區有本質區別, 是以產業為核心, 項目為載體的特定生產、生活、生態區。

特色小鎮建設與一般的產業園區、景區開發流程類似, 主要分為規劃諮詢、要素導入、 EPC建造和後期運營四個階段, 但由於融合了生產、生態和生活等多個方面,

因此在專案的頂層設計上比一般的要求更高, 必須統籌考慮人口分佈、生產力佈局、國土空間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

體育產業規模超過萬億 體育產業市場空間巨大

我國體育產業初步形成了以競賽表演和健身休閒為驅動, 體育用品為支撐, 體育場館、體育培訓、體育仲介、體育傳媒等業態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體育與科技、文化、傳媒、健康、養老、旅遊等相關行業日益融合。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取得較大成績的五年。 體育產業發展乘勢而上, 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全民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目前人均GDP已經達到了8000美元, 體育產業正處於是高速發展時期。 2015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超過1.7萬億元,

體育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為0.8%。 未來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中國體育產業總產出和增加值統計

中國體育產業結構比例

政策助推, 體育特色小鎮應運而生

2015年我國體育旅遊實際完成投資791億元, 同比增長71.9%。 山地戶外、冰雪運動、水上運動呈現井噴式發展, 湧現一批健身休閒產業, “體育+休閒小鎮”為熱門趨勢。 可以預見, 未來徒步、滑雪、潛水、滑翔、運動自行車、馬拉松等新興運動專案注入小鎮, 成為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的首要選擇。

資料顯示, 僅在2016年, 國內進入建設階段的體育小鎮已經超過100個,

2017年, 這個熱度持續升溫。 在這些小鎮的規劃藍圖中, 自行車、馬拉松、釣魚、登山、冰雪等戶外專案成為熱門主題。

發展體育特色小鎮, 江浙兩省的反應速度特別快。

2016年7月, 浙江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指出將“建設環杭州灣、環舟山群島、環太湖和環浙南等運動休閒發展帶”, “培育創建一批體育特徵突出、產業基礎較好、產業融合潛力較大的特色小鎮”, 力爭培育3—5個以體育產業為主要載體的特色小鎮。

2016年9月, 江蘇省體育局印發《省體育局關於開展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省體育局關於做好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共建推薦工作的通知》, 啟動江蘇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建設工作。

2016年10月, 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以健身休閒重點運動專案和產業示範基地等為依託, 鼓勵地方積極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閒為特色的服務貿易示範區。 同年7月, 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於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的通知》, 提出即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 到2020年爭取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

2017年5月9日, 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下發《關於推動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 正式啟動了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建設工作。 至此, 除了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力推的國家級特色小鎮, 繼國家旅遊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工信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委之後, 國家體育總局也加入到創建特色小鎮行列。

體育特色小鎮特色

5月9日,國家體育總局發佈的《關於推動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到2020年,在全國扶持建設一批體育特徵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產業集聚融合、生態環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帶動小鎮所在區域體育、健康及相關產業發展,打造各具特色的運動休閒產業集聚區,形成與當地經濟社會相適應、良性互動的運動休閒產業和全民健身發展格局。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要形成以下特色:

——特色鮮明的運動休閒業態。聚焦運動休閒、體育健康等主題,形成體育競賽表演、體育健身休閒、體育場館服務、體育培訓與教育、體育傳媒與資訊服務、體育用品製造等產業形態。

——深厚濃郁的體育文化氛圍。具備成熟的體育賽事組織運營經驗,經常開展具有特色的品牌全民健身賽事和活動,以獨具特色的運動項目文化或民族民間民俗傳統體育文化為引領,形成運動休閒特色名片。

——與旅遊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實現體育旅遊、體育傳媒、體育會展、體育廣告、體育影視等相關業態共用發展,運動休閒與旅遊、文化、養老、教育、健康、農業、林業、水利、通用航空、交通運輸等業態融合發展,打造旅遊目的地。

——稟賦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自然資源豐富的小鎮依託自然地理優勢發展冰雪、山地戶外、水上、汽車摩托車、航空等運動項目;民族文化資源豐富的小鎮依託人文資源發展民族民俗體育文化。大城市周邊重點鎮加強與城市發展的統籌規劃與體育健身功能配套;遠離中心城市的小鎮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體育服務,服務農村。

體育特色小鎮分類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7年中國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規劃及市場前景研究報告》指出,體育小鎮必須依託於當地特色運動環境和運動項目傳統來打造特色十足的體育項目。遍觀當今聞名全球的那些體育小鎮,大體可以分為四類:

體育休閒類旅遊小鎮:這類體育小鎮主要依託釣魚、登山、滑板、騎馬、保齡球、網球、羽毛球、游泳、溜冰、潛水、放風箏、划船、衝浪等休閒運動項目開展;

體育度假類旅遊小鎮:這類體育小鎮注重度假休閒體驗感,主要依託高爾夫、房車露營、滑雪等度假旅遊項目開展;

體育探險類旅遊小鎮:這類體育小鎮主要依託於戶外探險、海底探險、沙漠探險、攀岩、滑翔、跳傘等極限或探險專案開展;

體育養生類旅遊小鎮:這類體育小鎮主要依託於太極拳、瑜伽、保齡球等養生專案開展。

國外體育特色小鎮案例分析

一、休閒登山小鎮:沙木尼

1、沙木尼發展概述

沙木尼小鎮( Chamonix)位於法國中部東側,毗鄰義大利和瑞士,坐落于阿爾卑斯主峰勃朗峰腳下的山谷裡。作為現代登山運動發源地,長住居民僅1.3 萬人的沙木尼被稱為“戶外愛好者的樂園”、“滑雪者的天堂”,每年需接待超過200 萬的登山滑雪者和日常遊客。

沙木尼小鎮能成為戶外運動的天堂,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小鎮海拔1035 米且位於山谷中,是理想的登山活動出發點;阿爾卑斯山的主峰勃朗峰為小鎮帶來獨一無二的登山資源;其二,1786 年8 月獵人傑克·巴爾瑪和醫生蜜雪兒·帕卡爾兩人首次登上了勃朗峰,引發了歐洲登山運動的熱潮,歷史積澱及戶外運動偏好成就了沙木尼在登山活動中的極高地位。

2、沙木尼發展歷程

沙木尼的作為體育小鎮的最初起源,來自1786 年8 月當地獵人巴爾瑪和醫生帕卡爾兩人首次登上勃朗峰;1821 年開始,沙木尼開始發展登山服務業,小鎮內34名的本地嚮導組成了一個嚮導公司;1924 年第一屆冬季奧運會在沙木尼舉辦,世界性的滑雪教練訓練中心也在這裡落戶。至此,沙木尼的體育小鎮地位已經基本形成。

3、沙木尼產業體系

沙木尼具有世界上最完備的高山運動教育培訓系統,以世界上第一所登山嚮導學校——法國國家滑雪登山學校(ENSA)為代表。ENSA建立於1943年,由法國體育部的直接管轄,使命是“發展和提高山地運動水準,研究和分析山嶽安全風險,訓練高水準運動員”。學校有著嚴格的培訓、考核、認證體系,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國際頂尖的嚮導和登山家。

在法國,登山嚮導對顧客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這些以技術高超、經驗豐富,責任感強而著稱的嚮導們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國立登山滑雪學校開設的項目有登山嚮導、滑雪教練、高山協作、救援、滑翔傘教練。學校設備齊全,配有六個可容納20 至80 人的會議室、一個可容納220人且配有錄影投影機的階梯教室、一棟配有132 個標間的宿舍樓、一個自助餐中心、一個健身房、一個器材室及其它科研場所。因為ENSA 的存在,沙木尼成為全球登山標準的定制者,完善的培訓和卓越的服務成為其登山產業發展的護城河。

沙木尼已經建立了以專業化教育培訓機構為保障、以多元化休閒運動項目為核心、以完善配套服務為補充的休閒產業鏈條。

4、沙木尼成功要素

登山是沙木尼的支柱產業,在吸引登山遊客的基礎上,沙木尼注重相關體育項目、賽事、休閒、文化藝術產業的開發。多元化戰略不僅在數量上吸引了更多遊客,也進一步提升了遊客的支付意願。服務內容從“登山”向“登山+運動+休閒”的改變,極大提升了沙木尼作為體育休閒小鎮的知名度:

其一,沙木尼有著豐富的體育運動資源,除攀登之外,滑雪、高山滑翔、溪降運動等也開展得非常廣泛。2003 年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正式舉辦,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越野賽事之一,每年8 月的賽事在2016 年吸引超過2000 名越野跑精英和數萬名跑步愛好者參與。

其二,沙木尼擁有完善的休閒產業鏈配套。嚮導服務上,專業的嚮導公司擁有超過150 名註冊職業登山嚮導,能為遊客提供沙木尼地區的全方位攀登、滑雪服務;住宿服務上,星級酒店、青年旅舍、家庭旅館、公寓、露營營地共有50 餘家,並有房屋租賃、度假中心等物業接待服務。商業服務上,共有登山、滑雪及紀念品等40餘家體育用品商店,有提供沙木尼傳統美食和西式休閒美食的餐飲娛樂服務;醫療服務上,形成“急診+醫院+研究中心”的綜合醫療服務體系,如:夏蒙尼醫院、高原生態系統研究中心、山地醫學培訓與研究所;觀光交通上,纜車道於1955年正式啟用,將海拔1035 米的沙木尼和海拔3842 米的南針峰連接起來,不但可使遊客領略到冰雪風景,更為登山者和滑雪者帶來了極大便捷。

其三,沙木尼進一步開發文化藝術資源。一方面,沙木尼吸收了不同時期建築風格的精華,數百年歷史的巴羅克教堂、黃金時代的宮殿、“Art Deco”外觀、奢華別墅、傳統農舍和古樸木屋共生於此,建築多樣性成就了沙木尼獨特的城鎮魅力。另一方面,每年8 月舉辦的阿爾卑斯山音樂節將旋律帶到壯麗的勃朗峰之上,使來此度假的音樂愛好者們盡情沉醉和釋放。

二、體育制鞋小鎮:蒙特貝盧納

1、蒙特貝盧納發展概述

蒙特貝盧納(Montebelluna)位於義大利北部特雷維索省,有著悠久的手工制鞋歷史。目前,全球約80%的賽車靴、75%的滑雪靴、65%的冰刀鞋和55%的登山鞋、25%的直排輪滑鞋等運動鞋產自此鎮。大量生產企業的聚集,促進了商業、居住及公共服務等城市功能的配套完善,形成了“運動鞋生產集群+城市服務功能”的小鎮發展架構。

蒙特貝盧納的體育製造業源自歷史積澱和制鞋工藝的傳承。一方面,登山活動作為瞭解世界的一種方式,在1336年由彼特拉克提出。蒙特貝盧納鎮位於義大利北部畜牧業中心地區,靠近義大利制革中心佛羅倫斯。受益於文藝復興、農業自給自足和制革工藝的傳播,制鞋業的小生產模式開始出現;另一方面,蒙特貝盧納周邊多山,歷史上曾以伐木為主要產業,製作伐木工人的登山鞋成為流傳工藝。隨著登山運動逐漸受到歡迎,20 世紀70 年代起這裡便成為世界著名的冰雪活動運動鞋生產基地。

2、蒙特貝盧納發展歷程

20世紀70年代起蒙特貝盧納便因為高水準的制鞋工藝和優質材料,成為世界著名的冰雪活動運動鞋生產基地。伴隨著蒙特貝盧納產品聲譽的提高,產業上下游公司的集聚越發顯著。不僅如此,其他世界知名體育品牌也開始重視登山鞋等戶外運動品市場,以收購該區域公司和建立子公司的方式,加入到產業集群之中。1991 年,Benetton 以收購Nordica的形式進入戶外運動領域;21 世紀前,法國、奧地利、美國等體育品牌紛紛躋身冰鞋、登山鞋市場。

3、蒙特貝盧納產業體系

蒙特貝盧納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運動鞋生產集群。鎮上生產的運動鞋種類包括一般運動鞋(靴)、賽車鞋、足球鞋、網球鞋、跑步鞋、登山鞋、滑雪靴、冰刀鞋、直排輪滑鞋、溜冰鞋等等,幾乎囊括了運動鞋的各個種類。圍繞著運動鞋生產企業,聚集了大量研發、設計、款式分析、配件生產、模具製作、制鞋機器及塑膠等產前配套生產企業,以及商業協會、仲介、媒體、行銷和配送等產後相關服務產業。制鞋產業鏈上的各業務公司超過400 家,就業人員8600 余名,生產量達到每年3500 萬雙,年銷售收入超過15 億歐元。

歷史工藝、行業地位和較強的集群影響力,使蒙特貝盧納在運動鞋領域(特別是冰雪運動相關運動鞋領域)具有重量級話語權。一方面,Nike、Rossignol、Lange等國際知名運動品牌也進駐在此集群內,學習制鞋工藝;另一方面,Geox、Tecnica、Nordica、Scapra、Aku 等國際頂尖戶外品牌均發家於此。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各類鞋生產企業在地理空間上並不是絕對集中,而是以鎮區為中心,在半徑約5km範圍內沿路發展,形成多個產業集聚區。設計、研發和配件生產等相關企業圍繞核心生產企業發展,商業、居住等城市配套功能則主要集中在蒙特貝盧納鎮區。因此,核心體育用品的生產推動了上下游企業完善,促進服務業集聚,推動周邊小鎮特色化發展。

三、網球特色小鎮:溫布頓

1、溫布頓發展概述

溫布頓(Wimbledon)是位於倫敦西南部的小鎮,其知名度來自溫布頓網球公開賽。溫網由全英俱樂部於1877 年舉辦,賽事於每年6 月最後一周星期一至7月初定期舉行。溫網是全球四大網球公開賽中歷史最為悠久的賽事。溫布頓沒有特別的支柱工業,溫網自舉辦起,就以巨大的吸引力帶動小鎮相關產業的發展。

2、溫布頓產業體系

溫網於1877 年首次于全英草地網球和門球俱樂部管理之下在溫布頓Worpl 路附近的一塊場地舉行,當時僅有男子單打比賽。1884 年,全英俱樂部增加了女子單打和男子雙打比賽,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則在1889 年加入。1922 年比賽搬遷到了如今的Church 路場地。如同其他3 項“大滿貫”賽事,溫布頓在1968年網球公開時代到來之前,只對頂級的業餘選手開放。而之後,溫網是所有職業選手的聖地。

溫布頓現在有18 個草地,9 個硬地和兩個室內球場。其中,中心球場是決賽舉辦地,可容納觀眾15800 人,1 號球場則可容納觀眾11400人,2 號球場能容納觀眾4000 人,3 號球場可以容納2000 人。比賽舉辦時,現場觀眾累計可達30 萬人以上,而觀看電視實況轉播人次則在5 億以上。2016 年,溫網的賽事總收入達到2.03 億英鎊,其中門票、食物和周邊商品貢獻約5000 萬磅,贊助商和供應商貢獻約4000 萬磅,剩餘的1 億磅則來自轉播分成。最終,賽事淨利潤為4200 萬英鎊。

3、溫布頓成功要素

溫網歷史悠久,網球傳統的延續強化其網球賽事的獨特地位。從1877年舉辦至今,延續不變的賽事傳統為溫網打上了重要烙印。與其他三大網球公開賽不同,溫網參賽選手須穿著白色球衣在草地上比賽,而球童則規定穿著綠色制服;女選手其姓之前被冠以“小姐”或“夫人”,男選手則直呼其姓;溫網不按照世界排名來定種子排位,而是通過選手的草地比賽表現給出排位;除了幾大主要贊助商如勞力士、滙豐、依雲外,溫網的主賽場不接受其他贊助。

溫網不斷攀升的獎金也是吸引選手參賽的一大因素。1984 年,溫網男子單打冠軍獎金為10 萬英鎊,女子單打冠軍為9 萬英鎊;1985 年男單冠軍為13 萬英鎊;1987年男單冠軍獎金為15.5 萬英鎊;1991 年男單冠軍獲24 萬英鎊,女單冠軍獲21.6萬英鎊,甚至第1 輪遭淘汰選手也可獲得一筆獎金,男子3600 英鎊,女子2790英鎊。如今,溫網已經實現了男女運動員獎金持平政策,每年共有2700 萬磅獎金,已經超過美網(2600 萬磅)、澳網(2300 萬磅)、法網(2200 萬磅)成為獎金最多的公開賽。

由於沒有支柱工業,溫網及其帶動的基建、觀光、餐飲活動等成為小鎮的重要收入來源。基建方面,球場持續翻刺激小鎮經濟增長。近兩年14 號、15 號球場將擴展地基,新的餐館、照相室、訓練館將開始修建。此外,還有64 個大大小小的建設項目開展,總投資會達到千萬英鎊級別。賽事用品方面,每年溫網消耗50000餘個網球、超過350000 杯茶和咖啡、超過28000kg 草莓(奶油草莓是溫布頓的“官方”零食)。

旅遊方面,溫布頓網球博物館、球場是遊客參觀的重要景點,著名的溫布頓手巾在賽事期間可以賣出約28600包;另外,迷你型小球場可供球迷們在排隊間歇打球娛樂,還有大牌球星候場對弈;帳篷露營也是旅行的重要活動。據英國媒體報導,溫布頓住戶如果選擇在溫網賽事期間出租房屋,收入約為其一年工資。因此,小鎮依附于溫網賽事之上,整體生活水準較高。

四、蹦極特色小鎮:紐西蘭皇后鎮

1、皇后鎮發展概述

紐西蘭皇后鎮位於紐西蘭東南部瓦卡蒂普湖邊,被南阿爾卑斯山環繞,是世界蹦極的發源地。小鎮面積25 平方公里,人口稀少只有1 萬4 千多人,常駐人口主要從事旅遊和酒店相關的工作。小鎮配套設施完善,機場據鎮中心僅8 公里,鎮上有酒店200 多家,其中高端酒店有皇后鎮希爾頓酒店、裡斯酒店等。

皇后鎮被譽為“探險之都”的原因在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南阿爾卑斯山是紐西蘭最高大的山脈,巍峨高聳、峽灣眾多,是蹦極的極佳選擇。同時,美麗的瓦卡蒂普湖是紐西蘭第三大湖泊,由於形狀獨特有特殊的潮汐現象頗具特色。因此,除蹦極外,滑雪、噴射快艇和山地自行車均是“探險之都”皇后鎮的熱點項目。

2、皇后鎮產業體系

皇后鎮具有商業蹦極發源地的獨特標籤,從單一的蹦極項目發展到戶外運動綜合勝地。皇后鎮卡瓦勞大橋是世界商業蹦極的發源地。蹦極時一種源于南太平洋瓦努阿圖的一種傳統活動。紐西蘭人哈科特,在卡瓦勞大橋首次成立商業蹦極組織反彈跳躍協會,進行商業蹦極活動。為了宣傳蹦極哈克特更是從埃菲爾鐵塔跳下,讓蹦極推廣到全球。皇后鎮通過蹦極這單一專案就吸引了眾多遊客。

同時,小鎮擁有的自然地理資源優勢適合發展其他不同的極限運動,進一步形成了極限運動的集群效應。小鎮所處的南阿爾卑斯山南段,山體陡峭,有激流,山頂被冰川覆蓋,能進行攀山、漂流、山地自行車和冰川徒步等項目。在冬天,整個山體被冰雪覆蓋,小鎮附近有四處天然滑雪場。瓦卡蒂普湖,湖面開闊,能發展帆船划艇和水上飛機活動。小鎮還開展滑翔傘、跳傘、熱氣球等專案。由於地理條件複雜多變,種類齊全,小鎮可發展的項目眾多,成為有超過200 多個專案綜合性戶外運動的“探險之都”。

發展戶外運動的同時,皇后鎮鎮最大程度保留了皇后鎮的天然景色,遊客可以在體驗驚險刺激的同時享受小鎮夢幻般的美景,因此小鎮的休閒旅遊項目同樣十分有名。瓦卡蒂普湖和南阿爾卑斯山有極大的觀賞價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米爾福德峽灣遊船光、螢火蟲洞、觀景纜車和皇后鎮山頂觀星。皇后鎮的美景以夢幻聞名,電影魔戒曾在這裡取景,電影魔戒曾在這裡取景,小鎮發展出了以電影《魔戒》為主題的旅遊路線。因為景色浪漫,小鎮萌生出婚慶產業。此外,小鎮近年開始發展的高端度假旅遊成為特色,位於瓦卡蒂湖北端的布蘭凱特灣是紐西蘭最好的度假莊園之一。文化節日方面,皇后鎮在每年6 月底到7 月初南半球的冬天,均會舉辦“皇后鎮冬之祭”慶祝冬天到來,這是紐西蘭最大規模的冬季慶典活動。

3、皇后鎮成功要素

皇后鎮的體育和旅遊產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雙輪驅動的體育小鎮在全世界尚屬少見。戶外運動作為皇后鎮旅遊發展系統中的重要元素,是形成體育旅遊共生體的基本條件。上述運動具有探險性、挑戰性和刺激性特徵,皇后鎮則利用以高山峽谷、急速湍流、冬季白雪皚皚等優越地勢,開發激流泛舟、跳傘、滑雪、蹦極、噴射快艇、漂流、山地自行車等戶外運動,為各地戶外運動發燒友提供了良好的體驗場地。

而體育旅遊中另一個元素則是旅遊,多樣性旅遊產品可以滿足各類遊客的差異化需求。在旅客體驗驚險刺激的戶外專案之後,皇后鎮依託美景、歷史、文化,開發休閒度假、節慶旅遊、婚慶旅遊等深度體驗產品,同樣吸引了大量遊客。

由於《指環王》的IP 宣傳,皇后鎮“魔戒仙境”的名號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傳播。隨著發展中國家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及發達國家的經濟復蘇,皇后鎮有望收穫增量客流。

國內體育特色小鎮案例分析

一、安寧溫泉國際網球小鎮

1、小鎮發展概述

安寧溫泉國際網球小鎮距離昆明僅35公里,交通路網發達,擁有中國少有的可飲可浴的碳酸該鈣鎂泉和亞洲規模最大的紅土網球場地集群。網球運動作為安寧溫泉鎮體育產業的重點特色項目,目前已形成集品牌賽事培育及運營、體育場館經營、體育訓練基地、體育人才培養、體育旅遊、體育健身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結構”。未來安寧溫泉國際網球小鎮會形成“體育+溫泉+旅遊”的發展模式,並將承載面向全國乃至南亞、東南亞體育旅遊集散中心功能。

2、小鎮成功要素

安寧溫泉除了有濃郁的網球運動休閒氛圍外,依託優質的生態山脈、河流戶外運動資源,民間自發的戶外運動豐富多樣,體育文化氛圍濃郁。形成了以龍山、鳳山和筆架山為主的滑翔傘、登山、徒步、山地越野等山地戶外運動氛圍,以螳螂川河流沿岸優美的油菜花、櫻花等景觀,跑步、徒步、騎行、垂釣等輕戶外運動氛圍。安寧作為滇西戶外運動集散地以及滇中大昆明地區後花園,擁有豐富的戶外運動資源和運動氛圍。

3、小鎮初顯成效

安寧溫泉半島國際網球中心是亞洲最大的紅土網球中心,6年來共累計舉辦超過1000場國際、國內網球賽事,直接影響超過5000名業餘網球愛好者,觀賽人數累計超過15萬人次,累計輻射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名網球運動員。近幾年,通過網球運動高吸引力的影響及驅動,為安寧溫泉旅遊業導入了大量高品質旅遊客源,對安寧溫泉傳統旅遊業有了長足的促進作用。2016年安寧溫泉接待遊客人數11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137億元,從業人員達到6580人,目前酒店住宿及餐飲企業有150家。

二、嘉麗澤高原體育運動小鎮

1、小鎮區域位置

小鎮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滇中新區-嘉麗澤濕地中心景觀區。地處北緯25°-35°之間,海拔平均1900米,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全年可訓練日高達300多天,高原濕地自然資源,完整的生態河流系統,著有“高原水鄉”之稱。

2、小鎮發展現狀

6月15日,嘉麗澤高原體育運動小鎮入選雲南省創建全國一流特色小鎮名單,是昆明市僅有的兩個入選雲南省20個創建全國一流特色小鎮之一。

嘉麗澤高原體育運動小鎮位於嘉麗澤片區,是中信集團和雲南建投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以高原體育運動為主要產業,包括高原足球訓練基地、馬術俱樂部、休閒養生等內容為特色的小鎮,總投資33億元,計畫三年建成。

2017-2019規劃範圍

專案管理控制用地:面積約7500畝。核心區:面積約2300畝;至2019年計畫完成核心區約1500畝用地建設。

3、小鎮成功要素

首先,專案位於昆明市嵩明縣嘉麗澤濕地的中心景觀區域,平均海拔1900米, 這裡的海拔高度符合國際公認的適宜運動員高原訓練的高度1800—2500m,從緯度上看,小鎮的緯度位於北緯25°-35°之間,正好是國際公認的體育產業融合區黃金地帶。其次,嘉麗澤不僅僅是體育運動的聖地,也是集旅遊產業、山水休閒和完善硬體設施于一身的健全運作模式,還有春城優良的空氣品質和毗鄰高鐵、機場的便捷交通網,使得嘉麗澤成為體育運動、旅遊康養皆宜的寶地。

4、小鎮產業體系

(1)高原足球產業:在擴大完善其他相關體育設施的基礎上,打造以足球為主導的綜合多功能體育訓練基地;形成足球經濟產業鏈,包括體育衍生品銷售、廣告贊助、賽事冠名、商務活動開發、俱樂部經濟等。

(2)馬術產業

成立國際化高級馬術俱樂部:一期占地220畝,擁有一塊專業的賽道全程1250米與內蒙古萊德馬業(國內領先民營馬業集團)合作。

目前已有四項掛牌:雲南省馬術協會、雲南省馬術隊、雲南省體育局馬術運動訓練基地、萊德嘉麗澤馬會。

專業人才培養:雲南省特色高職高專特色骨幹院校建設專案,雲南省運動訓練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

(3)提升生態景觀打造特色景區:運動主題公園、生態濕地公園、有氧公園、遊客體驗小型動物園、薰衣草花海、荷花湖……提升改造原有自然景觀,有機串聯水景、綠色植物、林蔭道、竹林道,打造充滿高原特色、生態宜居的生態運動環境。

三、海門足球小鎮

海門足球小鎮位於開發區謇公湖科教城,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里。海門經濟開發區是江蘇惟一的全國足球試點縣市。目前在海門足球小鎮規劃區域內已建有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已連續5年舉辦了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日常接待來自全國的青少年足球訓練,在國內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017年5月,小鎮列入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2017年7月,中國男子足球U20國奧隊領隊、著名國腳孫繼海剛剛應邀出任海門足球小鎮首任鎮長。

2、小鎮總體規劃

海門足球小鎮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里,將用3年時間分三期開發建設,首期包括足球學校、足球訓練基地、小鎮客廳等項目;二期建設球迷活動中心、足球聯盟基地、足球主題酒店等專案;三期包括專業足球比賽場地等項目。目前已經建成的一期訓練基地。預計在三年之後,初具規模的小鎮將打造一條完整足球產業鏈,推動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創新足球產業等全方位發展。據悉,朗姿珂締緣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作為海門足球小鎮的投資主體,總投資在65億元。

小鎮2017年計畫舉辦的各類賽事達28項。建鎮2個月來,已舉辦賽事16場。其中5月下旬,舉辦了“朗姿珂締緣”杯校園足球國際邀請賽暨“絲綢之路”U14國際少兒足球邀請賽,12支來自全球各地的U14足球隊參賽。6月代表南通市參加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囊括了男子甲組、乙組和丙組三項冠軍;7月代表海南中學參加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奪得了初中男子組冠軍。

中國在建設體育小鎮時,應當借鑒以下經驗:

其一,關注稟賦,尊重歷史。無論是以體育體驗、休閒產業為主的沙木尼,還是以體育製造業為主的蒙特貝盧納,或是網球小鎮溫布頓,其體育特色均源自歷史的流傳。一方面,稟賦是體育小鎮發展的依靠,關注小鎮產業特點、資源分佈的實質是探尋適合的發展路徑;另一方面,需要時刻關注小鎮的稟賦變化,如人口流動、資源更新、消費需求、比較優勢改變等,調整發展規劃,例如在2000年後,蒙特貝盧納參與了足球鞋的定制生產,取得了良好結果。

其二,採用“主導產業+多元化模式”。案例中的成功體育小鎮均採用了這一模式,其本質是體育產業的多元屬性。體育項目與休閒旅遊的關係天生存在,並且體育用品的製造也能夠觸類旁通(如蒙特貝盧納)。在有實力較強的主導產業或產品後,如果其無法帶來超額增量客流或收入時,相關多元化發展能夠在“量價”邏輯上獲取更大空間。

其三,深耕行業標準,打造情感基礎。體育小鎮的落腳點是產品提供,顧客在體育產業的消費(無論是專案還是產品)則更注重休閒體驗。供給和需求端的特點,決定了體育產品必須打造情感基礎,而該情感來源於高端的行業標準,掌控標準者為王。“國立登山學校服務、發源地工藝、魔戒仙境”等宣傳標語,實質上是基於行業標準建立情感基調,深挖產品護城河。

國家體育總局也加入到創建特色小鎮行列。

體育特色小鎮特色

5月9日,國家體育總局發佈的《關於推動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到2020年,在全國扶持建設一批體育特徵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產業集聚融合、生態環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帶動小鎮所在區域體育、健康及相關產業發展,打造各具特色的運動休閒產業集聚區,形成與當地經濟社會相適應、良性互動的運動休閒產業和全民健身發展格局。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要形成以下特色:

——特色鮮明的運動休閒業態。聚焦運動休閒、體育健康等主題,形成體育競賽表演、體育健身休閒、體育場館服務、體育培訓與教育、體育傳媒與資訊服務、體育用品製造等產業形態。

——深厚濃郁的體育文化氛圍。具備成熟的體育賽事組織運營經驗,經常開展具有特色的品牌全民健身賽事和活動,以獨具特色的運動項目文化或民族民間民俗傳統體育文化為引領,形成運動休閒特色名片。

——與旅遊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實現體育旅遊、體育傳媒、體育會展、體育廣告、體育影視等相關業態共用發展,運動休閒與旅遊、文化、養老、教育、健康、農業、林業、水利、通用航空、交通運輸等業態融合發展,打造旅遊目的地。

——稟賦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自然資源豐富的小鎮依託自然地理優勢發展冰雪、山地戶外、水上、汽車摩托車、航空等運動項目;民族文化資源豐富的小鎮依託人文資源發展民族民俗體育文化。大城市周邊重點鎮加強與城市發展的統籌規劃與體育健身功能配套;遠離中心城市的小鎮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體育服務,服務農村。

體育特色小鎮分類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7年中國體育特色小鎮建設規劃及市場前景研究報告》指出,體育小鎮必須依託於當地特色運動環境和運動項目傳統來打造特色十足的體育項目。遍觀當今聞名全球的那些體育小鎮,大體可以分為四類:

體育休閒類旅遊小鎮:這類體育小鎮主要依託釣魚、登山、滑板、騎馬、保齡球、網球、羽毛球、游泳、溜冰、潛水、放風箏、划船、衝浪等休閒運動項目開展;

體育度假類旅遊小鎮:這類體育小鎮注重度假休閒體驗感,主要依託高爾夫、房車露營、滑雪等度假旅遊項目開展;

體育探險類旅遊小鎮:這類體育小鎮主要依託於戶外探險、海底探險、沙漠探險、攀岩、滑翔、跳傘等極限或探險專案開展;

體育養生類旅遊小鎮:這類體育小鎮主要依託於太極拳、瑜伽、保齡球等養生專案開展。

國外體育特色小鎮案例分析

一、休閒登山小鎮:沙木尼

1、沙木尼發展概述

沙木尼小鎮( Chamonix)位於法國中部東側,毗鄰義大利和瑞士,坐落于阿爾卑斯主峰勃朗峰腳下的山谷裡。作為現代登山運動發源地,長住居民僅1.3 萬人的沙木尼被稱為“戶外愛好者的樂園”、“滑雪者的天堂”,每年需接待超過200 萬的登山滑雪者和日常遊客。

沙木尼小鎮能成為戶外運動的天堂,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小鎮海拔1035 米且位於山谷中,是理想的登山活動出發點;阿爾卑斯山的主峰勃朗峰為小鎮帶來獨一無二的登山資源;其二,1786 年8 月獵人傑克·巴爾瑪和醫生蜜雪兒·帕卡爾兩人首次登上了勃朗峰,引發了歐洲登山運動的熱潮,歷史積澱及戶外運動偏好成就了沙木尼在登山活動中的極高地位。

2、沙木尼發展歷程

沙木尼的作為體育小鎮的最初起源,來自1786 年8 月當地獵人巴爾瑪和醫生帕卡爾兩人首次登上勃朗峰;1821 年開始,沙木尼開始發展登山服務業,小鎮內34名的本地嚮導組成了一個嚮導公司;1924 年第一屆冬季奧運會在沙木尼舉辦,世界性的滑雪教練訓練中心也在這裡落戶。至此,沙木尼的體育小鎮地位已經基本形成。

3、沙木尼產業體系

沙木尼具有世界上最完備的高山運動教育培訓系統,以世界上第一所登山嚮導學校——法國國家滑雪登山學校(ENSA)為代表。ENSA建立於1943年,由法國體育部的直接管轄,使命是“發展和提高山地運動水準,研究和分析山嶽安全風險,訓練高水準運動員”。學校有著嚴格的培訓、考核、認證體系,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國際頂尖的嚮導和登山家。

在法國,登山嚮導對顧客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這些以技術高超、經驗豐富,責任感強而著稱的嚮導們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國立登山滑雪學校開設的項目有登山嚮導、滑雪教練、高山協作、救援、滑翔傘教練。學校設備齊全,配有六個可容納20 至80 人的會議室、一個可容納220人且配有錄影投影機的階梯教室、一棟配有132 個標間的宿舍樓、一個自助餐中心、一個健身房、一個器材室及其它科研場所。因為ENSA 的存在,沙木尼成為全球登山標準的定制者,完善的培訓和卓越的服務成為其登山產業發展的護城河。

沙木尼已經建立了以專業化教育培訓機構為保障、以多元化休閒運動項目為核心、以完善配套服務為補充的休閒產業鏈條。

4、沙木尼成功要素

登山是沙木尼的支柱產業,在吸引登山遊客的基礎上,沙木尼注重相關體育項目、賽事、休閒、文化藝術產業的開發。多元化戰略不僅在數量上吸引了更多遊客,也進一步提升了遊客的支付意願。服務內容從“登山”向“登山+運動+休閒”的改變,極大提升了沙木尼作為體育休閒小鎮的知名度:

其一,沙木尼有著豐富的體育運動資源,除攀登之外,滑雪、高山滑翔、溪降運動等也開展得非常廣泛。2003 年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正式舉辦,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越野賽事之一,每年8 月的賽事在2016 年吸引超過2000 名越野跑精英和數萬名跑步愛好者參與。

其二,沙木尼擁有完善的休閒產業鏈配套。嚮導服務上,專業的嚮導公司擁有超過150 名註冊職業登山嚮導,能為遊客提供沙木尼地區的全方位攀登、滑雪服務;住宿服務上,星級酒店、青年旅舍、家庭旅館、公寓、露營營地共有50 餘家,並有房屋租賃、度假中心等物業接待服務。商業服務上,共有登山、滑雪及紀念品等40餘家體育用品商店,有提供沙木尼傳統美食和西式休閒美食的餐飲娛樂服務;醫療服務上,形成“急診+醫院+研究中心”的綜合醫療服務體系,如:夏蒙尼醫院、高原生態系統研究中心、山地醫學培訓與研究所;觀光交通上,纜車道於1955年正式啟用,將海拔1035 米的沙木尼和海拔3842 米的南針峰連接起來,不但可使遊客領略到冰雪風景,更為登山者和滑雪者帶來了極大便捷。

其三,沙木尼進一步開發文化藝術資源。一方面,沙木尼吸收了不同時期建築風格的精華,數百年歷史的巴羅克教堂、黃金時代的宮殿、“Art Deco”外觀、奢華別墅、傳統農舍和古樸木屋共生於此,建築多樣性成就了沙木尼獨特的城鎮魅力。另一方面,每年8 月舉辦的阿爾卑斯山音樂節將旋律帶到壯麗的勃朗峰之上,使來此度假的音樂愛好者們盡情沉醉和釋放。

二、體育制鞋小鎮:蒙特貝盧納

1、蒙特貝盧納發展概述

蒙特貝盧納(Montebelluna)位於義大利北部特雷維索省,有著悠久的手工制鞋歷史。目前,全球約80%的賽車靴、75%的滑雪靴、65%的冰刀鞋和55%的登山鞋、25%的直排輪滑鞋等運動鞋產自此鎮。大量生產企業的聚集,促進了商業、居住及公共服務等城市功能的配套完善,形成了“運動鞋生產集群+城市服務功能”的小鎮發展架構。

蒙特貝盧納的體育製造業源自歷史積澱和制鞋工藝的傳承。一方面,登山活動作為瞭解世界的一種方式,在1336年由彼特拉克提出。蒙特貝盧納鎮位於義大利北部畜牧業中心地區,靠近義大利制革中心佛羅倫斯。受益於文藝復興、農業自給自足和制革工藝的傳播,制鞋業的小生產模式開始出現;另一方面,蒙特貝盧納周邊多山,歷史上曾以伐木為主要產業,製作伐木工人的登山鞋成為流傳工藝。隨著登山運動逐漸受到歡迎,20 世紀70 年代起這裡便成為世界著名的冰雪活動運動鞋生產基地。

2、蒙特貝盧納發展歷程

20世紀70年代起蒙特貝盧納便因為高水準的制鞋工藝和優質材料,成為世界著名的冰雪活動運動鞋生產基地。伴隨著蒙特貝盧納產品聲譽的提高,產業上下游公司的集聚越發顯著。不僅如此,其他世界知名體育品牌也開始重視登山鞋等戶外運動品市場,以收購該區域公司和建立子公司的方式,加入到產業集群之中。1991 年,Benetton 以收購Nordica的形式進入戶外運動領域;21 世紀前,法國、奧地利、美國等體育品牌紛紛躋身冰鞋、登山鞋市場。

3、蒙特貝盧納產業體系

蒙特貝盧納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運動鞋生產集群。鎮上生產的運動鞋種類包括一般運動鞋(靴)、賽車鞋、足球鞋、網球鞋、跑步鞋、登山鞋、滑雪靴、冰刀鞋、直排輪滑鞋、溜冰鞋等等,幾乎囊括了運動鞋的各個種類。圍繞著運動鞋生產企業,聚集了大量研發、設計、款式分析、配件生產、模具製作、制鞋機器及塑膠等產前配套生產企業,以及商業協會、仲介、媒體、行銷和配送等產後相關服務產業。制鞋產業鏈上的各業務公司超過400 家,就業人員8600 余名,生產量達到每年3500 萬雙,年銷售收入超過15 億歐元。

歷史工藝、行業地位和較強的集群影響力,使蒙特貝盧納在運動鞋領域(特別是冰雪運動相關運動鞋領域)具有重量級話語權。一方面,Nike、Rossignol、Lange等國際知名運動品牌也進駐在此集群內,學習制鞋工藝;另一方面,Geox、Tecnica、Nordica、Scapra、Aku 等國際頂尖戶外品牌均發家於此。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各類鞋生產企業在地理空間上並不是絕對集中,而是以鎮區為中心,在半徑約5km範圍內沿路發展,形成多個產業集聚區。設計、研發和配件生產等相關企業圍繞核心生產企業發展,商業、居住等城市配套功能則主要集中在蒙特貝盧納鎮區。因此,核心體育用品的生產推動了上下游企業完善,促進服務業集聚,推動周邊小鎮特色化發展。

三、網球特色小鎮:溫布頓

1、溫布頓發展概述

溫布頓(Wimbledon)是位於倫敦西南部的小鎮,其知名度來自溫布頓網球公開賽。溫網由全英俱樂部於1877 年舉辦,賽事於每年6 月最後一周星期一至7月初定期舉行。溫網是全球四大網球公開賽中歷史最為悠久的賽事。溫布頓沒有特別的支柱工業,溫網自舉辦起,就以巨大的吸引力帶動小鎮相關產業的發展。

2、溫布頓產業體系

溫網於1877 年首次于全英草地網球和門球俱樂部管理之下在溫布頓Worpl 路附近的一塊場地舉行,當時僅有男子單打比賽。1884 年,全英俱樂部增加了女子單打和男子雙打比賽,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則在1889 年加入。1922 年比賽搬遷到了如今的Church 路場地。如同其他3 項“大滿貫”賽事,溫布頓在1968年網球公開時代到來之前,只對頂級的業餘選手開放。而之後,溫網是所有職業選手的聖地。

溫布頓現在有18 個草地,9 個硬地和兩個室內球場。其中,中心球場是決賽舉辦地,可容納觀眾15800 人,1 號球場則可容納觀眾11400人,2 號球場能容納觀眾4000 人,3 號球場可以容納2000 人。比賽舉辦時,現場觀眾累計可達30 萬人以上,而觀看電視實況轉播人次則在5 億以上。2016 年,溫網的賽事總收入達到2.03 億英鎊,其中門票、食物和周邊商品貢獻約5000 萬磅,贊助商和供應商貢獻約4000 萬磅,剩餘的1 億磅則來自轉播分成。最終,賽事淨利潤為4200 萬英鎊。

3、溫布頓成功要素

溫網歷史悠久,網球傳統的延續強化其網球賽事的獨特地位。從1877年舉辦至今,延續不變的賽事傳統為溫網打上了重要烙印。與其他三大網球公開賽不同,溫網參賽選手須穿著白色球衣在草地上比賽,而球童則規定穿著綠色制服;女選手其姓之前被冠以“小姐”或“夫人”,男選手則直呼其姓;溫網不按照世界排名來定種子排位,而是通過選手的草地比賽表現給出排位;除了幾大主要贊助商如勞力士、滙豐、依雲外,溫網的主賽場不接受其他贊助。

溫網不斷攀升的獎金也是吸引選手參賽的一大因素。1984 年,溫網男子單打冠軍獎金為10 萬英鎊,女子單打冠軍為9 萬英鎊;1985 年男單冠軍為13 萬英鎊;1987年男單冠軍獎金為15.5 萬英鎊;1991 年男單冠軍獲24 萬英鎊,女單冠軍獲21.6萬英鎊,甚至第1 輪遭淘汰選手也可獲得一筆獎金,男子3600 英鎊,女子2790英鎊。如今,溫網已經實現了男女運動員獎金持平政策,每年共有2700 萬磅獎金,已經超過美網(2600 萬磅)、澳網(2300 萬磅)、法網(2200 萬磅)成為獎金最多的公開賽。

由於沒有支柱工業,溫網及其帶動的基建、觀光、餐飲活動等成為小鎮的重要收入來源。基建方面,球場持續翻刺激小鎮經濟增長。近兩年14 號、15 號球場將擴展地基,新的餐館、照相室、訓練館將開始修建。此外,還有64 個大大小小的建設項目開展,總投資會達到千萬英鎊級別。賽事用品方面,每年溫網消耗50000餘個網球、超過350000 杯茶和咖啡、超過28000kg 草莓(奶油草莓是溫布頓的“官方”零食)。

旅遊方面,溫布頓網球博物館、球場是遊客參觀的重要景點,著名的溫布頓手巾在賽事期間可以賣出約28600包;另外,迷你型小球場可供球迷們在排隊間歇打球娛樂,還有大牌球星候場對弈;帳篷露營也是旅行的重要活動。據英國媒體報導,溫布頓住戶如果選擇在溫網賽事期間出租房屋,收入約為其一年工資。因此,小鎮依附于溫網賽事之上,整體生活水準較高。

四、蹦極特色小鎮:紐西蘭皇后鎮

1、皇后鎮發展概述

紐西蘭皇后鎮位於紐西蘭東南部瓦卡蒂普湖邊,被南阿爾卑斯山環繞,是世界蹦極的發源地。小鎮面積25 平方公里,人口稀少只有1 萬4 千多人,常駐人口主要從事旅遊和酒店相關的工作。小鎮配套設施完善,機場據鎮中心僅8 公里,鎮上有酒店200 多家,其中高端酒店有皇后鎮希爾頓酒店、裡斯酒店等。

皇后鎮被譽為“探險之都”的原因在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南阿爾卑斯山是紐西蘭最高大的山脈,巍峨高聳、峽灣眾多,是蹦極的極佳選擇。同時,美麗的瓦卡蒂普湖是紐西蘭第三大湖泊,由於形狀獨特有特殊的潮汐現象頗具特色。因此,除蹦極外,滑雪、噴射快艇和山地自行車均是“探險之都”皇后鎮的熱點項目。

2、皇后鎮產業體系

皇后鎮具有商業蹦極發源地的獨特標籤,從單一的蹦極項目發展到戶外運動綜合勝地。皇后鎮卡瓦勞大橋是世界商業蹦極的發源地。蹦極時一種源于南太平洋瓦努阿圖的一種傳統活動。紐西蘭人哈科特,在卡瓦勞大橋首次成立商業蹦極組織反彈跳躍協會,進行商業蹦極活動。為了宣傳蹦極哈克特更是從埃菲爾鐵塔跳下,讓蹦極推廣到全球。皇后鎮通過蹦極這單一專案就吸引了眾多遊客。

同時,小鎮擁有的自然地理資源優勢適合發展其他不同的極限運動,進一步形成了極限運動的集群效應。小鎮所處的南阿爾卑斯山南段,山體陡峭,有激流,山頂被冰川覆蓋,能進行攀山、漂流、山地自行車和冰川徒步等項目。在冬天,整個山體被冰雪覆蓋,小鎮附近有四處天然滑雪場。瓦卡蒂普湖,湖面開闊,能發展帆船划艇和水上飛機活動。小鎮還開展滑翔傘、跳傘、熱氣球等專案。由於地理條件複雜多變,種類齊全,小鎮可發展的項目眾多,成為有超過200 多個專案綜合性戶外運動的“探險之都”。

發展戶外運動的同時,皇后鎮鎮最大程度保留了皇后鎮的天然景色,遊客可以在體驗驚險刺激的同時享受小鎮夢幻般的美景,因此小鎮的休閒旅遊項目同樣十分有名。瓦卡蒂普湖和南阿爾卑斯山有極大的觀賞價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米爾福德峽灣遊船光、螢火蟲洞、觀景纜車和皇后鎮山頂觀星。皇后鎮的美景以夢幻聞名,電影魔戒曾在這裡取景,電影魔戒曾在這裡取景,小鎮發展出了以電影《魔戒》為主題的旅遊路線。因為景色浪漫,小鎮萌生出婚慶產業。此外,小鎮近年開始發展的高端度假旅遊成為特色,位於瓦卡蒂湖北端的布蘭凱特灣是紐西蘭最好的度假莊園之一。文化節日方面,皇后鎮在每年6 月底到7 月初南半球的冬天,均會舉辦“皇后鎮冬之祭”慶祝冬天到來,這是紐西蘭最大規模的冬季慶典活動。

3、皇后鎮成功要素

皇后鎮的體育和旅遊產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雙輪驅動的體育小鎮在全世界尚屬少見。戶外運動作為皇后鎮旅遊發展系統中的重要元素,是形成體育旅遊共生體的基本條件。上述運動具有探險性、挑戰性和刺激性特徵,皇后鎮則利用以高山峽谷、急速湍流、冬季白雪皚皚等優越地勢,開發激流泛舟、跳傘、滑雪、蹦極、噴射快艇、漂流、山地自行車等戶外運動,為各地戶外運動發燒友提供了良好的體驗場地。

而體育旅遊中另一個元素則是旅遊,多樣性旅遊產品可以滿足各類遊客的差異化需求。在旅客體驗驚險刺激的戶外專案之後,皇后鎮依託美景、歷史、文化,開發休閒度假、節慶旅遊、婚慶旅遊等深度體驗產品,同樣吸引了大量遊客。

由於《指環王》的IP 宣傳,皇后鎮“魔戒仙境”的名號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傳播。隨著發展中國家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及發達國家的經濟復蘇,皇后鎮有望收穫增量客流。

國內體育特色小鎮案例分析

一、安寧溫泉國際網球小鎮

1、小鎮發展概述

安寧溫泉國際網球小鎮距離昆明僅35公里,交通路網發達,擁有中國少有的可飲可浴的碳酸該鈣鎂泉和亞洲規模最大的紅土網球場地集群。網球運動作為安寧溫泉鎮體育產業的重點特色項目,目前已形成集品牌賽事培育及運營、體育場館經營、體育訓練基地、體育人才培養、體育旅遊、體育健身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結構”。未來安寧溫泉國際網球小鎮會形成“體育+溫泉+旅遊”的發展模式,並將承載面向全國乃至南亞、東南亞體育旅遊集散中心功能。

2、小鎮成功要素

安寧溫泉除了有濃郁的網球運動休閒氛圍外,依託優質的生態山脈、河流戶外運動資源,民間自發的戶外運動豐富多樣,體育文化氛圍濃郁。形成了以龍山、鳳山和筆架山為主的滑翔傘、登山、徒步、山地越野等山地戶外運動氛圍,以螳螂川河流沿岸優美的油菜花、櫻花等景觀,跑步、徒步、騎行、垂釣等輕戶外運動氛圍。安寧作為滇西戶外運動集散地以及滇中大昆明地區後花園,擁有豐富的戶外運動資源和運動氛圍。

3、小鎮初顯成效

安寧溫泉半島國際網球中心是亞洲最大的紅土網球中心,6年來共累計舉辦超過1000場國際、國內網球賽事,直接影響超過5000名業餘網球愛好者,觀賽人數累計超過15萬人次,累計輻射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名網球運動員。近幾年,通過網球運動高吸引力的影響及驅動,為安寧溫泉旅遊業導入了大量高品質旅遊客源,對安寧溫泉傳統旅遊業有了長足的促進作用。2016年安寧溫泉接待遊客人數11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137億元,從業人員達到6580人,目前酒店住宿及餐飲企業有150家。

二、嘉麗澤高原體育運動小鎮

1、小鎮區域位置

小鎮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滇中新區-嘉麗澤濕地中心景觀區。地處北緯25°-35°之間,海拔平均1900米,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全年可訓練日高達300多天,高原濕地自然資源,完整的生態河流系統,著有“高原水鄉”之稱。

2、小鎮發展現狀

6月15日,嘉麗澤高原體育運動小鎮入選雲南省創建全國一流特色小鎮名單,是昆明市僅有的兩個入選雲南省20個創建全國一流特色小鎮之一。

嘉麗澤高原體育運動小鎮位於嘉麗澤片區,是中信集團和雲南建投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以高原體育運動為主要產業,包括高原足球訓練基地、馬術俱樂部、休閒養生等內容為特色的小鎮,總投資33億元,計畫三年建成。

2017-2019規劃範圍

專案管理控制用地:面積約7500畝。核心區:面積約2300畝;至2019年計畫完成核心區約1500畝用地建設。

3、小鎮成功要素

首先,專案位於昆明市嵩明縣嘉麗澤濕地的中心景觀區域,平均海拔1900米, 這裡的海拔高度符合國際公認的適宜運動員高原訓練的高度1800—2500m,從緯度上看,小鎮的緯度位於北緯25°-35°之間,正好是國際公認的體育產業融合區黃金地帶。其次,嘉麗澤不僅僅是體育運動的聖地,也是集旅遊產業、山水休閒和完善硬體設施于一身的健全運作模式,還有春城優良的空氣品質和毗鄰高鐵、機場的便捷交通網,使得嘉麗澤成為體育運動、旅遊康養皆宜的寶地。

4、小鎮產業體系

(1)高原足球產業:在擴大完善其他相關體育設施的基礎上,打造以足球為主導的綜合多功能體育訓練基地;形成足球經濟產業鏈,包括體育衍生品銷售、廣告贊助、賽事冠名、商務活動開發、俱樂部經濟等。

(2)馬術產業

成立國際化高級馬術俱樂部:一期占地220畝,擁有一塊專業的賽道全程1250米與內蒙古萊德馬業(國內領先民營馬業集團)合作。

目前已有四項掛牌:雲南省馬術協會、雲南省馬術隊、雲南省體育局馬術運動訓練基地、萊德嘉麗澤馬會。

專業人才培養:雲南省特色高職高專特色骨幹院校建設專案,雲南省運動訓練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

(3)提升生態景觀打造特色景區:運動主題公園、生態濕地公園、有氧公園、遊客體驗小型動物園、薰衣草花海、荷花湖……提升改造原有自然景觀,有機串聯水景、綠色植物、林蔭道、竹林道,打造充滿高原特色、生態宜居的生態運動環境。

三、海門足球小鎮

海門足球小鎮位於開發區謇公湖科教城,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里。海門經濟開發區是江蘇惟一的全國足球試點縣市。目前在海門足球小鎮規劃區域內已建有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已連續5年舉辦了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日常接待來自全國的青少年足球訓練,在國內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017年5月,小鎮列入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2017年7月,中國男子足球U20國奧隊領隊、著名國腳孫繼海剛剛應邀出任海門足球小鎮首任鎮長。

2、小鎮總體規劃

海門足球小鎮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里,將用3年時間分三期開發建設,首期包括足球學校、足球訓練基地、小鎮客廳等項目;二期建設球迷活動中心、足球聯盟基地、足球主題酒店等專案;三期包括專業足球比賽場地等項目。目前已經建成的一期訓練基地。預計在三年之後,初具規模的小鎮將打造一條完整足球產業鏈,推動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創新足球產業等全方位發展。據悉,朗姿珂締緣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作為海門足球小鎮的投資主體,總投資在65億元。

小鎮2017年計畫舉辦的各類賽事達28項。建鎮2個月來,已舉辦賽事16場。其中5月下旬,舉辦了“朗姿珂締緣”杯校園足球國際邀請賽暨“絲綢之路”U14國際少兒足球邀請賽,12支來自全球各地的U14足球隊參賽。6月代表南通市參加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囊括了男子甲組、乙組和丙組三項冠軍;7月代表海南中學參加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奪得了初中男子組冠軍。

中國在建設體育小鎮時,應當借鑒以下經驗:

其一,關注稟賦,尊重歷史。無論是以體育體驗、休閒產業為主的沙木尼,還是以體育製造業為主的蒙特貝盧納,或是網球小鎮溫布頓,其體育特色均源自歷史的流傳。一方面,稟賦是體育小鎮發展的依靠,關注小鎮產業特點、資源分佈的實質是探尋適合的發展路徑;另一方面,需要時刻關注小鎮的稟賦變化,如人口流動、資源更新、消費需求、比較優勢改變等,調整發展規劃,例如在2000年後,蒙特貝盧納參與了足球鞋的定制生產,取得了良好結果。

其二,採用“主導產業+多元化模式”。案例中的成功體育小鎮均採用了這一模式,其本質是體育產業的多元屬性。體育項目與休閒旅遊的關係天生存在,並且體育用品的製造也能夠觸類旁通(如蒙特貝盧納)。在有實力較強的主導產業或產品後,如果其無法帶來超額增量客流或收入時,相關多元化發展能夠在“量價”邏輯上獲取更大空間。

其三,深耕行業標準,打造情感基礎。體育小鎮的落腳點是產品提供,顧客在體育產業的消費(無論是專案還是產品)則更注重休閒體驗。供給和需求端的特點,決定了體育產品必須打造情感基礎,而該情感來源於高端的行業標準,掌控標準者為王。“國立登山學校服務、發源地工藝、魔戒仙境”等宣傳標語,實質上是基於行業標準建立情感基調,深挖產品護城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