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陝西省今年將整治1500座澇池推進水生態修復

8月8日, 記者從在澄城縣召開的全省澇池、塘壩、站窖水生態修復整治工作座談會上瞭解到, 截至7月底, 全省已完成農村澇池修復整治582座, 在建147座;淤地壩開工601座, 已建成409座。 據悉, 全省今年將以柔性治水發展理念和近自然生態修復為引領, 修復整治農村澇池1500座, 抽水站47處, 水窖2000眼, 新建和加固淤地壩1000座, 全力推進水生態修復。

澇池、塘壩、站窖水生態修復整治工程, 是陝西省實施關中留水、陝南防水、陝北引水區域方略的重大舉措, 也是實現江河庫渠水系聯通、聯控、聯調、擴面增效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以來,

陝西省圍繞“聚集水、留住水、涵養水、利用水”的目標和“能恢復蓄水排澇、能修復自然生態、能聯通區域水系、能惠及民生需求、能傳承歷史人文、能持續安全管護”的“六能”要求, 全力推進澇池、塘壩、站窖建設。 渭南市把澇池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 今年已建成504座, 開工127座, 全年計畫建成631座;西安市從今年起, 市級財政每年拿出1700萬元促進澇池建設;寶雞市今年啟動建設百湖千池萬頃水面生態工程, 將建成湖泊126個、澇池1023座, 修復濕地29個, 形成萬頃水面, 實現“一縣一濕地、一鎮一水面、一村一澇池”目標, 今年已建成澇池9座, 開工10座, 計畫年底建成300座。

“一個澇池一片綠”。 去年底, 澄城縣堯頭鎮段莊坡村總容積2000多立方米的澇池建成後, 不僅解決了排澇蓄水問題,

而且改善了人居環境。 村民薛富剛說:“有了這個澇池, 天澇能蓄水、天旱能澆地, 每天早上還有很多村民在這兒鍛煉身體。 ”

據悉, 陝西省今後將加大創意引領和科技支撐作用, 全力提升澇池建設水準, 充分發揮澇池的多效作用, 通過示範帶動, 加快推進澇池建設力度, 把澇池打造成農村的亮點。 “十三五”期間, 全省計畫修復整治澇池6000座, 抽水站200處, 水窖1萬眼, 淤地壩5000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