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月份豬價漲跌調整,8月份將誰主浮沉?

7月份生豬養殖市場回顧

7月份生豬整體的價格呈波浪狀走勢, 暴雨、高溫成為主要影響因素。 其中, 南北方相繼的高溫天氣即增加了養殖戶的出欄意願, 又使得豬肉需求清淡, 利空豬價。 然而隨著豬價的下跌, 豬糧比逐月下降, 生豬盈利水準大幅縮水, 但因玉米價格持續低迷, 養殖戶仍有利潤空間。

同時, 6月份生豬存欄下降, 能繁母豬存欄量也還是處於歷史低位。 但隨著我國生豬養殖的規模化發展, 散戶大量退市,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成活率;再者, 養殖戶普遍養大豬增重以及拆遷導致短期內集中出欄等均增加了市場供應量, 使得市場表現出供應略大於需求的狀態。 隨著6月份大豬的消耗, 養殖戶對7月份的預期較好, 出欄量不大, 而適重豬源趨緊, 暴雨過後高溫來襲, 直接影響市場豬肉的需求, 使得屠宰企業對生豬的採購量下滑, 利空豬價漲勢。

截至月底, 生豬出欄均價約13.58元/千克, 而整體豬糧比約7.76。

河南地區7月份豬價走勢也呈波浪式, 在上旬的快速上漲之後, 出現回落, 直至月底的小幅反彈。 截至月末, 豬價反彈至14.53元/千克, 生豬出欄情況良好。

此外, 雖然近期豬價不理想, 但仍有幾大利好因素需要提及:

①最近仔豬價格低幅調整, 均價約30元/千克, 頭均成本下降, 利好後期出欄利潤;

②進口肉數量暴跌, 使得其對國內豬價的制約將減弱;

③飼料原料價格也處於極低水準, 這使得生豬飼養成本降低。

生豬價格基本動態

1、生豬價格漲跌調整

7月份, 我國生豬出欄均價呈波浪式走勢, 月初沿襲6月末走勢, 震盪上漲, 至13.70元/千克, 因之前的暴雨造成的洪澇, 使得運輸受阻或生豬死亡, 局部供應偏緊;暴雨之後的高溫天氣則使得生豬飼養管理難度增加, 生豬食量下降, 甚至掉膘, 尤其是目前大體重豬偏多, 其容易出現難耐高溫猝死的現象, 使得大豬養殖戶出欄意願強烈;同時, 隨著降雨的結束, 生豬調運和市場交易恢復正常, 規模場按計劃出欄,

市場生豬出欄量有所增加;而高溫天氣也令人們對豬肉的總需求下降, 再加上夏季人們不喜肥肉, 屠宰企業針對大體重豬只壓價, 使得豬價出現下滑。

但冬季仔豬疫病造成的斷檔期以及養殖戶的惜售情緒導致市場豬源供應並不多, 進而使得屠宰企業壓價謹慎。

截至7月27日, 豬價降至13.42元/千克, 之後由於降雨的原因, 豬價出現反彈。 綜合來看, 7月份生豬均價13.58元/千克, 較6月份上漲0.37元/千克。

河南地區的豬價與全國豬價走勢一致。 在7月上旬因受到京津地區豬價上漲的帶動, 河南部分地區豬價上漲;之後受高溫天氣消費清淡的影響, 豬價一路下跌, 截至7月28日, 降至13.36元/千克。

2、仔豬價格小幅走低

7月份, 全國仔豬價格震盪下行。 在上旬仔豬價格尚小幅收漲, 至7月10日漲至30.54元/千克;從中旬開始便一路下跌, 截止月底, 仔豬價格約29.54元/千克, 環比上月底下降 0.72元/千克。 因豬價持續慢跌, 養殖戶對後市信心不足, 夏季補欄淡季也有影響, 補欄積極性下降, 仔豬價格走軟, 仔豬價格已由之前的千元回落至約一半, 價格下降幅度相對較大,但目前仍處高位,生豬飼養成本仍較高,利好豬價。

3、豬肉價格整體下行

7月份,豬肉價格整體下行,截止月末,白條肉出場價格為19.04元/千克,環比下跌0.2元/千克;豬肉零售價格為22.48元/千克,環比下降0.46元/千克。除了受到生豬價格下跌的影響外,夏季為豬肉的消費淡季,大中院校放假,集體採購減少,造成豬肉走貨緩慢,豬肉價格承壓走弱。

8月份將迎來立秋,天氣也逐漸轉涼,即迎來北方企業備貨期,給豬價帶來提升,短期利好豬價。

飼料原料價格基本動態

1、玉米價格震盪上揚

7月份,玉米從月初開始就開啟小幅震盪的上揚模式,玉米價格小幅上漲,但至7月下旬以來,其上漲勢頭戛然而止,玉米價格持續走弱。截止7月28日,玉米價格降至1739元/噸。主要是隨著在2014年產玉米持續投放,進口糧食到港高峰期的到來以及南方新季玉米的零星上市,市場供應壓力凸顯,抑制玉米價格上行,這使得養殖戶採購的玉米到場價格回落,對生豬養殖成本形成利好。但玉米價格受拍賣玉米成本價支撐,8月份下行空間有限。

2、豆粕價格先揚後抑

7月份豆粕行情呈現先揚後抑走勢,上旬豆粕一路高歌猛進,從月初的2842元/噸,到月中的3022元/噸,共計上漲了180元/噸,這無疑增加了養豬的成本。從7月中旬開始則開始高位震盪,整體震盪區間在2800-2900元/噸。進入到下旬,大豆到港量大,油廠豆粕庫存水準較高,進口大豆集中到港,而終端養殖需求不振,使得豆粕價格小幅震盪。短期來看,豆粕供應充足,價格上漲空間受限,所以說就飼料成本方面難以對生豬價格生產明顯的影響。

生豬供應情況

1.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雙雙下跌

生豬存欄是當前生豬供給的重要判斷依據,而能繁母豬存欄數量則是未來生豬供給的重要預判指標。據農業部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資訊顯示:2017年6月份生豬存欄量35373萬頭,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3.2%,存欄降幅收窄;能繁母豬存欄量3651萬頭, 環比下降 0.5%,同比下降2.4%。能繁母豬存欄量和生豬存欄量在3、4月份短暫企穩後繼續下跌,可能主要是受環保政策的影響。

其次,一些大型養殖企業及飼料企業正快速擴張生豬產能。同時,目前由於養殖技術效率的提高,全國平均每頭能繁母豬能夠提供的有效仔豬數由2015年15頭左右提高至18頭,一些規模養殖戶和養殖企業已經提高至20頭以上。因此,總體產能處於恢復狀態。

此外,由於近期供應的豬源多是前期壓欄的大豬,這漸漸地增加了豬肉供應量,滿足市場需求。

2、生豬出欄量下降

按照生豬的生長週期,目前出欄的大豬應和5-6個月前的仔豬數量相對應,那麼年初1-2月份仔豬數量基本決定了當前的生豬出欄量。而春冬季節仔豬成活率略低於其他季節,市場預期6、7月份將出現生豬供應斷檔期。但實際上,7月份並未出現明顯的斷檔效應。主要是由於春節以來,豬價下跌,造成養殖戶壓欄惜售,市場體重偏豬源增加,其雖經過5月份集中出售,但7月份大豬存欄量仍較大,而7月的高溫天氣增加了養殖戶的出欄意願。而上周屠宰企業多以“以需定產”方式組織生產,面對市場的清淡,其沒有動力增加收購量,生豬出欄量有限。

河南作為國內生豬主產省份之一,其出欄情況變化直接影響到國內供應情況。據監測,7月份河南省生豬外調量約141萬頭,環比約下降30%,主要是流向安徽山東、江蘇、浙江、河北等省份。省內消耗約211萬頭,環比下降約8.1%。

其中,育肥豬的出欄量約達到294萬頭,環比下降18%。而本省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約為175萬頭,占總出欄數的59%,腳6月份下降 5%。

3、7月豬肉進口量下跌53.61%

據海關總署資料2017年6月進口豬肉數量達9.01萬噸,這是今年來首次跌破10萬噸;其總量不及2016年6月一半,減少達10.41萬噸,同比下跌53.61%;較5月下跌2.96萬噸,環比下滑24.72%。截止6月,2017年上半年進口肉累計達到66.24萬噸,進口數量仍比較高,但是較去年同期減少近10萬噸。這主要是由於國內生豬價格的持續下跌,使得國內外豬肉價差減小,貿易商進口利潤下降,故減少了豬肉的進口。此外,大多貿易商看空豬價,預計接下來豬肉進口數量還會下降。

養殖戶仍有利潤空間

豬糧比是育肥豬出欄價與玉米市場均價的比值,用來衡量育肥戶養豬效益的基本盈虧指標。2017年一直以來生豬價格持續下跌,而玉米價格雖有所恢復,但仍處於低位運行,使得均豬糧比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準。7月全國豬糧比平均值為7.76,與6月份均值相近,均高於生豬養殖盈虧平衡點5.5,生豬養殖戶一直處於盈利中。而且8月底隨著學校陸續開學,企業為中秋國慶備貨,豬肉消費量將逐步恢復,豬價會恢復性上漲,而玉米由於國儲持續供應及新玉米上市,價格將進入調整下行局面,故未來活豬養殖戶的利益將會擴大。

後市行情預測

1. 生豬供應形勢預測

經過6月、7月份,前期壓欄的大豬、牛豬得到消耗,市場出欄體重降低,而由於去年冬季母豬產仔少和仔豬成活率低,導致今年7、8月可供出欄的豬有限,多數規模養殖場月初控制出欄量,以及散戶觀望情緒濃厚,出欄積極性偏低,市場豬源略顯不足,供應趨緊。此外,在5月底、6月初,生豬價格下探底穀,又有一批二次育肥戶補欄了標豬,進行二次育肥。而市場預期8月下旬需求端有所恢復,二次育肥戶可能會看好這個階段,集中上市,使豬價承壓。不過建議養殖戶保持理性的出欄節奏,做好飼養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

2、生豬需求形勢預測

進入8月份,馬上便迎來了立秋,但現在仍是伏天,天氣炎熱,需求清淡的態勢還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生豬需求量仍難有大幅提升空間。立秋之後,豬價將上漲動力不足。然從下旬開始,大中院校將陸續開學,集中消費逐漸恢復正常,提振豬肉需求,且後面還有中秋節、國慶日的提振,需求預期向好,故豬價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是養殖戶不要壓欄於此,豬價大漲的空間不大,很容易被出欄急劇增加而抹殺。

3、飼料原料市場預測

進入8月份後,玉米的供應除了臨儲拍賣,進口糧源大量到港,南方早春玉米開始上市,玉米市場承壓,玉米價格價格將維持弱勢下跌趨勢,但整體跌幅將受到成本限制,大跌行情難以出現。而豆粕因供應充足,油廠因脹庫開機率高位回落,豆粕的供給壓力將逐漸緩解,同時一般春節前的生豬補欄週期從8月下旬開始,屆時豆粕需求有望得到改善,成交需求將大大增加,利好行情。庫存偏低的飼料養殖企業及個人可適當逢低補貨。

綜上所述,8月份前期,生豬市場將面臨牛豬即將出盡,而供應還沒有大幅提高,屠宰企業收豬困難,豬價小幅上漲。但後期由於生豬出欄量的增加,雖消費有所好轉,但仍會對豬價的漲勢有所抑制,豬價或許會先漲後落。

但目前上市的標豬對應的是3-4月份的高價仔豬,高成本對豬價形成支撐,故本月豬糧比不會下降太多,養殖戶仍有利潤空間。此外,雖然近來仔豬行情走勢有所下滑,但是相對於現在的生豬價格而言,現在仔豬價格仍處高位,補欄成本依舊較高,所以建議養殖戶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欄擴產。

價格下降幅度相對較大,但目前仍處高位,生豬飼養成本仍較高,利好豬價。

3、豬肉價格整體下行

7月份,豬肉價格整體下行,截止月末,白條肉出場價格為19.04元/千克,環比下跌0.2元/千克;豬肉零售價格為22.48元/千克,環比下降0.46元/千克。除了受到生豬價格下跌的影響外,夏季為豬肉的消費淡季,大中院校放假,集體採購減少,造成豬肉走貨緩慢,豬肉價格承壓走弱。

8月份將迎來立秋,天氣也逐漸轉涼,即迎來北方企業備貨期,給豬價帶來提升,短期利好豬價。

飼料原料價格基本動態

1、玉米價格震盪上揚

7月份,玉米從月初開始就開啟小幅震盪的上揚模式,玉米價格小幅上漲,但至7月下旬以來,其上漲勢頭戛然而止,玉米價格持續走弱。截止7月28日,玉米價格降至1739元/噸。主要是隨著在2014年產玉米持續投放,進口糧食到港高峰期的到來以及南方新季玉米的零星上市,市場供應壓力凸顯,抑制玉米價格上行,這使得養殖戶採購的玉米到場價格回落,對生豬養殖成本形成利好。但玉米價格受拍賣玉米成本價支撐,8月份下行空間有限。

2、豆粕價格先揚後抑

7月份豆粕行情呈現先揚後抑走勢,上旬豆粕一路高歌猛進,從月初的2842元/噸,到月中的3022元/噸,共計上漲了180元/噸,這無疑增加了養豬的成本。從7月中旬開始則開始高位震盪,整體震盪區間在2800-2900元/噸。進入到下旬,大豆到港量大,油廠豆粕庫存水準較高,進口大豆集中到港,而終端養殖需求不振,使得豆粕價格小幅震盪。短期來看,豆粕供應充足,價格上漲空間受限,所以說就飼料成本方面難以對生豬價格生產明顯的影響。

生豬供應情況

1.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雙雙下跌

生豬存欄是當前生豬供給的重要判斷依據,而能繁母豬存欄數量則是未來生豬供給的重要預判指標。據農業部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資訊顯示:2017年6月份生豬存欄量35373萬頭,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3.2%,存欄降幅收窄;能繁母豬存欄量3651萬頭, 環比下降 0.5%,同比下降2.4%。能繁母豬存欄量和生豬存欄量在3、4月份短暫企穩後繼續下跌,可能主要是受環保政策的影響。

其次,一些大型養殖企業及飼料企業正快速擴張生豬產能。同時,目前由於養殖技術效率的提高,全國平均每頭能繁母豬能夠提供的有效仔豬數由2015年15頭左右提高至18頭,一些規模養殖戶和養殖企業已經提高至20頭以上。因此,總體產能處於恢復狀態。

此外,由於近期供應的豬源多是前期壓欄的大豬,這漸漸地增加了豬肉供應量,滿足市場需求。

2、生豬出欄量下降

按照生豬的生長週期,目前出欄的大豬應和5-6個月前的仔豬數量相對應,那麼年初1-2月份仔豬數量基本決定了當前的生豬出欄量。而春冬季節仔豬成活率略低於其他季節,市場預期6、7月份將出現生豬供應斷檔期。但實際上,7月份並未出現明顯的斷檔效應。主要是由於春節以來,豬價下跌,造成養殖戶壓欄惜售,市場體重偏豬源增加,其雖經過5月份集中出售,但7月份大豬存欄量仍較大,而7月的高溫天氣增加了養殖戶的出欄意願。而上周屠宰企業多以“以需定產”方式組織生產,面對市場的清淡,其沒有動力增加收購量,生豬出欄量有限。

河南作為國內生豬主產省份之一,其出欄情況變化直接影響到國內供應情況。據監測,7月份河南省生豬外調量約141萬頭,環比約下降30%,主要是流向安徽山東、江蘇、浙江、河北等省份。省內消耗約211萬頭,環比下降約8.1%。

其中,育肥豬的出欄量約達到294萬頭,環比下降18%。而本省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約為175萬頭,占總出欄數的59%,腳6月份下降 5%。

3、7月豬肉進口量下跌53.61%

據海關總署資料2017年6月進口豬肉數量達9.01萬噸,這是今年來首次跌破10萬噸;其總量不及2016年6月一半,減少達10.41萬噸,同比下跌53.61%;較5月下跌2.96萬噸,環比下滑24.72%。截止6月,2017年上半年進口肉累計達到66.24萬噸,進口數量仍比較高,但是較去年同期減少近10萬噸。這主要是由於國內生豬價格的持續下跌,使得國內外豬肉價差減小,貿易商進口利潤下降,故減少了豬肉的進口。此外,大多貿易商看空豬價,預計接下來豬肉進口數量還會下降。

養殖戶仍有利潤空間

豬糧比是育肥豬出欄價與玉米市場均價的比值,用來衡量育肥戶養豬效益的基本盈虧指標。2017年一直以來生豬價格持續下跌,而玉米價格雖有所恢復,但仍處於低位運行,使得均豬糧比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準。7月全國豬糧比平均值為7.76,與6月份均值相近,均高於生豬養殖盈虧平衡點5.5,生豬養殖戶一直處於盈利中。而且8月底隨著學校陸續開學,企業為中秋國慶備貨,豬肉消費量將逐步恢復,豬價會恢復性上漲,而玉米由於國儲持續供應及新玉米上市,價格將進入調整下行局面,故未來活豬養殖戶的利益將會擴大。

後市行情預測

1. 生豬供應形勢預測

經過6月、7月份,前期壓欄的大豬、牛豬得到消耗,市場出欄體重降低,而由於去年冬季母豬產仔少和仔豬成活率低,導致今年7、8月可供出欄的豬有限,多數規模養殖場月初控制出欄量,以及散戶觀望情緒濃厚,出欄積極性偏低,市場豬源略顯不足,供應趨緊。此外,在5月底、6月初,生豬價格下探底穀,又有一批二次育肥戶補欄了標豬,進行二次育肥。而市場預期8月下旬需求端有所恢復,二次育肥戶可能會看好這個階段,集中上市,使豬價承壓。不過建議養殖戶保持理性的出欄節奏,做好飼養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

2、生豬需求形勢預測

進入8月份,馬上便迎來了立秋,但現在仍是伏天,天氣炎熱,需求清淡的態勢還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生豬需求量仍難有大幅提升空間。立秋之後,豬價將上漲動力不足。然從下旬開始,大中院校將陸續開學,集中消費逐漸恢復正常,提振豬肉需求,且後面還有中秋節、國慶日的提振,需求預期向好,故豬價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是養殖戶不要壓欄於此,豬價大漲的空間不大,很容易被出欄急劇增加而抹殺。

3、飼料原料市場預測

進入8月份後,玉米的供應除了臨儲拍賣,進口糧源大量到港,南方早春玉米開始上市,玉米市場承壓,玉米價格價格將維持弱勢下跌趨勢,但整體跌幅將受到成本限制,大跌行情難以出現。而豆粕因供應充足,油廠因脹庫開機率高位回落,豆粕的供給壓力將逐漸緩解,同時一般春節前的生豬補欄週期從8月下旬開始,屆時豆粕需求有望得到改善,成交需求將大大增加,利好行情。庫存偏低的飼料養殖企業及個人可適當逢低補貨。

綜上所述,8月份前期,生豬市場將面臨牛豬即將出盡,而供應還沒有大幅提高,屠宰企業收豬困難,豬價小幅上漲。但後期由於生豬出欄量的增加,雖消費有所好轉,但仍會對豬價的漲勢有所抑制,豬價或許會先漲後落。

但目前上市的標豬對應的是3-4月份的高價仔豬,高成本對豬價形成支撐,故本月豬糧比不會下降太多,養殖戶仍有利潤空間。此外,雖然近來仔豬行情走勢有所下滑,但是相對於現在的生豬價格而言,現在仔豬價格仍處高位,補欄成本依舊較高,所以建議養殖戶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欄擴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